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考语文得分不易,且分数差距不大,要想在语文方面拉开成绩差距,除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就要从文言文阅读方面下手。近年来,高考中文言文阅读题型基本固定,三个选择题,分别考断句、文化常识和文意理解,还有两个翻译题。文言文阅读需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文言知识的积累,包括文言词汇、特殊句式、文学常识等;二是具体文章中的答题技巧。
【关键词】文言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言文阅读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分值较大且得高分不易,那么学生应该如何做,才能提高这个板块的得分呢?
一、积累
(一)文言词汇
这一部分是文言文阅读的重中之重,几乎支撑起了理解文言文文意的半边天。词汇大致分为实词和虚词两个部分。就实词来说,要注意常用词,尤其是古今词意义变化非常大的常用词。文言实词系统庞大,复习时常常采取联想记忆法,如果单个单个地记忆,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果还不好。
虚词相对于实词来说,不能独立表达语义,只能配合实词来构成语法结构,虚词一般来说放在句子中都是断句、取独的作用,甚至很多情况下都可以不译的。虚词由于分类复杂,其难度也大于实词。要把握好虚词的分类,首先要掌握句子中的各个语法成分,这点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基本无异,可以根据现代汉语经验直接套用,如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等的语法功能等。
(二)古今异义词
主要差别在于: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褒贬色彩改变、名称说法改变、单双音变化。如“其兄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这里的“引进”其实是“推荐”的意思,再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东道主”一词,文中意思是东边道路上的主人,而今意为请客的主人。
在判断古今异义的双音节词时,考生可以使用代入分析法,按照古汉语中以单音词为主的特点,对双音节词中的单个词语进行解释,然后把两个词语的意义合并起来,放在语句之中看是否符合语境语意要求。课本才是考试的重点,把课本中提到的古今异义词吃透了,考试中90%翻译是没有问题的,因此,一定要熟记课本中的例子。
(三)通假字
一般有兩类常见的通假字:一是读音相同的假借字,有时读音相仿也可以是通假,如“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二是字形上并不完全相同但相近或包含的,如“莫”通“暮”。通假字的判别结合上下文推测,一般都不难推测出来。
(四)词类活用
常考的词类活用有:名词活用作动词,如晋军函陵的“军”;名词作状语,如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中的“席”“包”“囊”;形容词、动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的“老”等。
(五)特殊句式
熟悉特殊句式可以让你阅读文言文时更加顺畅,有助于理解文意培养语感,特别是在翻译句子中达到“语意通畅”的要求。常见的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特殊句式在翻译中很难被觉察,因此更需要加以重视。
除了特殊句式外,还有一类文言文中重要的知识点,就是固定搭配,如“……者……也”连用表判断,“为……所”连用表被动,“所+动词”表名词,“唯……是……”结构等等,这类固定结构在复习时可以采用记忆例子法,每种结构只记住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在使用时根据例子联想扩展,既减少了记忆量,又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一举两得。
(六)文化常识
高中教材中出现的古代文化常识都是必须要掌握的,例如一些古人的特有说法,如“朔”“望”,星宿“斗”“牛”,像“嫡长子”称呼的解释,官位“仆射”,一些简单比喻如“梅兰竹菊”。再比如文言体例、作者作品的对应、亲属辈分的称呼、官职及官位升降的说法、传统节令等等,文化常识的积累可以通过熟读背诵和练习积累的方法获得。
积累通常很不容易被注意,加之文言文枯燥乏味,因此大多数学生不注重这方面的培养,所以在复习中要先尝试记一些感兴趣的内容,结合古诗文背诵篇目,去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那些隐晦含蓄的情感的。这样做会加强记忆,有助于文言文板块的复习。
二、答题技巧
(一)断句题
首先圈出句子里的人名地名,古代汉语中人名地名与现代用法不同,千万不能代入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比如“也”在古代是语气词,“亦”才是表“也”的意思。古文多有节奏感,可以按字数划分,还可根据对应原则。如: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在断句中需充分利用以上技巧和排除法,来对断句题进行判断。断句题的关键,在于找到主语、谓语、宾语,尤其是谓语,动词前后断不断非常重要。在无法直接判断句子意思时,根据文言语感判断是最直接的办法。
(二)文化常识题
高考试题中所设的四个选项大多与文本扣得很紧,可凭积累直接判断,只有个别选项有时需要借助语境才能判断。如有道文化常识题说“丁内艰,是指遭遇父亲去世”,这主要考积累识记能力。“丁艰”,又称“丁忧”,包含父母双亡,选文说的是“丁内艰”应是遭遇母亲去世,因为母亲的角色是在家内。故可判定此项错误。
(三)内容理解题
先读题并正确理解题目含义,回到原文,比照细节,命题陷阱与论述类命题陷阱类同,不过范围更小,难度不大。
(四)翻译题
翻译题是一道比较考验知识储备的题型,也是文言阅读题中最容易拉开差距的一种题型。在日常的阅读训练时,先圈出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字词,然后在翻译后加强记忆。文言文翻译,总的来说从三个方面去强化把握。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一条原则,两点意识,三个要求”。一条原则,即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两点意识,即语境意识和分点意识,分点意识自不必说,语境意识主要是根据语境灵活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整体翻译。三个要求,即做到“信、达、雅”三个字,基础上应做到准确无误,在翻译基本意义不变的基础上再加以修饰,使其更加文雅。
三、实战练习
(一)做题时
在日常练习时就要注重良好的做题方法的养成。首先把人名、官名、地点名在阅读时全部圈画出来,防止干扰阅读。看不懂的地方先推敲一下,看看主谓宾是谁,有无活用现象,有无特殊句型,实在看不懂时就先跳过。遇到看不懂的加点字,可以通过部首大概推测它和什么方面相关。
(二)做题后
练习中做完题,对完答案,知道每道题怎么解之后,可以进行整理归纳。文言文大概分为人物传记类、游记等等,不同的类型有特定的题目套路。这时可以拿出语文书,看看相关文言文老师上课是如何讲解的。
文言文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在慢慢积累中,也许今天背了20个加点字感觉并没有长进,这并不代表在长久的积累练习中没用,总有一个知识点是在长期的复习积累中获得的并且能够运用在考试中的。
在闲暇之余,务必加大课外阅读量。如果已经进入高三阶段,时间不足,那么请择精要适当阅读,并根据做题之后的总结,来继续建立自己的模板和系统。学好语文,基础知识固然非常非常重要,但功夫只在课本内也是不行的。脱离现实和思维固化,是突破自我的两大重点。
参考文献
[1]柴柏清.关于高考语文复习的几点思考[J].语文学刊,2015(21).
作者简介:汪治华,1965年生,安徽省安庆市岳西,本科,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