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卉馥,刘俊喜,刘颖慧
(河北北方学院,河北 张家口)
“本科生导师制”起始于14 世纪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两所高校,距今已有近600 年的历史。作为一种教师对学生生活品行等诸多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教育制度,经过不断创新和发展,对培养英国独特的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和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产生着深远影响。中国的“本科生导师制”被称为“全人生指导方式”,最早起源于20 世纪初,由我国第一位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学者杨贤江提出,为青年提供学习生活综合指导,以此培养学生能力与个性化教育。本科生导师制与现代大学教学理念相同,有利于促进本科教育改革与积极培养高校创新型人才。
河北北方学院农林科技学院自2014 年以来,学院对全程本科生导师制进行了试行,并对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新的探索。全程导师制指本科生从入学到毕业,学生均有指导教师对学生个人能力提高、专技培养、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教育引导,使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全程导师制的实施有助于解决目前本科生在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弊病,活跃高校的学术氛围,开阔学生视野;同时也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学生鲜明而协调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与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构建“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工作体系,响应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共同组织实施的“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河北北方学院成为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院校之一,农林科技学院的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园艺及植物保护专业均被列入改革试点专业。根据学校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定位,我们从2014 级本科生开始,实行“班主任及行政导师+ 校内专业导师+ 校外实践导师”的导师制,即大学生入学第一年遴选责任心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导或行政导师一职,通过深入了解学生校园生活以及思想动态,适时引导,帮助学生准确规划大学生活和未来职业生涯。学生第二学年为专业课程学习阶段,由校内专业导师带领学生参与科研团队,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第四学年遴选企业或具有经验人员的科研单位作为校外实践导师,在校内专业导师和班主任及行政导师配合下,指导学生进行详细的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将校内学习的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当中,并通过实践不断丰富和提高理论知识水平。
我国从国外引进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现处于萌芽期,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多弊病。我院属应用教学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科研经费充沛,这为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实施提供强有力保障。为此,我院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和资源配置情况,积极探索“全天候育人”的教学模式,实行全员全面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模式。
农林科技学院的本科生导师制面向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和园艺专业的本科生,目的是让学生在导师的关心与指导下,在学习、生活等方面不断成长进步。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全程导师制,我院以学生为主体,导师为主导,师生共同讨论协商,最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符合学生发展方向为目标,以尊重学生,真诚关爱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责任,并依据自身专业特色和现有教学资源配置,制订涉及每个学生适宜的本科生导师制,以期取得更好的实际效果。
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大一新生,大学是他们人生中的一个新起点,对于专业到底学什么和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并不了解,在此期间,我院采用“1+1”的培养模式,即一名本科生配备一名行政教师(班主任和党员教师)、一名往届的学生党员或学生干部(简称导助),同一位导师和学生干部可以同时带多名新生。行政导师四年都存在,其任务一方面需要从各方面对学生给予积极指导,使其快速进入高校学习状态、适应高校生活;同时在新生学习、课余生活等方面帮助其制订切实可行的规划,引导学生通过学院网站,熟悉专业教师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并鼓励学生进入导师实验室开展工作,为大二选导师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学院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培养学生热爱农业,扎根农业的职业热情;通过组织专业导论课、学术报告、科技学术沙龙等交流座谈会,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程度,同时也为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做好入门指导。
经过大一的新奇、迷茫到逐渐适应,学生基本融入高校学习生活。大二学生开始逐渐深入了解专业知识并面临个人发展方向的抉择。为此,农林科技学院导师制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顾虑并确定了与之相适的导师制方案。即所有授课教师(专业导师)全部参加,教师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让学生充分了解教师专业性质和研究方向。与此同时,每名学生均跟从一名专业导师以及团队内的一名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进行学习研究。导师通过引导学生加入自己的专业研究团队,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巩固、个人创新意识、实践意识及科研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熟悉实验室和一些基本实验操作,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实验室生活,并与自己带的学生建立个性化培养方案和一体化培养渠道。
经过大二年级的专业接触和科研训练,专业导师为学生确定科研课题和培养方向,学生在科研团队和实验室参加科学研究,完成和大四学生的顶梁柱替换工作。此间专业导师及其研究生助理主要负责相关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对有考研意愿的同学要在学习方法及专业选择上多加指导,为后期考上研究生打好基础,方便本硕一体化的培养。行政导师主要指导学生把握确立个人目标、自信心与自身的全面发展。通过专业导师及行政导师的引领,促使大三学生的科研素质与能力提高。
大四阶段,学生在完成前7 个学期理论学习后,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的不同教育资源,进入试验设施条件好、管理水平高和培训能力强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进行培训,形成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此间个人导师的构成为“1+1+1”模式,即一名本科生配备“一位专业导师”+“一位行政导师”+“一位企业导师”, 专业导师主要负责辅导学生四年的学业以及最后的毕业设计,保证学生高水准地完成毕业设计并顺利通过毕业答辩;行政导师主要负责学生在从业方面:就业、面试、创业等环节中遇到问题的解答、建议和工作推荐,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最快最好地融入当今社会。企业导师对学生在企业期间的生产实习进行全面指导,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企业的生产操作;同时,企业导师在生产实习指导过程中,也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与生涯规划的培养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身职业规划并适应行业发展。
以往农林科技学院学生的管理模式是学生由辅导员或班主任管理三年,第四年再把学生分配给专业老师,学生导师是“1+1”模式,即“一位行政导师”+“一位专业导师”。由于行政导师工作量大,有限的精力无暇顾及每一个学生,学生到二年级、甚至到三年级还仍感觉茫然,第四年做毕业设计的时候,还没有进入状态就匆匆进入生产实习,导致学生专业方向不明确,学术氛围欠缺。全程导师制度实施后,所有教师和实验室研究人员都扩展到导师团队,充分开发和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研究资源,并有效地加以改善,这一举措增强了学院的学术氛围。同时,利用高年级导助和研究生资源协助本科生,既有效地帮助本科生提高其实验科研技能与沟通协调能力,从而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由于全程导师制的实施,我院在各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绩。有20 位学生参加河北省或京津冀联盟高校举办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先后8 次获得创新创业大赛奖项。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时候得心应手,高质量地完成了毕业论文,对比以前的学生毕业论文,导师们反映现在大部分同学的论文都做到了从生产中发现问题,采取一些方式和方法解决问题,使得现在的本科生毕业论文更有实践指导意义。再次在全程导师制的培养模式下,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日益提高,各专业考研率和录取率明显提高,一些同学被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及华中农业大学等顶级农业大学录取。在毕业入职时,我校本科生凭借强大的动手实践能力、务实创新精神赢得了许多公司和研究机构的青睐,并为我院赢得了荣誉。
河北北方学院农林科技学院自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后,符合当前高校培养创新型和高素质人才的新型培养模式,体现了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的特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实质性效果。但在导师制实施过程中,教师工作量如何量化一直是悬而未决的现实,这关系到导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岗位聘任等方面仍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