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索,有效学习的基石

2019-08-03 03:11赵磊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引导开发探索

赵磊

摘  要: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探索提样活动,是他们获取知识、领悟知识的重要一环,也是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掌握的策略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本性,又要注重自主探索的有效性,让他们在有效的探索研究中获得感悟,形成感知,并形成科学有效的建构,从而实现快乐学习、有效学习的理想目的。

关键词:探索;开发;引导;有效

自主探索是新课程下倡导的学习方式,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学生深入学习体验的重要路径所在。为此,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得善于把握知识的特点,科学地设计探究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真切的探究活动中发现数学现象,思考现象之后的知识蕴藏,从而快速地领悟知识,实现学习的有效突破。同时,实现数学思维的有序发展,自主探究学习意识的不断生长。

■一、有效的自主探索需要课程的开发

教材是范本,但其静态的呈现无疑会使教学带有较重的说教色彩,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就必须让知识的展示绚丽多姿,重视课程的开发,让它更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倍感亲切。课例的预设要能扣住学生的心弦,创设趣味性极强的教学情境,一改知识直接呈现的面目,不仅为后续的研究做了有效的认知准备,还为激活学生的思维提供了可借鉴的素材。指导学生梳理信息、自编问题、研究解决等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提升,以及创新意识的生成。合理的、趣味性强的问题能够呼唤学生积极探索,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有效地思考,提增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分数的加减法”的预设。

师:妈妈买回一个蛋糕,张钧将把蛋糕分给全家人吃,你能帮他把蛋糕分一分吗?

生:小组交流思考后汇报,可以平均分成三等份,可以平均分成四等份,还可以平均分成五等份。

师:当平均分成五等份时,爸爸吃了其中的一份,他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五分之一),妈妈吃了其中的两份,她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剩下的是几分之几呢?

师:刚才对问题的思考真仔细,你能利用我们的研究成果,设计一些更有水平的问题啊?

生:妈妈比爸爸多吃了几分之几?

生: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几分之几?

生:剩下的给张钧,他可以吃几分之几?

生:张钧吃的多,还是爸爸吃的多,计算后说明。

……

师:大家真爱动脑筋,设计的问题真有水平。那就让我们一一分析来解决自己提出来的问题吧!

师:通过问题的解决,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学生经历问题的研究,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概括逐步感悟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规律是: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应有的体验过程。为实现这一过程,就得为学生营造合适的氛围,提供必要的情境,让学生在看、做、说、思等一系列活动中领悟数学知识的本质,理解知识的构造,最终实现学习的突破。我们深知:数学教材是静态的文本,它只向学生提供了刻板的数学知识,缺乏应有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学生对此的关注度不够强烈。

因此,教师就得进行科学预设,营造浓烈的氛围,创设宜人的情境,有效地引导学生经历知識形成的探索过程,让课堂的呈现生动起来,如设计童话引入、竞赛刺激、实践尝试体验等系列活动,从而让数学学习鲜活起来。同时,积极指导学生进行应有的学习体验感悟等,使得数学学习更富自主性,从而让学生拥有一个更为舒畅的学习心境,使得数学学习更具活力,充满“智趣”。

■二、有效的自主探索需要潜能的激活

有效的自主探究就必须摈弃伪情境、空引导、假探索等不良的教学行径,掌控好学生的认知状态,相信学生的探索能力,给予学生更为开放、自由的思维时空,让学生动起来,让思维活起来。指导学生科学的预习,更要灵活的思考,切不能将背例题的解答代替预习,应该设计启迪性强的问题连接新知,为新知的顿悟提供探索的资本,为新知的建构提供牢固的“脚手架”。本课例中没有华丽的场面,没有精彩纷呈的情境,只有平淡的交流、自由的想象,但就是这些自主的分、问、思,激活了课堂,使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提升了思维的水平。

例如,在“吨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就得关注学生对吨的领悟难度,重视学生对吨的建构难度等。所以就得重视学生的自主体验,使得学生在丰厚的经验的支撑下有效感悟、深度领悟。

一是引导学生进行课前收集整理。“找一找生活中遇到的质量单位,看看它们的应用……”学生会在预习提纲的引领下,询问父母这方面的知识,阅读数学教材,把脉吨的认识,尝试在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中寻找吨的影子。当学生经历如此之多的探寻体验后,吨的应用就会初步建构。

二是引导预习成果展示与学习讨论。当学生聆听众多的介绍后,他们就会自然地感悟到,“吨都是表示很多的物体,如一堆石子、沙子,很多的钢筋,一般用在大货车、大货船等”。因为这些都是建立在学生自主研究成果之上的,所以学生的学习是充满激情的,更是充满理性的,进而他们学习理解是深刻的,学习也是非常有效的。

探究未知世界的奥秘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夙愿,教师应该信任学生的学习潜能,坚信“在合适的条件下,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丰富知识与经验的潜能和愿望是能够被释放出来的”。

■三、有效的自主探索需要引导的适宜

相信学生,是当下教学的基本准则之一。为此,教师要善于组织和呈现有效学习资源,为学生进行探索、研究等活动提供物质贮备。同时,教师科学适时适宜的引导,促进学生的发现,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当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教师的有效引导有机地结合起来时,教师的引领势必会起到画龙点睛、推波助澜的强大作用,促进有效的自主探究,加速认识的建构。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一是充分放手,相信学生“他能行”。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去尝试,让他们在不同的实践中获得更多的感悟。当学生在一次次的体验后,他们就会感慨,“数方格能得到三角形的面积,但总不能永远都是数面积吧……”

二是引导交流,实现思维碰撞。学习不是孤独的,它需要智慧的碰撞,需要智慧的凝练。为此,教师就得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学习展示与争辩体验。“将平行四边形沿对角线剪开,就能得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当这一话题被展示出来时,逆向思考的灵感也就会不自觉地迸发而出。此时,教师顺水推舟,稳步地推进,“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方法、经验的借鉴与支撑下,快速地获取知识、领悟知识,最终进行有效的学习建构。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得学会做一个智者,善于假借生活资源、学生的生活积累和学习经验等,创设合适的自主探究情境,给学生探索新知的主动权,让他们在真正自主探索体验中形成丰富的体验,积累活动经验,发展探索技能。同时,营造更为诗意的氛围,让学生互动起来,形成研究的团队,实现问题的突破……长此以往,他们会在自主探索中学会探索、学会思考,不断发展探索的意识和能力,最终实现具有生命价值的学习。

猜你喜欢
引导开发探索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