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晓辉
摘 要: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创设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创设生活情境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有许多教师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学中缺少生活情境的创设或者创设的所谓生活情境脱离实际,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在课前就用心思考,精心选择,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基础,联系教材,从生活中提炼出恰当的生活素材,创建合理的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生活情境的最大效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真实可感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只注重传授教材内容,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各种公式的现象。往往造成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也已经意识到,只有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方式,创设生活情境,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必须注意的是,虽然在目前已经有许多教师有意识地使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向学生的生活靠拢,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影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在推行过程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创设生活情境时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中缺少生活情境的创设
目前,虽然国家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也一直在采用各种方法改革升学考试的模式。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升学考试依然是压在教师、家长和学生心头的一块大石头。在“小升初”的影响下,教师常常比较功利性,采取一些自认为见效快、效果好的方法进行教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就是死记硬背公式,多做练习,机械训练,信奉题海战术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少教师在课堂上仍然习惯于把教材上的内容直接传授给学生,不给学生自由思考、探索的机会。教师没有把教材中的内容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没有从教材出发进行再创造,没有创设出贴近学日常生活的情境,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是整堂课都没有生活元素的参与,不能让学生感同身受,自然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2.生活情境的创设不贴合实际
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听其他教师授课,发现虽然一些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加入了生活化的元素,在课堂上也尽力想实现教学的生活化,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其生活化教学的尝试依然停留在表面。例如,有些教师为了使枯燥的聯系能够生动一点,就将一些数学公式简单地套入一个人为设定的生活情境中,而不管这个生活情境是否符合实际,甚至与生活常识相悖。学生由此得出的得数是正确的,但是放入生活情境中确实是完全不可能的,如骑自行车的速度达到每小时40千米,一分钟吃20个汉堡等,不经让人啼笑皆非。这样的生搬硬套,不仅没有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而且有可能给辨别能力还比较弱的小学生造成数学知识不实用的感觉,同时会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
二、解决创设生活情境存在问题的办法
生活情境应该是切实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课堂上创造出虚拟的情境,但这个情境必须符合生活实际、符合逻辑,真实可感。其设计来源于生活,依托于生活,更应该服务于生活。因此,教师必须掌握自己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性格爱好等情况,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活情境,才能让学生把数学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1.转变教学理念,正确认识创设生活情境的重要性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对学生学习的方向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想把生活情境的创设落到实处,教师必须从自我做起。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生活情境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和对课堂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教师必须明白,生活情境的创设不是哗众取宠,而是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情绪的手段。教材内容是起引领作用的,但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并用知识解决问题,就必须给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当中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他们在生活中耳熟能详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牢固掌握教材要求掌握的内容,真正固化为自己的技能。要想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在课前就要精心准备,深入思考,精心选择符合学生年龄,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解决的活动。在课堂上,要循循善诱,将学生引领进入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被吸引,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潜移默化地获得能力的提升和知识的积累。
2.精心挑选,选择真实可感的生活素材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依赖于教师把数学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因此,教师必须从数学教学与生活两方面出发,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首先,教师要从生活中寻找一些有趣的活生生的事例作为教学素材,这些素材必须是学生真实可感的,不能脱离生活实际生拉硬套,以免出现违背生活实际和逻辑的情境出现。只有这样的素材,才能创造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这些生活素材的引入可以弥补教材的不足,寓教于乐,既达到巩固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又不会像做大量枯燥乏味的习题那样引起学生的疲劳和反感。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