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作为非医学类本科通识课的探讨

2019-08-06 07:57史明敏谢小洁唐碧云单鹏飞张冯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普及率心肺普及

史明敏,谢小洁,唐碧云,单鹏飞,张冯江,王 凯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 杭州310009)

据统计,中国每年有五十余万人发生心脏骤停,发生率高居世界第一,而救治后存活率不足 1%,其中大部分的的猝死发生在医院外,甚至绝大多数发生在家中。等救护车到达时,往往超过了有效急救(first aid)的黄金时间。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急救知识在大学甚至中小学以通识课程的模式普及到了公众。但急救知识在中国其普及率非常低,且大部分接受培训人员为医学院医学生、护理学生[1]。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并且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无论学习能力还是自控能力都相当优秀,率先将急救知识纳入他们的课程中,能够大大保证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更多掌握急救知识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可以为群众的生命急救以及知识普及做出更大贡献。

一、我国高校急救知识与技能教育现状

在国外,急救知识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中。在英国和美国的大部分高校[2],急救知识和技能课程纳入高校选课体系,其普及率是40-60%,而西欧国家则更高,如挪威和德国,普及率能够达到60-80%。在中国,一项对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知识技能的现状调查表明,学生对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的技能掌握率均低于6%[3]。另有调查表明,大学生不会心肺复苏等初级救生术者占80.0%,对溺水、电击、一氧化碳中毒等不会救护者占76.2%,对出血、骨折不会救护者占88.9%[4]。一项498位大学生中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5],97.2%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在院校教育中将急救课程需列入必修课,76.7%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急救知识需要更新,48.3%的受访者认为急救课程应该从中学阶段开始,甚至30.3%的受访者认为急救知识培训需要提早到小学或者学前期儿童。

二、课程构建

1.课程目标。

通过线上理论课—线下理论课—线下实践课的急救知识教学三级体系的研究和完善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评价体系等全方位的改革,经过整合和优化,建立一个科学的、效果显著的、切实可行的急救知识教学创新体系,从而大幅度地提高急救知识教学质量和水平,将学生培养成为面对突发灾害或面对危重病人时的成功施救者,并通过成功的本科生培养成果,逐步将基本急救知识技能普及至中小学学生中去,提高全民的急救意识及能力。

2.课程内容。

将急救知识纳入大学新生必修课中,课程涉及简单病情判断,基本心肺复苏理论和操作,了解AED的操作的存放地点,简单止血包扎运输等基本急救措施,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每学年在本科生学完急救知识课后开展急救演练,由学生扮演急救者和伤员的角色,并使用真实器材。学校根据本校的环境、地势、交通、建筑等情况筛选出校内的危险因素,并研究如何降低这些危险因素的具体对策和措施,并对这些危险因素所带来的后果进行急救演练。组建“学校红十字救护协会”,使学生在参加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更多的急救知识。支持以“学校红十字救护协会”为纽带进行联系社会各界,开展各种形式的急救知识普及活动。

以心肺复苏课程为例,上课之前通知学生线上观看心肺复苏教学短片,线下分三节课,第一课为学生快速讲解心肺复苏原理和基本操作回答同学观看视频后的问题。第二节课为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伤员、急救者1、急救者2、记录者。第三节课解答学生模拟练习中的出现问题并进行考核。

3.课程考核。

淡化书面考核,根据辨别危急情况的能力、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急救实践能力,为此,课程采用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两种方式评估非医学本科生的课程成绩,理论考试以客观题为主,实践操作包括心肺复苏、包扎止血、脊柱损伤搬运等,着重考核学生的实践技能,以便对教学总体效果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三、课程效果评估

由于课程尚未正式开始,为探讨本课程的预期效果,我们随机抽取了本单位非临床医学毕业的职员40人作为实验组,临床医学毕业的职员40人作为对照组,心肺复苏课程已在本单位针对全体职员开展,两组均经心肺复苏培训课程后进行理论与实践操作考试。结果表明(见附表),实验组理论成绩(95.1±0.61)与对照组(96.2±0.59)无显著性差异(P=0.19)。两组所有人员均全部通过实践操作考试,通过率无显著性差异(P<0.01)。

四、课程的意义

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课程致力于将急救知识与技能纳入高等教育通识课程中,结合线上线下教育,其意义如下。

1.丰富学生课程安排。

课程所推崇的急救理念着重在于它的实践部分,让学生参与真实模拟演练,每人都有机会参与急救,能使学生走出繁重的课堂书本知识,亲身体验急救过程。这种亲身实践能够使学生充分掌握急救知识,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热情。

2.提高院校师生生命安全质量。

一旦出现突发灾害或面对周围危重病人时,接受过急救培训的大学生即可成为积极施救的第一目击者,面对危险,迅速做出反应,挽回宝贵的生命。

3.提高整个国民的健康素质。

率先向大学生普及急救知识,并试图通过他们,采取“滚雪球”的方式逐渐向社会推广,整个社会人群的急救知识普及率必将大幅升高。这对增强整个国民的健康素质,提高全体大学生的自救互救水平,具有积极的、深远的现实意义。

附表 非医学专业人员与医学专业人员理论

五、结 语

本通识课程引用大量真实案例,并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设定相应的模拟情景,由大学附属医院技能中心组织相关技能操作演示,具有较强的示范性与教学特色,适用于广大本科生自主学习,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保障自身和他人生命安全。

猜你喜欢
普及率心肺普及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安徽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9%
排行榜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远程医疗普及率的现况调查
《心肺血管病杂志》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回顾:农业现代化发展主要成效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天文知识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