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研究

2019-08-03 02:01左桂令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左桂令

摘 要:随着教改的持续深入,高中数学的教学重心由注重对高中生知识能力培养转变为对其数学思维的有效培养。高中生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可以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借助数学抽象法,以及数学建模法得到较好解决,也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养成。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培养;高中数学教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2-020-1

受应试教育影响,传统数学教学一直把学生知识的掌握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没有充分考虑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发展受到限制,不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新课改要求对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施行革新,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作为培养核心,保证学生数学学习的高效性。

一、数学思维能力的基本分析

数学思维一般指将数学中的符号与文字进行恰当使用,进而形成具有一定逻辑性与系统性的思考模式,当面对不同的数学问题时可以自然形成一定的客观反应。所以在对数学思维模式进行分析后不难发现,其自身具有不稳定的特点,而且缺少较为严格的标准。这对于数学教师而言,必须要经过对数学知识持续深入研究,及对发散思维的过程的探究才有助于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因为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方法不同,所以对于事物思考的方式也是不同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每一位教师数学思维模式会存在着相对较大差异。除此之外,数学思维能力具有整体性的特点,这是因为数学科目会涉及到日常生活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可以将其划分为多种种类,比如几何与代数等等。从本质讲,不管哪一种类型,数学思维都是其不可改变的核心。也就是说,数学思维是在数学问题上进行总结形成的,使数学学科的价值发挥到最大,被合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数学是高中教育教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学科之一,与生物,化学等理科学科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高中数学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创新能力得到提升、解题能力得到提高。特别数学思维能力与学生学习数学效率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对学习其他学科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传统数学教学重视的是教师对数学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数学实际应用能力及其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十分低下,新课改政策落实,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走进教育工作者视线中。高中数学教学中,对数学教学方法进行升级,突破传统理念束缚,更好养成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而有助于学生更清楚理解和熟练掌握数学知识,为学生接下来进行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打下稳固的基础。

三、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策略

1.打牢高中数学知识的基础

在数学知识学习中,每一个知识点间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具有一定关联性,在数学课堂中体现的就是教学过程的环环相接,所以数学学习中绝不可随意切割其之间的关系。例如:在针对反比例函数以及二次函数有关知识的学习中,它们都涉及到奇函数的图像,计算函数定义域、值域的规律与思想,依然受用于对数函数以及指数函数,所以在学习二次函数知识点的同时,无形中为后续要学习的知识做好了一定的铺垫工作。并且在实际教学中还应有效结合数学的内部知识与外部知识,进而使得知识之间可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适度增加学生的习题练习,也可以更直观的发现问题中需要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性知识。对教师而言,教学中应提高对学生基础性知识的总结与加固,当学生拥有一定数学基本功底,熟知数学知识的体系架构,进一步梳通数学各个知识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及记忆能力,较好增强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其更具系统性及条理性。

2.提高数学科目进行反思性教学的重视

反思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能及时发现在使用数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更为精准的理解及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增强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这也是在教学中发挥反思性教学作用的展现。高中数学教师要提高对数学反思性教学的重视,将自己的从教经验和学生的现实需求相结合,针对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整合数学教学方法以及内容,根据分析得出的结果,优化和创新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以及运用的过程中形成反思,保证学生可以真正的理解自身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因为反思性教学自身具有的创新性、回顾性等特征,通过反思性教學,教师可引领学生对其所学知识展开回忆,结合适当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进而实现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3.深度发觉学生的数学潜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知识的形成也是如此,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充分调动学生的抽象思维活跃性,让学生具有逻辑能力,是有助于学生更好学习数学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必须进一步加强数学思维、方法的渗入,使其在数学知识发生质变的过程中拓展学生逻辑思维,打破学生思维定式。教师还应该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以及认识水平,从不同层面出发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的数学题目,在学生解题的过程中,慢慢的深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与学生思维能力开发程度存在直接联系。传统数学教学通常采用"强制灌输"等模式进行,枯燥无趣,学生听不懂,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要更好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就要进一步优化完善课堂教学设计,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全身心参与数学教学。

总之,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一定要打破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实现对其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数学教师应与学生进行适当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能力及其诉求,寻求科学有效的解题办法,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静祎.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8,8: 123.

[2]王焱.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21:63.

[3]李万成.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措施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3,15:138.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与反思
解析情景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中应用算法教学的研究
高中数学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分层教学的应用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