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惠菊
摘 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语”也就是口语表达,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训练来规范学生的口语表达,基于此,主要分析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進行朗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指导学生;朗读
朗读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是学习语文的有效方式。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受到感情上的熏陶,完成语文的情感教育。指导学生的朗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明确朗读要求,练好朗读基本功
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把课文中的字词读正确。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每一个字都要读正确,吐字清晰,声音洪亮;不能漏掉原文中的字词,做到不少字、不加字;语气要干脆利索,不能拖泥带水。学生要达到这些朗读的标准要求,不能只练习嘴上功夫,而且要眼到心到。阅读的时候不要着急。例如在学习《陈嘉庚办学》的时候,文中的“赚”“隆”“豫”等字都是本文的生词,教师在学生朗读课文之前,应该先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等方式熟练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扫清朗读障碍再进行课文的朗读。
在准确朗读的基础之上还要句子通畅流利。流利的朗读不是尽量地快,而是速度要尽量适中,能完整表达一个意思。在阅读的时候该停顿停顿,不能“一气呵成”。
最后,在朗读文章的时候,要通过语速、声调等方式传递出文章的情感。小学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语文知识学习,还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朗读就是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朗读可以加强对文章的理解,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例如在《我不能忘记祖国》一文中的宋庆龄的一段话:“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有一天,东方睡狮的吼声必将震惊全世界……”这段话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要读出句子中蕴藏的丰富情感,开始是平和的、冷静的,而后变得高昂、气势充沛,学生需要仔细阅读,反复练习,才能在朗读中正确传达文中的情感。
二、示范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示范朗读也是提升学生朗读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课文或者教师示范朗读都是示范朗读经常采用的形式。多媒体示范语音相对清晰、规范,而且可以反复循环播放,但是也有一定的缺点。在示范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观察朗读者的表情、感受朗读的氛围,这都是多媒体技术所不具备的。所以在小学的朗读教学中一般是采用两者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朗读示范的。小学生非常善于模仿,通过模仿可以更迅速地掌握朗读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反复的模仿和训练,学生可以很快达到与教师非常接近的水准。
教师可以在讲解课文之前做范读,或者播放文章录音,这是最经常采用的方法。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讲解文章之前做示范,同时使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桂林山水的高清图片或者视频,将学生带入文中的情景,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桂林山水之美。教师也可以在讲解文章的过程中,示范朗读文章的段落和句子。这时候的朗读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重点语句。例如在学习《九色鹿》时,教师可以重点示范第八段的朗读,这里是课文的高潮,集中表现了九色鹿的勇敢和智慧。
三、训练朗读的方法,指导朗读技巧
朗读方式,除采用一般的范读、自由读、齐读等,还可采用其他一些具有特色的新形式。采取多种朗读形式,使学生愿读、乐读。在朗读时可采用指名读、自己选段读、小组齐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合作读、角色假想读、手势导读、打擂台读、引读、帮读、领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更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从而提高读的质量。
朗读技巧方面,这里主要谈谈朗读的语调、语气和节奏。文章中句子的感情基调决定着朗读的语调。
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以下几种:(1)亲切爱怜;(2)追忆缠绵;(3)压抑悲愤;(4)激越豪壮;(5)深情赞扬等。对于以上感情基调,具体朗读时可分为两种情况,对于歌颂、斥责等感情色彩强烈的文字,应采用高调;对于婉约、低沉等感情色彩弱的文字,宜低调处理。语气方面,指朗读的轻与重,对于重要的、感情意味浓重的内容,要读得重一点、强一些;对于次要的、感情意味平淡的内容,宜读得轻一点、弱一些。节奏方面,指朗读的快与慢。大多数情况下,朗读的节奏应保持快慢适中的速度,以便于聆听者的理解和品味。而对于场面激烈、活跃、紧促,抒发感情浓烈的文字,要读得快些。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朗读,对于语音规范、口语表达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首先要明确朗读教学的标准,严格按照这些标准来要求学生;其次做好示范教学,让学生通过模仿不断提升朗读水平;最后要指导学生一些朗读的技巧和方法,以此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付洪东.试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J].课程教育研究,2017(14):60-61.
[2]张贤军.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J].新课程(小学),2016(9):151.
[3]刘英.试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J].课程教育研究,2018(36):65-66.
编辑 李沂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