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梅 唐文献 包东明
[摘 要]探索中职与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有效衔接是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主要目的。课题组深入研究了“3+4”衔接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以江苏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3+4”项目为例,提出了基于成果导向(OBE)和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并对其有效衔接提出了具体措施。
[关键词]中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3+4”衔接
[中图分类号] G71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8-0141-03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教职成〔2011〕9号)、《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以及教育部召开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座谈会”精神,2012年起,江苏省确立了“3+3”“3+4”“3+2”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了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了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立交桥[1-2]。作为2015年江苏省三年制中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项目,江苏科技大学、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机械工程企业共同承担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3+4”衔接培养的研究和实践。
“3+4”模式指的是中职学校和本科学校分段合作培养的“中职3年+本科4年”中高职一贯制衔接模式[3]。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也称为成果导向教育,是一种基于学习成果或者结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本文研究了“3+4”衔接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目标,基于OBE和持续改进理念创建了本科与中职课程无缝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培养方式,采用项目课程模式,学科教学与工程训练、专业理论与技能训练紧密结合,构建了融合行业标准和规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评价监控体系。
一、“3+4”衔接培养目标
本项目中职阶段与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相对独立。学生在中职阶段完成该阶段的教学计划学习任务,获得相应的技能证书,可以选择毕业后就业,也可以选择升入江苏科技大学进行本科阶段的学习。完成本科阶段教学计划学习任务的学生,达到毕业要求,可以取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4]。与此同时,分阶段的專业培养目标明确,下面列举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
江苏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面向船舶、国防及机械等行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解决机械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职业道德、社会责任、团队合作、国际视野等综合素质,能胜任设计制造、产品开发、应用研究、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人才。针对此培养目标细化为培养子目标和基本要求,如表1所示。
二、“3+4”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应用型“3+4”人才培养框架设计
依托船舶及海工装备行业优势,基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职与本科“3+4”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遵循“共建、共享、同发展”的原则,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实现课程与职业融合,学历与职业对接,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的“3+4”人才培养新模式。
首先调研船舶及海工行业和企业发展状况,了解行业和企业人才需求,根据需求提出人才培养目标,制订本专业的毕业要求,将毕业要求分解为可考核指标点,根据可考核指标点创建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明确各门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即将12条毕业要求融入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课程教学以及课程设计、实验教学、实训、实习与实践、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施,建立完善的毕业要求达成评价机制,定期实施达成度评价,并进行有效的持续改进,有力地促进了毕业生毕业要求的达成。同时让行业和企业参与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和毕业要求达成评价、培养目标达成评价,在人才质量的后续跟踪调研中可以发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通过阶段性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制订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具体的实现路径如图1所示。
通过构建中职与本科衔接课程体系,实施两个方面的融合,一是有针对性地将船舶及海工装备行业的特殊需求融入教学内容;二是将基础理论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和创新实践体验有机融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能力提升等教学内容中。课程目标的达成评价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给出的课程目标所支撑的毕业要求能力指标点进行评价,按教学大纲内容完成各教学环节,并对学生取得的成绩进行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第二阶段由专业工作组对任课教师给出的课程目标评价与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支撑的有效度进行客观评价,以帮助授课教师对课程教学进行持续改进。
(二)制订面向行业的三段推进式“3+4”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面向行业需求,研究和制订了“3+4”分段人才培养方案,如图2所示。该方案注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之间的对应关系,构建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达成矩阵;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设置,强化衔接课程模块的优化组合;并将工程素质要素分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面向船舶及海工装备行业的“中职-衔接-本科”三段推进式“3+4”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三)构建三段推进式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
基于模块化思想,根据分段培养目标要求,采用“平台+模块”式的课程结构,并按照“2.5+0.5+0.5+3.5”模式,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满足融知识、能力与素质为一体的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该项目实施过程的突出矛盾是课程衔接,实现三年制中职、四年制本科衔接的关键是课程体系[5]。从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入手,首先要对三年中职阶段与四年本科阶段衔接的知识内容进行透彻地分析,然后映射相应的课程,这样才能保障两个阶段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有机衔接与融合,保证前后两个阶段的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衔接贯通,满足学生进入本科阶段继续学习的需要。
三年制中职阶段的课程体系,由“基本素质课程+专业能力课程+专业技能证书”组成。为了达到本科入学标准要求,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基本素质课程中的英语、数学和物理三门课程作为接口课程,定為核心基础课。专业能力课程是知识形成的主体,旨在形成专业学习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能力,需要增加此类课程的课时数以及课程门数,将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初定为接口课程,采用“3+4”建设教材。应用型本科阶段的课程体系着眼于专业技术、管理技术的提升,要求比中职人才有更宽的理论基础和更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构建课程体系时,面向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岗位,注重理论基础“足够、扎实”和实践技能“相对完整”的有机结合,把理论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限制在技术开发、运用与创新所必要的范围内。课程体系由“通识和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组成,具体划分为“通识教育基础课、学科平台基础课、专业课、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第二课堂”五大模块。
三、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与评价
“3+4”分段培养除了衔接课程体系外,还有很多与之关联的问题值得探索,如教学过程的组织与质量监控,即研究如何组织教学过程,如何进行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两家单位联合企业全程参与课程体系建设与研究,并在实施中把好质量关。项目合作各方密切协作,分工负责,努力构建良好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实施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监控。项目主要实施了学术委员会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教师听课评估制度、评教评学制度、教学管理日常监督制度、监控资料的文档管理制度、课程评价分析制度、企业评价制度等。
(一)教学质量要求
根据毕业要求能力指标点,以课程大纲的形式明确课程内容体系、各部分内容的讲授方式、课程考核范围、考核方式、学生成绩评价的方法;以授课计划的形式明确教师的教学安排、学生的作业;通过课程达成评价分析,判断课程教学质量,提出改进方案,确保课程教学质量逐渐提升。
(二)教学质量监控
学校建立了校领导听课、院领导听课、督导专家听课、同行听课、学生评教、文档资料抽查等制度,以监控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对授课教师资格、备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运用、辅导答疑、课程考核、教学档案管理等方面的监控,并根据监控结果,确定教师教学质量等级,对教师进行奖励或惩罚。每学期督导组、同行、领导随堂听课,并开展课程资料检查,针对课堂教学效果不佳、资料文档欠规范的教师积极开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活动,并组织其学习学院教学文档撰写规范相关文件。
(三)教学评价
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和装备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定期对教师的课程教学环节进行评价。通过对教师的试卷考点与本专业毕业要求中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要求的吻合性、考试成绩分布的合理性、试题考核难易程度、试卷抽样分析、具体课程的考试改革内容等进行分析与评价,及时发现课程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与相关教师沟通,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课程评价
基于OBE理念,针对课程大纲的要求,对课程教学实施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判断,包括课程教学过程的计划与组织,以及学生成绩(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与判定,以判定课程教学的效果,为课程及教学方法改进提供决策支持,具体包括考核命题与大纲关联度评价、考核命题难易程度评价、考核命题评分评价。
四、结语
围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面向“复杂工程问题”,创建本科与中职课程无缝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中职与本科衔接课程体系,实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培养方式,注重教材建设、支撑体系的多维融合和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为提高中职与本科“3+4”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14]19号,2014-05-02.
[2] 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Z].苏政发[2014]109号, 2015-01-28.
[3] 王运奇.中职与普通本科衔接“3+4”模式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14(12):141-144.
[4] 宣卫红,李明惠,左熙.等. “3+4”衔接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探究[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76-79.
[5] 安阳.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