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慧,赵燕芬,郑 恒,保泽庆,唐铁鑫,李智高,洪学军,李品玉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 肇庆526020)
医学机能实验技术在以往的课程考评体系以实验报告、期末考核为主,评价者为老师,对教学数据统计也存在不足。而学习评价是学生建构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手段和依据。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立的评价体系,在探索真实学习任务相关的背景中,评价方式为多方面及多角度的,能有效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并能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进行公正、客观地评价,也能促进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1]。在线下完成基于建构主义的评价体系,耗时多,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繁琐,实施效率低、可操作性差。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为建立基于建构主义的评价体系提供了便利[2]。
2014年,医学机能实验技术线上课程在我校的“随身课堂”云平台上建设,利用基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框架的开源的Moodle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定制开发学习活动和教学功能、将Moodle和微信深度整合在一起[3-4]。
通过微信,将教学目的与要求、作业、反馈和互动交流,推送给学生,提升完善了Moodle的社会建构主义学习框架。消息反馈的即时性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评价过程中有效地调整教学支架,为教学服务。评价系统利用了信息技术功能,方便全面观察及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增加师生间互动,提升对学生学习的服务,有利于形成更良好的师生关系[3]。
1.考评体系的总体结构。医学机能实验技术课程考评体系由终末性考核(26%)及形成性考核(74%)构成,且更重视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情况的监控和评价,通过教、学、做等多方面进行考评,有助于出临床素质能力的培养,更适应实验教学的特点[5-7]。
2.形成性评价的构成。(1)实验资源与预习评价(20%)。教师通过设置交作业的条件和时间,有效引导和监控学生的预习学习行为,并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课前答疑,明确课堂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需按要求完成预习任务、观看完教学课件和视频,才能提交预习报告。(2)实验操作与课堂评价(24%)。包括教师评价及组内互评,教师通过评分量表和小组实验操作录像做整体的评价,组内互评由小组长或全体成员相互评价而成,体现了多角度、多主体、全方位考核评价。(3)实验报告与思考反馈(20%)。每次实验结束后,学生先进行“思考反馈”,然后再提交实验报告。促进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思考,提高对问题的解决和分析能力。(4)实验理论知识自测(10%)。建立题库,根据实验项目随机抽取题目组卷进行自测,并实行自动判分,保留完整测试记录。测验后通过计算机的数据统计分析,找到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自评和改进对知识点的掌握,有的放矢地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教学改进。
3.终末性评价的构成。终末性评价为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占整个考评体系的26%。考核内容基本覆盖了机能实验技术的主要内容,主要是考查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熟练和掌握程度。技能考核标明实验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使学生有明确的量化指标,明确操作的规范性和标准化,制定学习目标。考核采取线下考核方式,但将成绩上传到在线成绩表中,根据设置比例,汇总形成课程学习评价总评成绩。
1.学生调查反馈。根据近三年问卷调查结果,学生认为本课程在线资源丰富,教学活动设计合理,评价手段多样,使用便捷,与线下教学联系紧密,学生已养成了碎片化学习习惯。
2.不同评价体系的学习成绩比较。将经不同评价体系学习的学生成绩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P=0.003(<0.01),结果呈极显著性差异(见附表),说明目前的评价体系更能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附表 不同评价体系的学生考核成绩分析表
注:2016级采用在线形成性评价体系,2014级采用传统实验评价体系
及时性和便捷性是在线课程形成性考核的优势,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立线上考评体系,有助于师生交流、讨论和相互反馈,且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记录、自动收集和统计分析数据,节约了人力和时间,为后续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数据支撑。
经过三年完善和发展,新考评体系可高效率地对各小组和每个及学生给出更全面、更合理、更公正的评价,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提升了实验教学效率、水平和质量。实现了个人与团队、方法与过程、理论与实践全过程、全方位考核评价,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