蒙古族风格艺术歌曲创作手法研究

2019-08-21 02:14王叶
北方音乐 2019年12期
关键词:创作手法艺术歌曲

【摘要】本文以“草原乐派”作曲家好必斯创作的蒙古族风格艺术歌曲为研究对象,从作品主题的来源、旋律的发展手法(如花腔写作)、和声的配置特征、钢琴伴奏织体的艺术特征、单一调性及转调手法写作中的个性与共性等几方面展开论述,全面探析好必斯教授如何以蒙古族音乐元素为基础进行创新。在对艺术歌曲歌词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他认为,艺术歌曲应具有文学性、抒情性和哲理性,以及特有的诗词品质,同时应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独特的诗情画意,能够反映曲作者的文学修养。作者的创作在保持民族风格的基础上拓展了旋律发展的空间及多样性,探究在和声的创作中如何将民族调式与西洋大小调进行完美的结合,在调性转换中如何处理远关系与近关系调的转换应用。他的作品在蒙古族音乐风格艺术歌曲的创作中始终保持旋律的民族化、艺术化与专业化的表达,主张一切作曲技术手段的应用都应为音乐思想内容服务,从而使得蒙古族风格艺术歌曲得到广泛的传播。

【关键词】好必斯;艺术歌曲;创作手法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一、好必斯音乐创作历史文化背景

好必斯先生出生于1957年,内蒙古科尔沁人,蒙古族作曲家、民族音乐学家,任内蒙古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坚持蒙古族风格的音乐创作,其创作领域涉及交响乐、室内乐、艺术歌曲、无伴奏合唱、影视音乐等多种音乐体裁。作者出生在内蒙古东北部那片神奇而富于深厚且多样化蒙古族音乐的科尔沁草原,从小受草原文化艺术熏陶,热衷于研究和传承蒙古族音乐。

二、旋律写作特点

(一)蒙古族风格旋律写作特点

朱践耳曾在《生活启示录》中详细地记录了他在云南民间采风、体验当地民俗生活而获取创作灵感的情况。他提到:“生活是音乐创作的源泉,因此作曲家应该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作曲家出生于科尔沁地区,从小受科尔沁文化熏陶。如《额尔古纳河,母亲河》第一乐句旋律写作中具有典型的科尔沁蒙古民歌旋律旋法进行特征。开始采用下四度模进,接着运用八度大跳之后先級进后跳进,表现出作者对额尔古纳河内心的眷恋。

(二)花腔旋律写作特点

花腔是个舶来品,它的起源要追溯到欧洲的早期浮雕,在欧洲经过了文艺复兴发展。好必斯在作品中大量运用“花腔式”写作手法,一是烘托歌曲的感情,二是增加演唱的难度及技巧。三是提升歌曲的美感。如歌曲《迷人的草原》《吉祥的草原》《天上草原》花腔写作全曲主要以跳音的写作手法进行,为环绕式与同音反复的写作,为歌曲增添戏剧性,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三)“起、承、转、合”式乐段结构的旋律发展类型

这种旋律的发展手法在我国民歌中体现的最为鲜明和集中。如《额尔古纳河母亲河》运用两个八分音符的同音进入,接着运用蒙古族音乐特有的四度进行,体现出额尔古纳河宽广、水势滂湃。在第二句“承”的进行中是第一句的变化重复,使用重头变尾的音乐作曲技术,使得音乐在加深主题印象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些新的音乐色彩。

三、和声配置手法特征

(一)个性化和弦的运用

随着民族音乐的蓬勃发展,西洋大小调和声已经无法满足民族音乐发展特点的需求,由此,一大批音乐创作者通过实践并且结合自己的理论经验创造、改造出了大量适用于自己音乐风格个性化的和弦,使得音乐色彩更加丰富。好必斯在他的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民族化和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在很多作品的小调中运用了降五音的属七,这是一个性质为减七的属,音响效果极度不协和,这是基于属七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使得音响更加尖锐、紧张。如《额尔古纳河,母亲河》在乐曲前奏的结束处运用降五音的属七,并且收拢式的结束于主和弦上;《我爱这神奇的土地》在乐曲的B段(第25小节)也运用此和弦,相比自然的属音响更尖锐,更加的不协和;《雪白的天鹅》中也多次运用。

(二)自然音和弦的运用

在多声音乐发展的过程中,和声语言是在古老的多种自然调式的土壤上产生的,这种基于自然调式的和声是简朴自然的。在调内自然音级上建立的三和弦,是大小调自然音和声体系的基本和声材料,它们是调内和声的基础,然后进行扩展、衍生和变化,大小调音阶各级上所建立的三和弦,根据根音的音级确定级数并且根据音阶各级的名称命名。在自然音和弦的运用中又包含两种属性,分别为功能性和色彩性。功能性的和弦包含主功能、下属功能、属功能,一首歌曲中对于功能性和弦的选择,作曲家主要是为了明确调式调性。对于色彩性和弦的运用主要是为乐曲增添色彩,使音乐更具吸引力。如《天上草原》《雪白的天鹅》《吉祥的草原》等。

《天上草原》主要以自然音和弦为主。乐曲的开始处作曲家在F大调上进行,在乐曲的开始处运用调式的Ⅰ—Ⅳ—Ⅴ—Ⅰ正格进行明确调式调性。

(三)副属和弦的应用

副属和弦的运用使它直接从属于它临时的主和弦,应用副属和弦的和声进行后,得到加强的不是调内的主和弦而是其他各级和弦,形成一种暂时进入另一个调的现象。在副属和弦的运用上又有两种解决方法,一种是正规解决,将副属和弦解决到它临时的主和弦上;另种是非正规解决,进入临时主和弦的Ⅵ级,也称阻碍进行。副属和弦经常用于富有色彩性和矛盾冲突性的结构段落中,将推动音乐走向高潮。乐曲有《秋月》《西拉穆伦河》《吉祥的草原》《祖国,草原祝福你》等。

《祖国,草原祝福你》运用Ⅱ级和弦为副属和弦做准备,加强和声的功能性,紧接着进入一个重属和弦,正规解决到它临时的主和弦上。改变了原有的和声音响,给人一种饱满强烈的感觉,力度由开始的中弱变为强,增加不稳定性,体现个性,从而使音乐进入一个小高潮。

(四)民族化和声运用

在我们的印象里都是三和弦、七和弦、副属和弦等的运用,民族化的和声似乎比较陌生,近几年,民族音乐领域发展迅速,尤其是蒙古族音乐最为明显,一些具有蒙古族风格特色的音乐已不仅仅是运用西洋和声,民族化的和声也频繁出现,民族化和声的运用既丰富了音乐的色彩又有别于西洋大小调传统和声。如《雪白的天鹅》《迷人的草原》等。

《迷人的草原》开始处于g小调(G羽)的主和弦,进入第七小节加入升E,是g小调(G羽)的变徵,接着加入升C,是g小调(G羽)的清商,第八小节又加入降A,是g小调(G羽)的闰。在民族调式中称为偏音,增加调式的不稳定性,音响的不协和性。偏音的运用,使得乐曲的民族色彩更加强烈。

四、钢琴伴奏织体及写作特点

(一)分解和弦织体运用

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是艺术歌曲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艺术歌曲的旋律具有高度的融合性和相对的独立性,它对音乐情感表达与音乐形象的凸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某些音乐片段,钢琴化音乐语言及织体有时高于独奏性的钢琴华彩写作方式,又直接体现了钢琴伴奏的艺术价值和地位。钢琴伴奏织体形式多样,但是,在艺术歌曲创作中,无论选用哪一种形式作为音乐织体,主要目的是为了衬托旋律,锦上添花。为更加深入地表达歌曲的内在情感、烘托音乐的情绪做贡献。分解化织体中又包含大波浪式分解、小波浪式分解、锯齿式和震音式织体,如《额尔古纳河母亲河》《西拉穆伦河》等。

《额尔古纳河母亲河》在引子部分运用震音式的钢琴伴奏织体,将听众直接带入音乐情景中,感受额尔古纳河气势磅礴,为音乐的情感做铺垫。进入A乐段,伴奏织体换为小波浪式的分解和弦琶音,使乐曲的情感发生转变,成为抒情壮美的,抒发作曲家内心对额尔古纳河的热爱,深情的诉说。再加琶音式的和弦点缀,使音乐完美地结合。进入B乐段,音乐进入高潮,伴奏织体变换为六连音,描述额尔古纳河奔流向前的感觉,从侧面突出作曲家对草原文化的喜爱之情。

(二)合唱织体运用

合唱化织体主要以注释和弦为主,是一种稍自由的合唱伴奏织体。作曲家为了表现自己的情绪,运用柱式和弦来烘托主旋律,使钢琴伴奏织体与旋律声部完美结合,一般用来表现悲壮、沉稳的音乐情绪。在乐曲的结束处也常常运用柱式和弦的和聲伴奏织体,使音乐辉煌、壮阔地进入全终止。如《雪白的天鹅》《吉祥的草原》《我爱这神奇的土地》等。

《雪白的天鹅》在A乐段第16小节处运用四分音符柱式和弦加下行的六连音进行发展,疏密交替。六连音的巧妙运用在听觉上使音乐增添了流动性,使小节之间的连接更加融合。

(三)音型织体运用

音型化织体主要包括如影随形式织体、固定音型式织体、固定低音式织体几种类型。运用此类型的音乐织体,使得音乐的旋律更加突出,同时给人一种意味深长的韵味。如《祖国,草原祝福你》《迷人的草原》《额尔古纳母亲河》等。《祖国,草原祝福你》主题乐句由一个弱起的后十六节奏型进入,钢琴织体左手使用二分音符做八度铺垫,主要运用主音和属音进行交替,表现出矫健的雄鹰、驰骋的骏马桀骜不驯的特点。右手使用八分音符的分解和弦做补充,侧面表现出作曲家对草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五、调性发展手法

(一)远关系转调写作手法

所谓远关系转调,即调与调之间相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调号被称为远关系调,每一个调加本身外共有四个近关系调。例如关系大小调为近关系调,则同主音大小调为远关系调。在好必斯教授艺术歌曲的分析中发现,大多曲为远关系转调,最少相差三个调号,最远则相差八个调号。在调性变化中,两个调越远,音乐色彩对比越强烈,音乐更有张力、推动力。音乐风格也随着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春天的使者》《天上草原》等。《春天的使者》乐曲开始处由降E大调进入,到了B乐段,运用变和弦进行过渡,直接转向远关系调降G大调上,由原来的三个降号变为六个降号。并且完全终止于降G大调主和弦上,使得音乐在听觉上也得到解决。

(二)离调的写作方法

离调是转调的一种特殊形式。离调时将乐曲短暂地停留到一个临时的调,然后确立临时的调之后再回到主调。而作曲家在使用离调创作时会使音乐的色彩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使得感情色彩得到丰富。如《天上草原》《西拉穆伦河》《秋月》等。

六、结语

通过对作品的研究与分析,使我对艺术歌曲的创作有了更深的理解,从中发现好必斯教授艺术歌曲的独特性。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一个旋律配伴奏的写作,从选词到编曲再到钢琴伴奏织体的写作,作曲家都以一种严谨的态度去完成。他把自己对家乡辽阔草原、风土人情的眷恋和对大自然景色、牧人悠闲生活的向往等融入到了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和弦和每一段旋律中。它们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段音乐,更是音乐中所寄托的情感。好必斯艺术歌曲集主要以女声独唱为主,在旋律写作中运用各种作曲技术(模进、重复、变形等),在和声运用中,运用各种附属和弦、变和弦,在钢琴伴奏织体写作中运用琶音、柱式和弦、分解和弦等。他将民族特色与时代气息相结合,将蒙古族音乐元素与西洋大小调和声完美结合,使得演唱者在演唱草原风格艺术歌曲的过程中传承草原文化,让独具特色的草原艺术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宋谨.民族性与文化身份认同一当今中国作曲家思想焦点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1).

[2]吴式锴.和声艺术发展史[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5.

[3]桑桐.和声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沙汉坤.旋律写作教程[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9.

作者简介:王叶(1994—),女,汉族,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人,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猜你喜欢
创作手法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写作初探
艺术歌曲演唱的技巧探究
高中“艺术歌曲”教学之漫谈
试论动画电影的声音元素及创作手法
肖邦艺术歌曲的“悲情”体现
以《大协奏曲》为例分析施尼凯特作曲中背景与结构的创作手法
浅谈辽剧武戏《三战张月娥》之我饰演张月娥的切身体会与感悟
20世纪初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
对我国艺术歌曲演唱技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