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俄罗斯当代著名的作曲家,施尼凯特其独特的作曲手法充分表现了当代音乐艺术领域所缺失的感情精神,为其铺垫了一条具有音乐艺术特色的创作手法。本文基于这样的创作手法背景,以施尼凯特的三首大协奏曲为例进行了综合创作背景与结构手法的分析,通过对于协奏曲旋律风格来探索施尼凯特的创作思维变迁与发展,结合作曲技术和内容分析施尼凯特对于音乐创作手法的应用。
【关键词】《大协奏曲》;施尼凯特;创作手法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056-01
一、施尼凯特个人概述及创作风格
作为俄罗斯著名的作曲家,施尼凯特的创作手法为20世纪的俄罗斯音乐增添了别样的艺术魅力。其创作的交响曲、协奏曲都成为了响彻国际音乐舞台的著名音乐艺术作品。在施尼凯特的协奏曲之中,并非是纯粹巴洛克式的音乐风格,而是在音乐的过渡中加入无调性的音乐状况,浓厚的现代音乐风格还能够与巴洛克风格进行完美的融合,令施尼凯特创作的协奏曲衔接了跨越300年的音乐风格,使不同的音乐风格能够在其所创作的协奏曲中进行对话与交流。
对于施尼凯特来说,其创作技法具有独特的音乐体系与语言,创作模式以“复风格”为主,在作品中展现多元化的风格性艺术。在其创作的六首大协奏曲之中,本文选择了第一协奏曲、第三协奏曲、第四协奏曲进行分析,探索在这三首基本的协奏曲曲目中施尼凯特所展现出的独有的创作表达模式。在创作的过程中,施尼凯特将背景与创作结构进行了融合,利用娴熟的创作技巧和多元的艺术创作风格来表现协奏曲中对于人文精神和自我艺术理解的展现。
二、以《大协奏曲》为例分析施尼凯特的创作手法
(一)《第一协奏曲》。在施尼凯特所创作的第一协奏曲之中,其将巴洛克音乐样式、自由化的色彩性半音融合到了音乐创作手法之中,保证在其协奏曲中通过不同手法的使用营造出紧张的音乐表达艺术效果。第一协奏曲的第二和第五乐章之中,巴洛克式的音乐材料成为了巴赫音乐背景的展现方式,配合小提琴的演奏,激动而又庄严的音乐情感在背景的强有力塑造中被展现了出来。而在第六乐章之中,自由化的色彩性半音贯穿了始终,不仅起到了主题构建的作用,还使这一乐章能够成为该协奏曲的主导乐章,将施尼凯特内心的主观情感表现出来,冷漠的色彩颜色也象征了在不同历史时期和背景影响之下音乐无休无止的延续。
总体来说,在第一协奏曲之中,施尼凯特所应用的不同创作手法与材料,有效地将音乐全篇联系在一起,使巴赫风格与其他音乐主题之间能够互相联系,通过巴洛克音乐风格来代表该音乐创作曲目中美好和善良的情感,通过自由化的色彩半音来展现时代背景下的音乐现实主义以及自我创作特点。
(二)《第三大协奏曲》。在第三大协奏曲之中,施尼凯特自我复风格的创作模式被更加明显地展现出来,各类音乐语言的创作与时空背景的创作展现手法也更为成熟。从第一乐章上来看,其作为一个快板乐章,构成了整首协奏曲的引子,施尼凯特将不同风格在这一乐章中进行融合,保证了从听觉上这一乐章风格极其不同。在第一乐章部分,巴洛克式的织体形态和调性布局方式为协奏曲增加了纯粹的音乐艺术感,而在之后个性化的无调性写作手法保证了该乐章之中高潮迭起,风格出现大范围的转变,在每一个演奏乐器中加入滑音的演奏技法,就能够为协奏曲塑造独特的音响内容,保证个性化的创作技巧能够在实际的演奏和操作中展现出来。对于第三大协奏曲来说,第一乐章中对于“复风格”的塑造非常明显,符合施尼凯特在创作中对于调性和非调性的转化手法,创作技巧中将音乐风格进行对比,表现了同一首协奏曲中矛盾冲突的出现与转换,也将朴素的哲学意味深藏其中。在第三乐章之中,施尼凯特的创作手法将调性隐藏起来,而第四乐章中却以显性的方式展现调性特点。这样先后对比鲜明的创作方式,展现出了施尼凯特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思维的变化以及个性化的创作技巧。
(三)《第四大协奏曲》。在施尼凯特的创作过程中,其创作手法和创作风格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在第四大协奏曲第一乐章以巴洛克风格开头,曲式和调性都具有着一定的伸缩性效果,保证了虽然曲式结构与古大协奏曲在一定程度上相接近,但是调性关系以及材料却拥有着不同的运用。在乐章的高潮点之上,施尼凯特将不同材料综合在一起,以两个音乐层复杂对位的方式进行了再现。
在第二乐章之中,其作为一个变奏曲,施尼凯特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将其组合成逻辑性的套曲曲式,保证了变奏部分增加了新的音乐材料,变奏的原型出现在乐章的结尾之处,这样倒装结构的形成增加了乐章中的个性化差异与个人创作情感。对于施尼凯特来说,变奏技术的应用是这一协奏曲的创新性部分。
参考文献:
[1]李鹏程,陈鸿铎.无间行者:施尼特凯复风格溯源[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2(02).
[2]杜咏.施尼特凯《第一弦乐四重奏》的创作技法分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01).
[3]谢福源.施尼特凯《第三大协奏曲》第一乐章介绍[J].音乐创作,2004(04).
作者简介:
潘长瑜(1982-),男,吉林长春人,硕士学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