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珍
摘 要:作文互阅让学生成为作文评价的主人,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加强学生的阅读感悟,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作文素养。随着新时代中学作文教学的发展,如何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成为作文教学的重要课题。而作文互阅模式的价值和意义正在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拉近学生和作文教学之间的距离。从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现状出发,结合中学生的习作水平,对作文互阅教学进行初步分析和探索,希望对新时代的中学作文教学有所裨益和启发。
关键词:作文互阅;中学生;习作水平;提高策略
在作文互阅中,教师务必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交流和感悟时间,少干预,少主导,让学生充分融入互阅氛围之中,从作文互阅中感受作文创作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要不断创新互阅模式,给学生以不一样的互阅体验,持续推动互阅作文教学的开展。
一、中学作文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教师是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的主要责任人,学生在教师眼中由于文化素养不深,生活经验不足等原因,不适合成为写作水平的评价者。这一方面限制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由于每一位教师的写作素养不一,鉴赏能力也千差万别,导致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判断常常失误,千篇一律,流于形式,三言两语的评语也很难彰显学生的写作水平,对学生写作水平的引领作用不大。一个现象是,很多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阅,其结果是既费时费力,同时学生也只看教师的评语和打分,之后就把作文弃之不顾,这样的评价模式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当然是收效甚微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我当过语文教师,改过学生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这句话虽然有些片面,但却深刻地道出了当前中学作文在评价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互阅教学正是基于这一不足而提出来的切实可行的办法,需要教师深入实践,提升作文评价的科学性和丰富性。
二、作文互阅在提高中学生习作水平中的策略
1.注重作文互阅的积极性
作文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很多中学生一说作文写作就头疼,对于作文有很强的抵触心理,作文互阅虽然形式较为新颖,对于学生的兴趣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毕竟是作文教学,所以仍然需要教师在作文互阅中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交流兴趣,鉴赏兴趣,保障互阅质量和效果。在作文互阅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和讨论时间,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个人意见和建议。针对一些学生较为内向、交流能力不足的特点,教师更应该营造平等民主的交流氛围,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在形式上,教师不要给学生做过多的限制,而是要让学生自己选择互阅作品。比如有的学生想看优等生的作文,有的学生想看关系较好的学生的作文,有的男生想看女生的作文,等等,对于学生合理的心理诉求,教师都要尽可能给予满足,保障学生的互阅积极性。在互阅效果上,教师可以开展互阅比赛,看看谁的评价最丰富、最犀利、最独到,最有利于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就给予物质奖励,借此激发全体学生的鉴赏动力。比赛可以是针对一篇作文进行评价,可以是限制时间让学生评价,可以是小组合作进行评价,等等,总之只要能够活跃互阅氛围,提升互阅效果,就都可以采纳。
2.注重作文互阅的差异性
由于每一位学生的作文素养、鉴赏水平、文化基础的不足,学生在互阅的时候会出现不一样的互阅效果。有的学生鉴赏水平低,对于优秀作文缺乏认知,提不出合理意见,有的学生写作水平高,对于互阅交流缺乏足够的动力,习惯自己阅读和品味,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从学生的作文基础出发对学生进行互阅引导。如教师可以把学生的作文按照从优到良到合格到不合格的顺序进行排列,然后把学生分组,分组依据是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高低。在互阅中,教师可以交给优等小组一些好作文让他们互阅,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而把一些合格甚至不合格的作文交给后进生小组进行互阅,这种尊重学生鉴赏水平的教学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对于后进生来说,有利于在循序渐进中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把一些好作文交给后进生小组互阅,拓展他们的作文视野,用好作文引导他们的写作方向,促进他们写作技巧的提升,而把一些合格以及不合格的作文交给优等生,让优等生做老师给这些作文打分写评语,借此提升优等生的鉴赏水平。此外,教师也可以把优等生和后进生安排进一个互阅小组之中,让优等生带动后进生学习作文创作经验和技巧,这也是一种尊重学生差异化的表现。
3.注重评语批改的丰富性
作文评语是提升学生写作认知和技巧,改进学生写作不足的重要内容。以往的作文批改,教師来来回回只是那么几句话,毫无新意可言,这一方面和教师自身写作素养不足有关,另一方面和现实情况有关,因为一个班四五十个人,如果对每位学生的作文进行详细、细致的批改,少则几周,多则半月才能完成,这会耽误教师大量的教学时间。而互阅不一样,学生成了作文评价的主人,一篇作文可能好多学生都阅读过,每一位学生都可以针对一篇作文,在作文本上写出各种评语,从而有效提高评语的丰富性,为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创造条件。比如针对一篇作文,教师必须规定每一位学生都要在阅读之后写下一两句评语,从主题表达到情感烘托到字词语句的使用等,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之后教师把学生的评语进行汇总,然后借助于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每一篇作文的评语,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感受,因为评语丰富了,所以学生对一篇作文的理解也就全面了。为了提升学生写评语的能力,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经典评语,引导学生写出漂亮有深度的评语。尤其是对于那些写作素养不足的学生来说,通过评语教学可以有效提升他们的鉴赏水平,间接促进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
4.注重互阅形式的多样性
作文互阅形式多样,教师不要拘泥于一种,而是要给学生创造更多新颖别致的互阅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互阅效果和质量。比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成为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那么教师就可以借助于移动互联网便捷、方便、高效、及时的特点,开展互阅教学指导。具体方法是,教师可以建立作文互阅微信群或者QQ群,经常把学生的作文发到群里让大家一起阅读,品读,学生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这种方法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随时可以开展,而学生也随时可以阅读评价,保障了互阅的效率。尤其是对于那些平时不善交流的学生,这种信息沟通方式不局限于面对面的交流,无形中鼓励了学生的交流欲望。教师可以经常开展互阅大奖赛,看看谁给的评语最全面、最深刻、最有助于大家认识和改进,最后教师通过红包的形式给予奖励,借此激发学生的互阅动力。红包可以有效激发那些对作文创作不感兴趣的学生的学习动力。最主要的是,这种方法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学生可以经常把自己的习作发到群里,这些习作内容不一定是教师的作文教学任务,它可以是学生平时的生活感悟,可以是读书心得,可以是随性创作的文章,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其他学生的创作冲动,从而有助于学生写作习惯的养成。此外,在这种方式中,互阅可以突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作文评价,教师也可以把自己平时在业余时间创作的文章发给学生,让学生给予批评。教师这样做既可以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同时学生也可以从教师写作水平中获取养分,找准写作方向。一个事实是,很多中学语文教师由于长期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固守几本有限的语文教材,业余时间又没有养成看书的好习惯,使得他们的作文创作素养长期得不到提高,甚至习作水平还不如学生,而这种信息互阅方式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他们可以和学生一起进步,一起提高。
5.注重作文互阅的实践性
作文互阅不是目的,其归根结底是要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的。而作文写作水平的提升,还是需要学生下笔去练习、去修改,去参与写作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改进。很多中学生的作文水平之所以长期得不到提高,和其对教师作文评价的轻视以及缺乏实践意识有很大关系。他们往往看看教师的评语就把作文收起來,没有修改的主动性,下次作文还是按照习惯去写,这样是无法提高和进步的。针对学生的这种习惯,教师有必要在互阅教学中给学生创造充足的修改机会,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修改,一边修改一边交流,一边交流一边提升。教师可以让各个小组先共同阅读一篇作文,提出各自的修改意见,然后小组成员都拿笔现场修改,之后成员之间对各自的修改作品进行互阅,彼此交流为什么要这样修改,这样修改有什么好处,让学生各抒己见,展现自己的创作才华,共同体验修改的意义和价值。俗话说,修改是作文的化妆师,修改是作文创作的重要组成,一篇没有经过修改的作文写得再好,也是禁不住推敲和时间检验的。很多文学大师都是修改高手,他们养成了良好的修改习惯,很多优秀作品比如《安娜卡列尼娜》等都是作者几易其稿才最终和读者见面。海明威甚至说过:“任何一篇初稿都是臭狗屎。”言辞虽然激烈了些,但是却道出了修改的重要性。而通过让学生互阅各自的修改内容,可以加强学生对修改的重要性的认知,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这对于学生习作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教师来说,作文批改是最头疼的事情,尤其是面对“错舛百出”的作文,更是苦不堪言,需要教师付出很大的精力。而作文互阅给了学生参与批改的机会,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批改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教师要从传统的作文教学中脱离出来,尊重学生的学习诉求,把作文评价课堂交给学生,使作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李笑笑.初中语文互助式作文批改方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2]陈慧.小组互助评改作文方法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4(27):226-227.
[3]姜楠.“师生共评,同伴互助”作文评价方法研究[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15):28-29,2.
[4]尚小青.初中作文“互评互改”模式的实践研究[J].甘肃教育,2017(7):95.
[5]孙桢桢.初中作文分组互助评改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7.
注:本文系2018年兰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LZ[2018]GH400)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 王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