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2019年高考地理全国Ⅰ、Ⅱ、Ⅲ卷为例,对考查的考点、核心素养、核心能力、图表类型和热点问题等进行了详尽统计与逐项解读分析。基于统计分析对试题总体特点进行宏观评述,针对部分疑点提出了商榷意见,总结教学启示,提出备考建议。
关键词:统计分析;总体特点;各卷特色;教学启示
2019年高考地理试卷除京、津、沪、苏、浙五省市单独命题,海南省委托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之外,有25个省级行政区分别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Ⅰ、Ⅱ、Ⅲ卷试卷。本文仅就今年高考地理全国Ⅰ、Ⅱ、Ⅲ卷进行全面统计、分析和评价,总结试卷特点和命题规律,提出教学备考的建议,为今后高中地理教学、评价等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统计分析,精准解读
★题型结构统计分析
与前几年全国文综地理试卷相比,2019年试卷从结构上看没有变化,但命题风格却稍有不同,基本体现了高考命题“稳中有变”的发展思路。具体特点如图1所示。
★考点统计分析
1.考点分值统计(图2~4)
2.考点梳理统计(表1)
说明:因部分试题涉及多个考点的考查,在统计时一方面突出重点考查的知识点,另一方面适当兼顾相关知识点。
3.解读分析
结合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019年三套试卷对考点的考查及变化趋势有以下特点。
(1)自然地理。地壳运动规律、整体性背景下河湖地貌和水文特征分析是考查的重点,尤其重视以世界和我国主要河湖为背景进行考查。同时三套试卷互有差异,Ⅰ卷突出考查了水体运动规律,Ⅱ卷突出考查了大气运动规律,Ⅲ卷则注重了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考查。
(2)人文地理。注重了对城镇建设、工业生产的考查,其中Ⅰ卷对工业的考查占了22分。人口问题、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布局及可持续发展的考查相对均衡,三套试卷互有补充,但与往年相比,淡化了对农业部分的考查。
(3)区域及区域可持续发展。主要围绕区域生态问题、区域经济发展和中国地理等方面进行命题,重点考查农村脱贫致富、我国粮食问题。
(4)选考部分。“旅游地理”注重考查旅游规划、旅游资源评价,“环境保护”注重考查生态问题和环境污染的影响与防治。
★核心素养考查统计分析
说明:本项统计,以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三个维度”为切入点,统计三套试卷对核心素养的具体考查。大多试题考查多个要素,统计时有所重复,有所侧重。
1.核心素养四要素考查统计(表2)
2.解读分析
(1)“区域认知”重区域特征认知,轻区域联系与差异认知。区域的背景性特征成为分析作答的关键依据,如Ⅰ卷全部考查区域特征认知,Ⅱ卷以区域特征认知为主,仅一组试题考查区域联系认知,Ⅲ卷也以区域特征认知为主,少量考查区域差异认知。与往年全国卷相比,非选择题对世界区域考查比重增强,对不同区域的联系、差异对比分析考查减少,一向善于串联各地的“小明”同学,今年失约未到。
(2)“综合思维”重要素与时空综合,轻地方综合。综合区域内各要素分析地理事物的布局、成因、变化及影响,在三套试卷中均重点进行考查。Ⅰ卷着眼“时空变化”,对地理事物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变化和影响等考查多;Ⅱ卷对综合思维考查相对较少;Ⅲ卷对地方综合、要素综合和时空综合考查相对均衡。
(3)“人地协调观”对人地间相互影响考查多,对因地制宜协调发展考查少。从统计看,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考查最多。对人与地如何和谐相处、如何因地制宜开发区域,命题人独辟蹊径,成为“旅游地理”试题的命题背景,如Ⅱ卷的英国康沃尔郡的伊甸园项目一题,Ⅲ卷的日本“大地艺术祭”项目一题。同时,生物类(如“花鸟虫鱼熊”等)试题考查有所淡化,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生产,除Ⅱ卷考查云南省宾川县水果种植业外,其他考查较少。因地制宜仅成为“旅游地理”命题的背景性材料,直接考查较少。
(4)“地理实践力”考查较少。三套试题对地理观察、野外考察、地理调查、具体践行实践活动、实施活动方案和运用地理工具等方面考查较少;对于地理景观、野外水文地貌、旅游活动等,未突出人的参与。
★图表类型统计分析
1.近三年高考地理全国Ⅰ、Ⅱ、Ⅲ卷地理图表类型及数量统计(表3)
2.解读分析
(1)图表总数和种类维持稳定。2019年三套试题图表总数和2017、2018两年相同,均维持为5或6幅,种类也集中于区域图、经纬网图、统计图和关系示意图等几种类型。
(2)选择题“无图考查”趋势明显。2019年,除Ⅰ卷仅有1~3题没借助图形进行考查之外,Ⅱ卷有4、5題、6~8题和9~11题三组试题属于无图题,Ⅲ卷有6~8题、9~11题两组试题属于无图题,“无图考查”特点明显,而2017、2018两年每套试题均各只有一组试题属于“无图考查”,这是一种巧合,还是一种趋势?
(3)非选择题必考题有图、选考题不刻意借图考查特点得以延续。从近三年各套试题的考查来看,两道必考题目都是无图不成题,两道选考题目至少有一道题为“无图考查”,或是“旅游地理”模块题(9道题中有4道),或是“环境保护”模块题(9道题中有6道),其中2017年Ⅲ卷、2018年Ⅱ卷的两道题都属于无图题。选考题是否借助图形进行考查,似乎完全是根据命题素材和题目特点随意而为,并没有明显的特点和规律。
(4)区域图、经纬网图仍为主流图形。虽然题目很少直接考查区域的具体识记性内容,但考生解题时还是首先需要进行“区域认知”,因此这一特点既与地理学科“区域性”的本质属性有关,也与基于考查考生的核心素养要求有关。从近三年试题来看,“中国图”“世界图”总体看平分秋色,虽有的试题有所偏重,但看不出刻意平均的味道。从两道必考题来看,往年考查的区域多为“一中一外”,今年这种格局有所打破,如Ⅰ卷两道必考题都考查世界区域,Ⅱ卷两道必考题都考查中国区域。
(5)统计图仍较受重视。2019年,Ⅰ卷4、5题呈现了人口性别年龄结构比例统计图,Ⅱ卷没有出现统计图,Ⅲ卷3~5题提供了稻谷供需结余的统计分布图、37题提供了河流断面不同时期的水体形态统计图,与前两年比较来看仍较受重视,且一般很少考查复杂的统计图,有时还与其他类型的图形复合后进行考查。
(6)等值线图考查有淡化趋势。2019年,只有Ⅱ卷弥补了2017、2018年该套卷的考查空白,在36题中考查了利用等高线来判断地形特点,Ⅰ卷、Ⅲ卷均没有涉及等值线图。在前两年中,尤其Ⅲ卷考查等值线较多。从类型上看,近三年出现的等值线多为等高线,其次为等压线,并且多与区域图复合呈现。
(7)景观图考查有所回归。2017年三套试卷均有对景观图的考查,2018年三套试卷对景观图的考查出现空白,2019年Ⅱ卷43题选考题呈现了英国伊甸园项目景观图,2019年Ⅲ卷42题选考题提供了艺术作品《梯田》的景观图,显示出对景观图考查有回归趋势。利用景观图,便于实现对考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考查,回归应是理所当然。
(8)对关系示意图的考查淡化。2019年只有Ⅱ卷1~3题考查了城市发展水平转化示意图,而前两年关系示意图出现较多。
(9)真正意义上的地形剖面图仍没有考查。2019年只有Ⅲ卷37题考查了河流断面图,和前两年比,数量少,且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形剖面图,多为剖面示意图。
(10)未出现对表格的考查。近三年中只有2018年Ⅱ卷9~11题考查了对表格的判读。
★热点问题考查统计分析
1.热点问题考查统计(表4)
2.解读分析
由统计可知,三套试卷对热点背景的考查,主要有如下特点。
(1)彰显立德树人,讲好中国故事。新时期党和国家对教育提出了“立德树人”的要求,为重视和落实好这一要求,2019年三套试卷,在热点问题的选取和考查上,紧扣时代脉搏,讲好中国故事。从三套试卷选取的热点问题来看,涉及中国区域明显多于世界区域;从所选热点问题的内容来看,事关统筹、协调、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等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重视粮食安全、全球变暖和长江经济带开发等重大战略问题,直面人口老龄化、贫困和健康等社会民生现实问题,宣讲我国在重点工程建设、扶贫工程和体育建设等方面的巨大成就,引导考生养成审美情趣,树立劳动观念,激发爱国之情。
(2)关注真实问题,取材典型独特。综合三套试卷涉及的热点问题來看,它们没有任何虚拟的成分,均来自现实生产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并且这些案例还具有突出的典型性和鲜明的独特性。“抱团飞地”发展模式来自浙江嘉善,是我国近年来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标杆;欧盟外来人口问题,与近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英国脱欧问题密切相关,也与欧盟老龄化问题密切相关;长白山林区的发展转型问题,反映了我国林区今后应秉持的发展理念;澳大利亚本土汽车生产受进口汽车的冲击退出历史舞台、游客在安仁古镇观光游览却很少留宿,都属于比较独特的案例。
(3)立足学科本质,凸显能力要求。从三套试题中热点问题的选取来看,并非一味地求热求新,往往是立足学科本质选取那些能够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和能力要求的热点案例。如Ⅰ卷中36题云南省宾川县的脱贫案例、Ⅱ卷37题“全民上冰雪”案例、Ⅲ卷中36题德国鲁尔区保健业发展这一案例等,这些案例的地理属性较强,选取这些案例命题,非常利于考查考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另外,命题者又通过对材料的合理裁剪和合理设问,凸显了对考生学科能力的考查。如Ⅲ卷43题在简洁地营造了一幅真实的生产劳动情景和问题之后,让考生“提出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合理建议”,非常利于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总体特点,宏观评述
2019年三套试卷延续了选材精当、设问精巧的特点,立足区域,关注时空变化,重视过程推理,完美体现了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将育人与选人功能达到了较为完美的结合。总体呈现如下特点。
1.遵循考试导向,体现育人价值
(1)以德育人,彰显国家意志。试题围绕“立德树人”,很好地将德育目标渗透到试题中。如Ⅰ卷1~3题从长江三角洲“村村冒烟”到“抱团发展”,聚焦我国乡村发展和乡村振兴,折射了改革开放40年国家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爱国主义情感;6~8题东北林区由曾经的“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到如今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论断和顶层设计;9~11题的“堆积性游荡河道”让我们领会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人生真谛。Ⅱ卷1~3题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的等级有序、协调发展,体现“冲破行政区划的围城,突出经济区域导向”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Ⅱ卷44题和Ⅲ卷43题,河流清淤工程、复原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都渗透了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理念。
(2)以美启智,体现学科价值。如Ⅱ卷6~8题通过对层片状、鱼鳞状、团块状和条带状等不同形状积云的判断,引导考生体会生活之美;43题英国伊甸园项目的建设反映了老工业基地的重生之美。Ⅲ卷9~11题借助穿越天山腹地会“冬眠”的独库公路,展现我国的山河之美;42题日本越后妻有地区的艺术作品《梯田》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结合的田园农耕之美。试题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融入地理思维,培养考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以美启智, 促进了思维发展,体现了学科价值。
(3)以实入题,反映生产生活。真实情况:试题素材大都取自真实案例,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如Ⅰ卷1~3题“长江三角洲某县”即指浙江嘉善县;6~8题“东北某区域”即指长白山林区;Ⅲ卷9~11题“我国某公路”即指新疆独库公路。现实入题:试题素材与现实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引导考生用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学习“对生活有用”地理的理念。如Ⅲ卷1~3题中的“厨余垃圾”、43题中的“农用大棚”,Ⅱ卷37题浙江省人工滑雪场的建设。
(4)力求原创,确保考试公平。高考试题是实现高考选拔功能的重要载体,应体现公平性。2018年全国卷试题中,部分题目有模拟试题的影子,如Ⅰ卷6~8题(河流阶地)、36题(亚马尔半岛)等。2019年三套试卷原创度则较高,几乎很难从各地模拟试题中找到相同或者相似的内容,确保了试题的公平性。
2.重视素养落地,体现学科引领
(1)不拘一格选区域,尺度搭配考特征。试题对区域的选取不拘一格,灵活自如。如每套试卷中的四道非选择题,Ⅰ卷中有三道、Ⅱ卷中有两道、Ⅲ卷中有三道均考查世界区域。显示命题人不拘泥于选择哪类区域也不刻意注重世界和中国区域的搭配。
区域大小搭配,宏观与微观融合,相得益彰。试题所选区域从村(村办企业)到县(宾川县)到省(浙江省)到一个国家(澳大利亚),再到两个大洲交界之地,尺度有大有小。其中Ⅰ卷最为明显,所选世界区域大多为大尺度区域,如欧盟、澳大利亚、里海-黑海-地中海附近区域和美国东部区域;所选的中国区域大多为中小尺度区域,如长江三角洲、东北某林区、黄河小北干流段和成都安仁古镇。另外,对微观区域的考查,又将其置于宏观的背景之下,体现局部与整体间的关系。如Ⅰ卷的黄河小北干流、美国五大湖区,Ⅱ卷的云南省宾川县,Ⅲ卷的德国鲁尔区及波鸿市,均提供了大小不同比例尺的图形,宏观中截取微观之地并放大,既便于对宏观总体的背景认知的考查,又利于对局部微观特征的深入考查。
(2)着眼综合析要素,关注动态看变化。自然地理事物某种特征的形成,人文地理事物的布局和变化等,其成因往往都是复杂的。某种地理要素变化对环境中其他要素的影响,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都需要综合区域中各种地理要素进行分析、评估和应对。如Ⅰ卷中黄河小北干流河道的冲淤摆动问题,受河道中水量、流速、含沙量及河岸地貌和岩性等多种要素的影响,需要结合具体河段进行综合分析。里海一带地貌变化的影响,里海盐度的变化等,都产生多种影响或受多种因素影响。Ⅲ卷中美国内陆山地河流河面宽度、水深变化、河床淤积等,也需要综合多种要素进行综合分析。
三套试题均非常重视在动态变化的情景中分析人地间的相互影响,强调自然要素的动态性,人文区位的发展性。尤其Ⅰ卷对区域不同时间背景下,地理事物变化动态的考查,成为核心主题。如长江三角洲地区村办企业的动态发展,欧盟人口的动态变化,东北铁路的动态发展,黄河小北干流河道的动态演化,澳大利亚汽车产业的动态变化,里海—黑海—地中海附近区域地貌、水文、气候的动态演化等。
(3)人地關系有疏离,地理实践少涉及。与往年相比,生物类试题考查淡化(仅Ⅱ卷考查了水果种植业),自然地理少了“人”,缺少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媒介。将“人”从自然环境中脱离了出来,有缺憾之感。如Ⅰ卷37题“人”与里海演化、Ⅲ卷37题“人”与美国内陆河流河床变化的相互影响。
常见的地理实践力如地理观察与测量、野外考察与社会调查、地理工具的运用和研学出行等基本没有明显涉及。对当下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实践力的落实,缺少顶层指引。
三、各卷特色,深入评析
2019年三套试卷总体风格相近,但各卷仍有自身特色,分别评述如下。
1.Ⅰ卷特色
(1)“稳”字当头,变中求新。和往年比较,试题的题型结构、考查内容、命题设问和呈现方式、图表数量等基本维持稳定,给人以稳定和熟悉之感。如题型结构仍为四组(11道)选择题、两道必考题、两道选考题;四组选择题中1~3题以纯文字材料形式考查产业发展,4、5题提供人口统计图考查人口问题,6~8题考查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36题考查世界区域的产业发展,37题考查自然地理过程等,和2018年全国Ⅰ卷试题基本一致;非选择题必考题的设问方式仍为围绕主题情景的“小切口”纵向逻辑链式设问为主。但试题除考查具体内容肯定与往年试题不同之外,非选择题两道必考题区域的选择和往年比较有了明显变化,今年则两题均选择了世界区域;在命题设问用语上,也出现了“对此作出合理解释”这样新的表述方式。
(2)紧扣时代,彰显特色。命题素材背景多与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密切相关。如1~3题涉及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协调发展,4、5题涉及欧洲难民潮和老龄化,6~8题涉及经济发展转型,43题涉及乡村振兴等,这些问题既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也与当前新高考、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密切相关。从命题选材本身来看,人文地理方面的素材多来自“三生”(生产、生活、生态),有着鲜明的地理学科特点,且很多案例具有独特性和典型性。另外,自然地理内容凸显“过程”考查,如37题考查的里海形成过程、湖水性质变化过程、黑海和地中海未来演化过程等。
(3)区域搭台,素能唱戏。从试题呈现的六幅图形来看,其中五幅均为区域图;从以纯文字材料为背景的1~3题和43题来看,它们也都是依托了区域特征进行命题的,且问题的解答仍需要借助区域地理的相关知识来进行。当然,从命题的立意和考核目标来看,主要目的不在于区域地理特征本身,而在于以其为载体考查学科的核心素养和基本能力。如37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同时,还都考查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地理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商榷之处:与往年试题及2019年其他几套试卷相比,Ⅰ卷试题无论在题目的原创性和题目本身质量上都应算是最好的,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商榷。如选择题整体的难度较小,区分度不大,地理学科性不强,即使不学地理或平时不用功的考生大多数都能正确作答;7题所给“原木”“农产品”两个选项,在概念上似有从属关系,选项设定不够严谨;10题缺少材料的铺垫,如果仅用题目给定的材料和信息,很难直接得出正确结论;37(4)题参考答案分值偏重,也不够完整,如加上“黑海海峡和直布罗陀海峡封闭”,似乎更完整,也与题目设定分值更为匹配。
2.Ⅱ卷特色
(1)突出素养立意,利于思维考查。试题的立意重视对考生素养的考查,注重对考生成长过程中应有的“常识、学识、见识、辨识”的考量。如1~3题主要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6~8题除考查区域认知外,还考查地理实践力,37题则对四项核心素养进行了全面考查。
(2)设问由易到难,遵循认知规律。从整体看,选择题部分从分布特征认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分布),到地理事物布局目的的判断(美国快递公司的布局及相关企业集聚),再到自然原理的运用(积云的形状、分布及变化),最后到地理事物形成演化的推测(霍林河洼地的形成演化),试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符合认知规律。
从题组内部看,如9~11题,以大兴安岭霍林河流域为例,依据时间演化顺序考查外力作用下的地貌演化,从修水库前的外力分析、断流期间洼地增多增大的原因分析再到洼地增多增大后产生的环境问题,逐步深入,注重过程推理的考查。
(3)情境贴合实际,利于导向教学。与前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热棒”“苔原带遭受干扰”等较为专业的学术性材料相比,今年试题所选取的情境大都贴近教学实际。如7题考查的自然带名称判读,8题考查的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36(1)题考查的地形特征等,都注重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利于导向教学。
商榷之处:选择题部分对地理图像的考查较少,四组试题中,只有一组配图,其他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不能很好地突出地理学科图为文承、文为图现的功能特点,对考生读图、析图、绘图、用图和图文转换的能力考查不足。部分试题涉及内容学术性强,个别答案组织不够完整,如6~8题中积云的形状判断,考查较为偏狭;10题中“冻融塌陷”专业性较强;36(1)题,“地形的主要特点”答案中只给出了 “山高谷深”,偏于笼统,可否应该答出主要地形类型和地势;43题“吸引力大的原因”所给答案相对模糊,是否应该侧重分析旅游资源价值高、非凡性强等。
3.Ⅲ卷特色
(1)以家国入题,凸显核心立场。选择题:第一组,紧密联系生活,厨余垃圾的自动处理既考查资源利用、循环经济又紧扣新时期文明建设的主题,以家庭生活为切入点。第二组,围绕稻谷的产需,关注国家粮食安全。第三组,基于全球变暖的大背景,探讨全球生态变化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强调国际视野。第四组,将边疆开发、基础建设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从家庭到社会到国家,从国内到全球,引领考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立德树人。
非选择题:36题以德国鲁尔区基于人口老龄化的医疗保健业发展,暗扣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37题对河流断面特征进行深入剖析,体现了对学科专业素养的关注;42题日本乡村问题关联我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空巢现象;43题以大棚农业的问题与解决,紧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所有这些,既是下一步大学学习所必备的知识,又回答了高中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体现了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立场。
(2)试题设计稳中求新,注重能力考查。“稳”:纵向看近三年非选择题人文地理的命题,具有国际视野,侧重对国外人文发展的借鉴。如2017年考查的西班牙温室大棚农业,2018年考查的南非索瓦纯碱化学工业,2019年考查的德国鲁尔区医疗保健业,从农业到工业到民生,围绕人文主题探究的命题思路一脉相承。自然地理善以“小切口”从微观角度对事物进行精细入微地分析,侧重对专业素养深入考查。如2017年考查的额尔齐斯河流域,2018年考查的天气系统图判读,2019年考查的河流局部断面分析,命题思路成熟固化。另外,围绕主题层层推进的考查方式,也较为成熟。如2017年的大棚农业,2018年的纯碱化学工业,2019年的医疗保健业,都是先分析區域的背景(大棚农业日光温室的气候条件、纯碱厂卤水蒸发的气候条件、医疗保健产业的城市依托等),再分析事物发展的条件(大棚农业的优势条件、纯碱厂的有利不利条件、医疗保健业的优势条件),最后再开放性探讨今后发展的趋向或影响(温室大棚的规模,纯碱厂的开或关)等,符合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既便于充分挖掘素材的内涵,又充分考查考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为高中地理主题探究式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指引。
“新”:①素材运用新。图表减少,偏重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文字信息提取能力和空间觉察能力。如第三、第四组选择题以及44题均未提供图表。②设问角度新。第一组选择题,没有考查垃圾的处理措施及影响等,而是以系统论的视角创新考查了逻辑推理能力;第四组选择题,对山地自然带的考查,没有以山地自然带分布图为切入点,而是以公路切入,融人文于自然,融生活于科学;42题则脱实向虚,以文化艺术活动为切入。③老素材,创新用。如36题德国鲁尔区资源开发、环境整治问题,是经典案例,但试题却别出心裁,以其医疗保健业为切入。
(3)不刻意追求热点,自然融于题中。从试题看,厨余垃圾、粮食安全、全球变暖等热点问题,没有刻意去凸显热点,没有冗余介绍,都信手拈来自然入题,体现了命题人驾轻就熟的高超命题技巧,对今后高中教学热点素材的使用具有较强的引领意义。
商榷之处:①缺少图表,信息不足。与往年相比,图表减少,信息投放以文字为主,对结合图表定位区域、提取或调动知识的能力考查不足。②知识面较窄,答案表述过于简化、专业,自然地理缺少“人”的参与。如36(2)、(3)、(4)题都是对鲁尔区医疗保健产业区位条件进行分析;37题共3道小题,都是考查河床断面分析,且分值设置较高,答案文字过于简单,缺少因果过渡,用语专业性强,略显晦涩、苍白。对流域的考查,缺少对人类活动的涉及。
四、教学启示,备考建议
1. 善选典型区域,注重纵向和横向剖析
在教学或模拟试题的选取和命制中,自然地理要善于选取那些位置过渡、自然要素多变的区域,如甘肃、新疆、云南、贵州等。过渡区域往往自然地理环境比较脆弱,容易发生各类生态环境问题,自然地理要素多变地区往往对自身及周围环境产生各种影响。人文地理要善于选取经济发展有亮点或有较大问题的区域,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澳大利亚东南部、德国鲁尔区、美国五大湖区等,或借鉴经验,或汲取教训。在这些复杂、多变的或者有突出优劣点的区域中,提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注重区域的纵横剖析。在横向上以区域本身的背景特征为基础,与其他区域进行对比分析,同类区域比差异,不同类区域找共性,从而深入分析区域独具的优势、劣势等。在纵向上以区域本身的发展演化为基础,探究变化的本源,分析变化的过程,推测变化的影响,提出应对变化的措施等。
2.善选典型事物,加强案例、动态探究
从三套试题看,每组题都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设问。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选取区域中典型的地理事物(如澳大利亚的汽车产业,鲁尔区的医疗保健业),设置并围绕主题,按事物发生(原状)、发展(现状)、变化(未来)的逻辑顺序进行动态化探究。对每个阶段的表象,要探究其背后的本质或内在影响机理,提升探究的内涵与实效,避免流于表面。对不同的阶段,要关注事物的动态变化,不能静止地看待或分析问题。
3.构建“大区位观”“大整体观”,提升教学理论水平
从三套试卷非选择题对人文地理的考查看,区位分析是考查核心,有些问题的解答若转化为区位问题,可能更容易找准作答的入口。如Ⅰ卷36题考查的澳大利亚汽车工业发展,其布局(有利的区位条件)、需求(特殊及变化的区位条件)和成本(不利的区位条件)等都可从区位角度进行分析。Ⅱ卷36题考查的云南省宾川县的水果种植业,其限制性区位条件是水,当水这一最主要的限制性区位条件得到解决后,气候的其他方面如光照、热量、温差等成为其发展的关键优势区位条件;对于其水果业进一步发展的措施,也要基于其综合区位条件(如资金、品种、品牌、市场和交通等)进行分析。Ⅲ卷36题考查的德国鲁尔区医疗保健业,其分布、发展、选址等,实际都是分析当地的区位条件。故在人文地理的教学中,要善于扩大区位理论的内涵与外延,深入透析各类人文问题的区位实质,找准分析问题的区位抓手,构建人文地理问题分析作答的“大区位观”。
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影響、相互制约,形成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在自然地理的教学中,要善于剖析自然要素间的相互影响,对某一要素的特点、变化和影响,要善于从整体的角度分析其特点的形成与其他要素的关系,其变化对其他要素的影响等。如Ⅰ卷考查的黄河小北干流河道摆动问题,就是当地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综合影响的结果;里海的演化问题,更是各自然地理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故在自然地理教学中,对于自然环境中某一要素特点形成及其变迁的分析,要从该要素中跳脱出来,从宏观的视角,将其置于区域总体背景下,综合分析其它要素的影响,从而构建起自然地理问题分析解答“大整体观”。
4.重视文字信息获取,加强信息解读训练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纯文字试题明显增多,试题不再完全借助图像进行考查,而是注重对文字的“阅读理解”,加大对想象力的考查,如Ⅱ卷6题积云形状的判断。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加强“获取信息”训练——即发现、收集信息;加强“解读信息”训练——即要对所获取信息进行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包括对显性信息的整合和归类,对隐性信息的挖掘和提炼。以Ⅲ卷的43题为例(表5)。
(本文由山东省临沭第二中学唐永强、刘树材,山东省临沭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陈延松,山东省临沂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相炜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