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等效”视野下中国特色政治话语英译研究
——以“打铁必须(还需)自身硬”英译为例

2019-08-13 01:06
阴山学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治党英译话语

楚 行 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谈及从严治党这个主题时,旗帜鲜明地提出“打铁必须自身硬”。这个表达方式是对汉语常见习语“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微调。二者都多次出现在中国当前政治话语中,成为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和语言风格关键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这两对关键词翻译成地道的英语?这是做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外宣工作需要考虑的重要细节问题之一,因而引起了学界的热烈讨论。当前围绕“打铁必须(还需)自身硬”的研究可分为三类:(1)剖析其政治蕴含,如董菲晨从“打铁还需自身硬”变化到“打铁必须自身硬”政治含义的解读;[1](2)从语言理论视角对其各种译法做出评价,如肖坤学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对已有译法的剖析;[2](3)从语文学视角比较各种译法优劣,如陆建非等人的剖析。[3]这些研究深化了我们对这种表达政治内涵和英语翻译面临困难及应对策略的理解。不过归根结底,“打铁必须(还需)自身硬”的英译属于政治话语翻译的范畴,因此我们应该将现有研究成果整合起来,更多地从政治话语应该遵循的一般规律视角探究其翻译质量。

从上述背景出发,本文拟以“政治等效”翻译原则为指导,剖析和评价“打铁必须(还需)自身硬”的现有译法,揭示其英译策略对中国政治话语翻译的启示。

二、“打铁必须(还需)自身硬”英译现状及评价

从2013年到现在,学界已经出现多篇探讨“打铁必须(还需)自身硬”英译的研究成果。其对相关英译的梳理已经比较详细,综合起来,可以用下表来表示:

表1 打铁还需自身硬和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英译现状[注]本表从张顺生2013年发表于《上海翻译》第2期《谈俗语“打铁还须自身硬”的英译》第54页表格扩充改编而来。

上述译法按照原有表达“打铁还需自身硬”中“硬”的主体,可以分为两类:(1)类似外交部现场翻译的处理方式,“硬”的主体是“the metal”,其实质是指打铁行为作用的对象;(2)类似十九大报告官方译本的处理方式,硬的主体是“blacksmith”“one”“the body”“hammer”“we”“ironsmith”或者“you”,其实质都是直接或者间接指代打铁行为的执行者。

按照直译和意译也可以概括分为两类:大部分都是类似外交部现场翻译那样的直译,也有个别例如新华社的处理方式,采用意译。

三、“打铁必须(还需)自身硬”的系统解读

1.字面意义

张顺生在调研温端政主编的《中国俗语大辞典》、孟守介主编的《汉语谚语词典》、金璐主编的《中国俗语》和耿文辉主编的《中华谚语大辞典》后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及相关表达的解释有四种:

(1)锻打铁器全靠铁匠身强力壮。比喻战胜困难,全靠自己的意志和本领。

(2)比喻要教育、帮助别人,先得自己过硬,做得好。

(3)指办事先要具备良好的条件。

(4)比喻要求别人,首先得自身的思想、言行要正确、正派。[4]55

上述四种解释在语义上可归纳为两个类别:(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别人,先自己做到;(2)要想做某件事情,先要准备好必需的条件,这样事情才可以做得顺利。第一类传递一种意愿,与“打铁必须自身硬”更接近;第二类表达一种条件关系,与“打铁还需自身硬”语义更接近。

2. 语境意义

我们用“打铁还需自身硬”在人民网建设的“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中检索,得到54条结果。[注]检索时间为2019年1月22日,网址如后文所示。本文中其他检索时间也为这个日期,由于篇幅限制,其他检索网址不再单独列出。http://jhsjk.people.cn/result/3 title=&content=%E6%89%93%E9%93%81%E8%BF%98%E9%9C%80%E8%87%AA%E8%BA%AB%E7%A1%AC&form=0&year=0&submit=%E6%90%9C%E7%B4%A2。最早的一篇出现在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等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在谈及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时,习近平指出:

……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在上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很明显是在用“打铁还需自身硬”来说明中国共产党需要解决影响其自身健康发展的各种问题,从而使自身能够始终成为中国各项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由于新形势下出现了许多贪污腐败之类严重影响党的健康成长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刮骨疗伤来实现自身净化的目标。“打铁还需自身硬”中的“需”字既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前党建中存在各项问题的清醒认识,又反映了其对全党尽快积极解决这些问题的殷切期待。我国十八大之后轰轰烈烈的反腐倡廉工作可视为对这个“需”字的最好回答。

我们用“打铁必须自身硬”在统一数据库中检索,得到6条结果。最早的一条是2017年10月27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相关表达。 “打铁必须自身硬”出现在这份报告的第十三节,这一节的主题是“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具体语境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紧随上文,习近平总书记从八个方面提出了新时代治党的具体要求。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打铁必须自身硬”说的深刻内涵就是,要想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各项目标,我们一定要治好党。要治党,就必须努力满足新时代治党的各项要求,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从而为各项事业提供保障。“打铁必须自身硬”中的“必须”既体现了我国十八大以来以反腐倡廉为典型的党建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满足了当初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预期目标;还反映出为了领导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各项发展,中国共产党仍然需要继续坚持做好自身的建设工作。

在研究中,我们也遇到有的学者用的是“打铁还须自身硬”。例如张顺生通篇都是用的这种表达方式。他在引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原话时写道:“打铁还须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4]54实际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上述讲话原文中使用的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而且我们在人民网相关数据库完全检索不到这种表达。因此一种合理的推测是“打铁还须自身硬”是相关研究者的笔误,这里就不再对这种用法展开探讨。

以“打铁还需自身硬”和“打铁必须自身硬”在当前中国政治话语中的首次出现为代表,结合人民网数据库所提供的其他各种语境,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表达的政治语义论证逻辑是:(1)社会主义事业要靠党的领导;(2)党要想发挥先锋队作用就必须自身有能力来领导;(3)党要想充满活力就必须加强自身建设;(4)加强自身建设的途径在于满足新时代治党的要求;(5)通过满足新时代治党要求,党就可以继续承担中流砥柱作用。因此“打铁”的政治语义是承担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领导作用,“自身硬”是充满活力。二者关系是条件关系。从必需到必须既体现了我国过去几年党的建设取得的成绩,又反映了党建工作需要时时抓、永远抓的现实。

四、“政治等效”和“打铁必须(还需)自身硬”英译

杨明星以邓小平外交理念“韬光养晦”的英译为例,2008年首次提出了“政治等效”的理论框架。[5]随后他又结合“不折腾”“新型大国关系”和“窜访”等近年来一些中国政治话语中频繁出现的外交热门词汇,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这种翻译观。作为对奈达(Eugene A. Nida)“等效”翻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政治等效”将政治话语翻译应该遵循的原则归为三个方面,即:政治性、动态性和平衡性。政治性是指在充分考虑源语言与目的语及说话人与交际对象的文化思维和意识形态差异等方面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准确理解源话语的政治内涵;动态性是指要将源话语和目的语放在所处时代的大背景中,精确把握语境的动态意义;平衡性是指译者要深入理解源话语和目的语所体现的民族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严格保持源话语的忠实理解和目的语的广为接受之间的平衡。

综上所述,“政治等效”翻译观强调译者应该在具体的政治语境中为源话语和目的语建立起最佳关联,以便所采用翻译处理方式既能够传达源话语的政治蕴含,又能够为目的语使用者所喜闻乐见。“打铁还需自身硬”和“打铁必须自身硬”作为近年新出现的政治话语高频词,在英译中自然应该遵循相关原则,具体说来:

在政治性原则层面,正如马文海在《红旗文稿》刊登发表《全面从严治党:打铁还需自身硬》一文指出的那样,“打铁还需自身硬”解释了党的作风建设的本质内涵、核心要求、关键环节和根本指向。[6]求是网2017年12月8日刊登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翟桂萍的《“从打铁还需自身硬”到“打铁必须自身硬”》,更进一步指出,用词的细微转变“彰显了我们党自我要求的不断提高,彰显了党的使命担当和行动自觉,彰显了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先进党内政治文化的积极型塑”[7]。

在动态性原则层面,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习近平这一年开始用“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时我国的反腐刚拉开帷幕,一个“需”说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建设的清醒认识和期望。更多是一种承诺。2017年是十九大召开之年。习近平在这一年开始用“打铁必须自身硬”。这时我国的反腐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必须”强调履行了承诺,并将继续下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建设提出的要求将会继续严格执行下去。“需”是一个清醒认识,但这种认识有时候能够被满足,有时候不能。“必须”是一种命令,说明前提条件一定要克服万难来实现。

在平衡性原则层面,我们需要清醒地意识到“打铁必须(还需)自身硬”是和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虽然党的建设之类的主题对于英语受众相对陌生,但是其实质和西方公民教育、政党政治和管理科学教研中的某些内容相通。例如,反腐倡廉就是中外政治管理中都永恒应对的主题。实际上我国十八大后以反腐倡廉为典型代表的党建工作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打铁必须(还需)自身硬”实际上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与国外友好党派交流时的一个重要主题。

从上述三个层面分析出发,好的“打铁必须(还需)自身硬”英译必须能够传递出三方面的意蕴来:(1)这个表达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密切相关;(2)这个表达用词的细微变化反映了我国党建工作过去一段时间取得的成绩和未来的发展趋势;(3)这个表达的翻译要充分认识到中外政党建设所处政治文化的差异。因而外交部现场译员现场的“To be turned into iron,the metal itself must be strong”英译有一种目的性、未来性导向,很好描述了“打铁还需自身硬”所反映的意愿;而十九大报告官方译本“it takes a good blacksmith to make good steel”和新华社的“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 we must first of all conduct ourselves honorably”处理方式更多体现了一种条件关系,能够更好传递“打铁必须自身硬”所体现的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

五、结语

政治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治理行为。因此政治话语实际上是对这种社会治理行为的过程描述和命令传达。由于不同国家的社会治理所采取的具体方式千差万别,因而政治话语的翻译就必须要超越简单的语码转换,充分考虑源话语和目的语所处政治文化的差异。“政治等效”翻译观为“打铁必须(还需)自身硬”之类政治话语的英译提供了一种概括性分析框架。一方面译者可以以这种翻译观为分析框架,来谋划复杂政治话语的翻译。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意识到正如奥斯丁和赖尔的言语行为理论所揭示的那样,话语交流蕴含有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会产生一系列行为后果。[8]不同语体的交流所带来的行为后果严重程度各异。一般来说,场合越正式,话题越严肃,相应话语带来的行为后果影响力越大。概括来说,日常闲聊交流所产生的行为后果相对小,而政治外交之类会谈中的话语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一般影响力会相对更大。对于“打铁必须(还需)自身硬”之类蕴含较为丰富言语行为影响的政治话语,我们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对其所反映的言语行为对等有一个清醒认识。

猜你喜欢
治党英译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摘要英译
新中国70年执政党管党治党研究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履行代表职责 落实治党责任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在夯实组织保障中落实管党治党责任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