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华
英语翻译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基础部分,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翻译不仅仅是一门技能,更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良好的翻译能力,不仅提高了学生英语综合能力,还为学生能更好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然而,现如今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注重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弱化了翻译训练,严重阻碍了学生英语能力均衡发展。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英语整体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当加强翻译训练。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提升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关键。没有充足的词汇作保障,提升英语翻译能力无异于天方夜谭,难以取得实际效果。很多英语词汇都是一词多义,只有在特定语境中,才能显示出词汇的独特含义,因此,在高中英语翻译练习中,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应当能切合词汇语境,着眼于让学生在语境中明辨一词多义,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与识记,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例如,学习“act”这一单词,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带有词汇语境的句子,引导学生把句子翻译成汉语,让学生在翻译过程中记忆词汇的多重含义。①The Higher Education Act was promulgated last month。②It is vital that we act to stop the destruction of the rainforests。③Hes been acting the devoted husband all day。④The play was well acted。通过翻译这四个句子,学生了解了“act”的翻译意思有:法律、法案;行动、做事;扮演;表演、演出等四种含义,并通过第二个句子,认识到当“act”做动词“做事、行动 ”时,可以组成固定短语act do sth,表示“做某事”。通过具体、生动的语境,学生可以掌握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对于提升学生英语翻译能力来说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果把英语句子比做一条华美的项链,那么词汇是项链上闪耀的珠宝,而语法就是穿结词汇的绳子,失去了语法,英语词汇就只是毫无意义的单词,不具备任何意义。同时,语法学习也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在英语翻译课上,培养和积累学生语法能力,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英语翻译能力,更有利于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有助于实现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
例如,在翻译联系课上,开展让步状语从句学习。引导学生利用though、although、even if/though、while等让步状语从句关系词开展翻译训练:即使外面下了雨,他们仍在外面跑。① Although it is raining, they
are still running outside. ② Though it is raining, they are still running outside. ③ They are still running outside, even though they knew it is raining. ④While it is raining, they are still running outside.通过翻译训练,让学生明白了让步状语从句关系词的用法。当然,翻译过程中,学生难免会产生很多错误,其中最常见的就是although/though...but的错误用法,受汉语影响,很多学生喜欢用“虽然……但是”表让步,但是英语与汉语有本质区别,although和though不能和but連用。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帮助学生拾遗补缺,进而提升学生翻译能力与语法水平。
翻译和写作有息息相关的联系,它们互为依托,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良好的翻译能力是提升写作能力的保障,而优秀的写作能力是促进翻译能力不断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在高中英语翻译练习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写作能力培养渗透到翻译课中,在翻译课上,一方面培养学生翻译能力,一方面发展学生写作能力,一举两得,进而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
例如,在有关“school life”内容的翻译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结合实际,以小组为单位,探索学校体育活动、课堂活动、交友问题、饮食卫生等多个层面的实际情况,然后根据所学单词,适当优化语言,写一篇关于自身学校生活的文章。每个小组可以选取一个角度写出一篇作文,然后交换作文,把其他小组的作文翻译成汉语。在小组合作教学中,不仅提升了学生协作能力,培养了学生团队精神,还提升了学生翻译、写作能力。同时,翻译与写作过程中,学生对语法和词汇进行了进一步复习,有助于强化学生词汇及语法记忆效果,进而提升学习效率。
高中英语翻译练习课本质上就是中英对比,通过中英对比,让学生深入了解到英语翻译的特殊性。在翻译练习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词汇知识,掌握一词多义,为英语学习打下基础;不断积累语法知识,掌握英语语法的结构与用法,为英语翻译创造条件;不断培养写作能力,实现汉语与英语的自由转换,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为学生终身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第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