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昌
【摘要】小学不同的年龄阶段,累积的知识量不同,对于问题的认知理解也逐渐的跨越层次,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断拓展延伸,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习作基础,能够通过积淀词汇和选取事例丰富作文素材,但在实际的课堂习作教学中,仍旧凸显出学生很多写作方法与能力的不足,应通过作文命题的牵引,写作素材的组织拓展,引发学生的联想与创新,促使学生逐渐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作文教学 困境 出路
作文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通过言语的组织,书面的表达,呈现出一篇篇活灵活现的故事情境,通过故事的叙述与问题的思考,最终获得情感上的启发。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作文虽然占据了语文教学与考试的较大篇幅,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专门用于习作指导和讲解的时间较短,并惯于集中强调和反馈写作中出现的问题,难以顾及学生在写作能力及方法上的差异,学生也难以认识和反思到自己的作文有哪些问题,致使学生的作文水平难以取得明显进步,以致停止不前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应改变以往墨守成规的作文教学模式,突破习作教学的困境,为学生探寻适合自己的写作思路。
一、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困境
1.写作的兴趣不高
作文不同于其他的教学任务,是学生在一个命题之下进行生活体验和情感经历的过滤与提炼,是生活中感性认识与理性思维的升华与融合,学生通过感受、体验、思考、联想、反思等多个过程,进而形成自己的习作构思和结构脉络,整个作文的过程非常的耗时、耗力,长此以往学生的习作兴趣就会难以提高,甚至提到作文就“头痛”,这也是目前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
2.作文的累积匮乏
高年级相对低年级的学生,在作文的题材和内容的累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空间,但也有部分的学生缺乏阅读的积累,在阅读文本中获取的知识和信息量很少,作文素材都靠作文范例进行摘抄和照搬。同时,在新课程背景下,高年级的作文命题也更加的开放,需要学生具备生活的观察能力和广阔的视野,挖掘身边的人和事,细致地描绘出具体的情境,这就给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对社会的观察思考和知识积累,显得力不从心,累积的素材知识远远赶不上作文的要求。
二、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出路
1.强化学生写作兴趣
学生的兴趣与信心是结合起来的,当学生在写作中形成了内心的满足,教师要鼓励学生写出个性化的好文章,能够独辟蹊径的提出观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帮助学生激发兴趣,潜移默化的推动学生自主创作。如教学“北京的春节”后,让学生写一篇“家乡的春节”,要先让学生回味经历过春节的过程,而不是开门见山提出作文要求,要避免学生在毫无思路的情况下动笔,尤其是部分学生在对写作产生逆反情绪后,教师先不急于抛出作文题目,要以话题的引入让学生随意的说一说春节的情境:如“春节的时候大家都是怎样度过的,大家可以随便聊一聊,老师也很好奇呢……”学生打开了话匣子,放鞭炮、买花灯、吃年夜饭等一系列的情境映入学生的脑海中,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当课堂的气氛达到高潮,教师再次追问“大家能不能把春节的景象记录下来呢?以后长大了也是一种美好的回忆啊!”如此一来学生的灵感迸发,创作也避免了千篇一律。
2.填充素材的累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学生习作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学生主要是积累的词汇量和知识储备少,不善于观察和思考,教师应强化课内外的阅读累积,让学生拓展视野,见识的广泛了,自然在写作素材和内容上就手到擒来,游刃有余,新颖有趣。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读名著,很多名著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枯燥的,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喜好,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读一些有趣的课外书,如“童话故事”“少年文摘”等刊物,同时鼓励学生将家中的优秀读物拿来传阅,学生互相分享大家的书籍,在传阅中互动和交流。“这本书好看吗?”“很有意思,我觉得某某故事……”自然的交流了对文本的理解。
3.强化日常写作训练
日常的训练如果变成固化的任务,如让学生每天写日记等,学生对写作就会产生抵触心理,始终提不起兴趣,认为是一种枯燥的要求,教师可改变日常的任务设定,如在节假日,或者不同的天气下,让学生畅所欲言的表述今天自己有哪些不同的感受,说说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在字数上不作限制和要求,一句话或者一段话都行,这样一来学生既没有压力,也会学会观察思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發,把日常练笔当作一种乐趣。如校园组织拔河比赛后,教师让学生说一说“今天为什么赢(为什么输)?”学生正处于活动的热乎劲儿上,写作也不会成为负担。
参考文献:
[1]况倩倩.论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出路以长沙市五一中路小学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7.
[2]姚琳.作文教学的困境和出路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