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娟
摘 要 文章结合教学原则并依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经验,对游戏化教学进行了阐述,针对其发展现状做出教学策略分析,深入探讨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及影响,推动素质教育真正在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中实现。
关键词 游戏化教学;小学语文;应用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6-0069-01
相对于传统灌输教育模式来说,新的教育形式更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传统课堂教学内容单一,形式枯燥,很难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而游戏化教学更贴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对于教师来说,掌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抓住学生成长过程的学习兴趣,构建和谐交流的课堂平台,更能促进教师自身对于教学的理解,從而实现教育价值。
一、游戏化教学的定义
游戏化教学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下将知识性与趣味性合理结合,将枯燥的教学内容以创新的课堂形式呈现,促使学生更易于接受晦涩难懂的书本内容。这种教学方式在现代化教学中被大力推广,是推动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一步,对于改变固化传统教育模式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应用正将创新教育发展细化到了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满足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的同时,达到了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意义重大,在某种程度上是语文教育发展质的飞跃,“在玩中学”更是对寓教于乐最好的诠释。
二、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采用游戏化的教学导入方式。教学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影响整堂课教学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初就能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进入课堂学习,而且可以让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课堂,有利于整堂课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采用符合学生年级特点的游戏。由于低年级语文学习主要以拼音和字词为主,因此,在拼音、字词教学中,必须采用与低年级语文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方式。如在教学复韵母时,开展找朋友游戏。让学生各带着一个写有字母的头饰,谁先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组成正确的复韵母,就为胜利。通过这样找朋友的方式,还可以开展生字与拼音配对、生字组词配对等方式。在汉字教学中,可以开展“穿山洞游戏”。在这个游戏中,让两个学生手牵着手做成“山洞口”,一个学生拿着写有生字的卡片站在“洞口”后面,其余的学生排队穿过“山洞”。在穿过山洞时,需要正确地读出卡片上的生字,才能够允许通过。而读的不正确的,则要卡在“山洞”中。在词语教学中,还可以采用“采蘑菇游戏”,将蘑菇型的卡片上写好词语,并贴出来,让学生上来准确地读出来,才能够采下这个蘑菇。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可以让低年级学生在找朋友的游戏活动中学习新知,巩固旧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三)设计与中高年级相符合的游戏。中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不同,必须用一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游戏活动,这样才能够符合中高年级学生的特点。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一是开展讲故事比赛。在选择内容题材时,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吻合。可以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常见的俗语、成语、谜语,并开展讲故事等活动,以丰富学生作文素材积累。因此,为了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可以开展讲故事比赛。通过让学生讲故事,不仅能够积累素材,而且可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二是开展猜谜语活动。猜谜语是小学生都非常喜欢的活动,可以通过猜谜语活动,进行字词教学,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如在教学“告”字时,可以用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进行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比较容易地掌握这个生字。通过猜谜语活动,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三是开展朗读竞赛活动。小学语文中的朗读与背诵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如果直接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可以通过朗读竞赛的游戏方式让学生进行朗诵。通过朗读竞赛,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而且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记忆潜能,从而获得更好的朗诵效果。四是开展表演式游戏活动。小学生都喜欢表演,具有很强的表演欲。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将具有故事情节的课文变成课本剧,让学生进行表演。
(五)积极创新使用游戏化教学模式,优化游戏化课堂的学习氛围。小学语文课堂在应用游戏化教学策略的过程中应积极创建和谐、s自由课堂氛围,保证教学内容能够在游戏化课堂中得以展现,显现出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由老师带领进入共同学习的氛围中去。
总之,通过游戏化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还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性格多方面得到发展,从而促使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我们应该切实创新教学方法,充分采用游戏化教学,以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有光.周有光语文论集[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2]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小学语文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