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教育策略探讨

2019-08-13 08:52邹远途
新课程·中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

邹远途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及发展,现阶段的初中各个学科教育教学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方面素质的培养。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指导学生开展生物自主学习之外,还应引导学生认识到现阶段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生活生产中较为常见的农村环境污染着手,引导学生高度重视维持生态平衡,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生物综合素养,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生物知识解决农村环境污染中最为典型的问题,促进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分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教育策略,针对现阶段农村环境保护中最为典型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及分析。

关键词:初中生物;农村环境保护;强化教育策略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工业生产及农业等方面的发展速度较为显著,但社会的发展及各行各业的进步大多是建立在不断向地球索取资源、破坏环境的基础上的,城市内的工业生产、环境污染逐渐向农村地区扩散[1]。人们生活的环境中出现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及资源短缺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化农村环境保护的教学,强化环境教育,引导新一代的社会力量充分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农村环境保护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现阶段农村环境保护中最为典型的问题分析

现阶段,农村环境保护中最为典型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城镇化的建设:虽然农村城镇化的建设为农村生活、交通等方面带来了较大的变化,推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但农村环保基础建设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得到相应的发展,随处可见污染治理盲区、城镇生活污水排放、生活垃圾处理不当等问题,导致二次污染现象的出现[2]。(2)农村畜禽粪便管理不完善:农村生产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污染为畜禽的粪便污染,畜禽粪便的随意摆放导致空气及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及影响,甚至产生病原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3)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农村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生物制剂等运用越来越多,农民们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过度使用化肥及农药,不仅仅对土地的自我修复能力造成了影响,还降低了土壤的功能,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肥渗入人们饮用的地下水资源后导致水资源出现破坏,危害人们身体健康[3]。(4)农业生产焚烧垃圾: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绝大多数秸秆采用的是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秸秆若不进行无害化的处理将会导致资源浪费及能源消耗现象的出现,且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水资源污染、土壤资源污染较为严重,对于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平衡造成严重影响与破坏。

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教育策略

1.开发初中生物教材中环境保护的教学资源,强化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初中生物课本知识及农村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积极在课本知识中寻找与农村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元素,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日常生活中环境保护对于农村地区的重要性。教师应根据初中生物教材内容、农村地区环境破坏现状等积极开展环境生态教育,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生物学科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4]。

如,在进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这一章节生物知识点中关于环境保护的元素充分挖掘出来,引导学生认识环境与生物生长的关系,引导学生掌握及学习生物生长的相关环境知识,促使学生对生态环境相关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如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观察大蒜的生长,由于环境的污染,持续一个月左右的雨季导致大蒜生长过程受到严重影响,最终导致大蒜收成不佳现象的出现。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课本内知识点与环境教育相融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科学正确的环保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2.积极开展多元化的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生物实验教学,强化学生环保行为

初中生物属于一项实践性的学科,生物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强化学生对于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及掌握,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农村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学校应投入大量资金购买生物实验设备,优化生物实验环境,转变以往教学过程中“讲实验”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动手操作生物实验,积极主动观察生物实验中的变化及结果,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及发展,积极在生物实验操作教学过程中融入相应的环保行为,提升学生环境保护的实践能力[5]。

如,在进行“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分组合作的形式积极开展相应的实验操作,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求学生对实验材料进行定量分配,减少资源浪费,在采摘绿色植物时应有节制,达到够用的标准即可,不应全部“扫光”,重视对绿色植物群落结构与组成的保护。针对生物实验操作过程中较为常用的化学药品应遵循不随意丢弃、浪费的原则,指导学生在完成实验操作后将实验物品合理回收及再次利用,针对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要求放入指定的收集箱内,进行集中处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及严谨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环境保护行为的有效落实。

3.与农村生活实际相结合,积极开展环保的生物实践探究

环境保护问题与人们的生活存在着紧密相连的关系,教师在开展环境保护的生物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建立环保意识[6],在综合了解及分析环境科学的前提下重视环境保护与实际生活之间的有效融合,从生活实际着手能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讨论,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积极性及兴趣,促进学生将环保意识及行为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去[7]。

如,在進行“生态系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组织学生们开展“农村水资源调查”“河流污染调查”“临近工厂段河流与远离工厂段河流水质的检测”“环保讲座”“融入大自然”“农业生产参观”等实践性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农村生活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联系,从实践探究活动中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学生生物素养及综合素质的强化,拓展学生的学习知识点及视野。

4.补充环境保护的教材,设计生态环境保护课后任务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案例分析方式及农村环境图片对比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生物生长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生物生长受到限制后植被出现减少,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及破坏,增加了工业用水及生活用水量,不断出现的工业水污染、农业水污染及生活水污染现象导致江河水位出现程度不一的下降,水资源短缺,提高学生危机意识[8]。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的设计以文字解答为主的教学任务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就生物、农村环境等相关的问题进行实践性的探究。

如,在学习“种子的萌发”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独立自主种植一颗植物,对种子生长发芽的过程、生长过程中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利用等进行观察,通过实践性的教学任务的完成让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过程,促进学生充分意识到生物的成长、种子的发芽、人类健康生活与日常生活环境中的空气、水、土地等存在密切关系,促进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学生生物综合素养的形成。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就现阶段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现状、农业生产发展需求及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新课程改革的相关标准等通过实施开发初中生物教材中环境保护的教学资源、积极开展多元化的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生物实验教学、与农村生活实际相结合,积极开展环保的生物实践探究及补充环境保护的教材,设计生态环境保护课后任务等多元化的教学措施及教学途径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强化,提升初中生物教学的整体效率及质量,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及行为,从小事做起,为优化农村环境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耿安军.立足教材、面向全体、着眼生活:刍议初中生物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7,14(9).

[2]李璐.找准契合点,润物无声地渗透环保教育:略论初中生物教学中环保教育渗透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7,23(4):31-32.

[3]宋萍.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策略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7,24(2):121.

[4]杜勇.初探农村生物教学中环保教育[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5,27(3):211.

[5]禹文渊.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5,33(1):45-46.

[6]董菱.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7,05(Z6):47-49.

[7]李丰英.初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J].甘肃教育, 2017,10(9):117.

[8]李向榮.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和研究[J].考试周刊,2017,19(69):155.

编辑 刘瑞彬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
浅议如何应用初中生物课后练习题提高课堂效率
SPOC平台下IPAD在初中生物混合学习中应用初探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