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的阅读

2019-08-07 08:28王珊珊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7期
关键词:课内阅读课外阅读阅读教学

王珊珊

[摘 要]阅读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并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注重课内阅读方法的指导以及课外阅读的拓展,从而把学生的阅读由课内引向课外,以达到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课中体现阅读方法的指导,在课尾体现课外阅读的引导,在课后注重课外阅读的落实。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内阅读;课外阅读

提起语文教学,人们常说:“三分课内,七分课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语文教学中,要以学习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为主要任务,还要注重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搭建起沟通课内与课外的桥梁,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一、课中体现阅读方法的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仅仅学习课内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利用文本这个载体,注重与学生的课外生活进行链接,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掌握文本基本阅读方法的基础上,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一分钟》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了元元早上总想多睡一分钟,结果导致上学迟到的事情,教育学生从小要有时间观念,要能够分秒必争,这样才能有助于一生的发展。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插图以及文本中元元的心理描写“再睡一分钟吧,就睡一分钟,不会迟到的”,语言描写“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以及“元元,今天迟到了20分钟”的结果,来让学生感受元元心里的后悔。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还可以采取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元元为什么不想起床,为什么总想多睡一分钟,以及他上学迟到的根本原因。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语言情境:

丁零零,6点半闹钟响了,妈妈叫我起床,我心里想 ____________ ;后来,我一看快7点了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

教师让学生以文本内容为平台,尝试着把自己的心里活动以及想说的话表达出来,加深了学生对一分钟时间观念的认识,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一分钟其实没有多大概念,光凭朗读很难感受到时间的宝贵。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课内的阅读指导,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如此教学,学生不仅读懂了课文内容,而且个人素养也会随之得到提升。

二、课尾体现课外阅读的引导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因此,在課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及时把课内阅读引向课外,使学生能将课内学到的阅读知识及时迁移到课外,真正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阅读目标。

《要下雨了》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的一篇科普童话故事。在教学这一课时,在学生阅读完毕以后,教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了解一些下雨前的生活常识,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下雨天的相关书籍来阅读。在学完《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后,教师可以趁机向学生介绍一些其他的有趣的植物。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后,教师再推荐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植物百科》这本书。因为有了兴趣,学生也更乐意主动地展开阅读。

如此教学,可以及时地把学生的阅读由课内引向课外,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使他们在无形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

三、课后注重课外阅读的落实

统编语文教材特别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学生的阅读量上去了,语感自然就会增强,阅读能力也自然能够提升。因此,教师应注重课外阅读任务的督查与落实,以达到真正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每读一篇文章都会有不同的阅读收获,教师要鼓励他们及时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以便于与同学互相交流。但由于学生天生的惰性,如果缺乏教师的具体要求以及督促,他们的阅读就很容易流于形式。因此,教师对于每天、每周学生的阅读量都要给出明确具体的指导,并抽出时间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督查,对阅读量大并且能够把主要内容讲清楚的学生提出表扬,对于没有完成阅读任务的学生进行激励。久而久之,当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的时候,他们的阅读能力也就自然得到了提升。

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阅读储备,而且还能巩固学生的阅读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熏陶学生的情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检查与落实,以促进学生阅读质量的全面提升。

总之,在语文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始终把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放在重要位置。将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浓,学习能力也会随之得到提升。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课内阅读课外阅读阅读教学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