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有效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双向发展来说起到了促进作用,所以,教师有责任进行教学策略研究,解题技巧传授,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认知体系,以便在后续的学习活动中展现出真正实力。另外,数学教师还要学会尊重学生、联系生活,引用一些趣味元素或者新颖材料,打开他们的智慧之门,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这是对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的满足,还能够揭开当代素质教育的崭新一页。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解题技巧;研究;思考
一、 引言
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应用题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学生很少有机会自主学习,探究自己喜欢的内容,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组织的课堂活动,极大地限制着他们思维的活跃,主体优势的增长。师生缺乏有效互动,增加了应用题的解题难度,技巧掌握不够熟练,无法提高学习效率。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重新确立教学的目标,并在实践中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多给学生体验的机会,独立思考的时间,远比一味灌输的效果好得多。
二、 学生分析问题,掌握解题技巧
其实,解应用题的过程就是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过程,他们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解题的效率会很高,自学热情十分高涨。数学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观察所给条件,然后,在大脑知识库中搜寻相关内容,规划解题思路,拿起笔来进行计算,程序不会出错,锻炼着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应用能力。比如,有关“相遇问题”的教学,应该要求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特点,然后一边回忆“速度×时间=路程”的公式,一边活跃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快速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过程中,学生必须:(1)找出基本关系量;(2)讨论交流不同的看法;(3)思考哪些条件有用?解应用题分几步?学生成为真正主人,教师引导他们走向了更大成功,教学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课堂因此焕发了新的活力。
三、 阅读筛选信息,活跃数学思维
一般情况下,初中生解应用题的主动性都不高。题目文字过多,会让学生感到麻烦,产生厌学的情绪。那么,数学教师应该如何引导,消除弊端呢?笔者认为,我们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还要传授学生阅读技巧、筛选技巧,让他们及时发现干扰项,推理后得出正确结论。比如,教学“工程问题”时,教师可以情境导入的方式生成问题,重点传授审题、分析、筛选的技巧,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或者合作交流。首先,审清题意,弄清已知量与未知量;其次,列出方程,计算、解答应用题;最后,检验所求得的答案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使数学学习能力有一个明显的提高。阅读的时候,学生要会自动屏蔽干扰条件,牢牢把握基础公式,充分活跃数学思维,不用老师的督促,也能真正学好应用题。
四、 主动联系生活,实现有效教学
初中生有了属于自己的特殊思维方式,平时教学中,教师应该放手学生自由的发展,为他们打造优质的互动平台,提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解应用题的机会,对于后续实践工作的有序推进来说是大有助益的。正所谓“数学源于生活”,即是数学知识就是生活问题。主动联系生活,进行应用题的有效教学,选择适合学生、能被学生充分接受的授课方式,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内容作出详细介绍,利用实际案例解读数学概念,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突破自我,发挥想象,从生活领域寻求到更多的解题技巧,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最新要求,也是教师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比如,讲授“一元二次方程”章节内容时,我特意做出了教学模式的优化和教学方案的调整。第一步,创设情境后提问:公司组织聚会,如果有x个人,每两人之间都握一次手,共握了21次手,如何列出符合上述条件的方程,并判断方程是什么类型?第二步,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法,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问题的思考。然后总结:一元二次方程有三个条件,一是方程两边都是整式;二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三是未知數的最高次数是2。同时满足了三个条件,应用题有解题的意义。第三步,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原则,从生活中搜集材料,设置相似应用题,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慢慢克服畏惧心理。学习兴趣很高,常规教学中体现了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教学策略的实施以及解题技巧的指导收效显著,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初中生个性化的发展。
五、 结束语
总之,应用题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关键。教师实施有效的引导策略,传授学生更多的实用技巧,能够改善弊端现状,可以优化教学效果。学生理解了解应用题的好处,养成了自主探究的习惯,努力奋斗后就会成为高素质、全能型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张东海.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5,1(18):98-99.
[2]张民松.初中数学课堂学生参与性的提高策略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7,20(11):114-115.
[3]王媛.试论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有效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2):122-123.
作者简介:
任嗣学,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姜席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