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静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的贡献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其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日趋明显。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如何使实力相对弱小的中小企业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潮中不被淘汰,则必须要加强其内部控制,优化内部流程,以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可靠、保證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节、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和措施的总称。
(二)内部控制的要素。内部控制应包括以下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其中,内部环境是基础。
(三)内部控制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动,中小企业势必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但与此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因为不能适应外部的激烈竞争而惨遭淘汰。究其原因,相当大部分是因为企业内部控制体制混乱导致,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势在必行。
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性。良好的内控制度,可以创造良好的基础环境,从而确保会计核算中基础数据的准确,保障经济业务被真实、完整记载。可以防范部分经营风险。健全的内控体系,可以找准企业在采购、生产、销售等循环中的风险关键点,从而降低经营风险、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良好的内控制度,可以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从而保证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从而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保驾护航。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意识淡薄。当前,广大中小企业人员普遍缺乏内控意识,且普遍整体素养不足。究其原因,一是企业老板缺乏内控意识,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严重不足,而且,认为内控是一项需要大量投入,却不能为自身带来实际效益的活动。因此,为了节约成本,不愿在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上下功夫。其次,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则认为推行内控从短期看,并不能给自己职业生涯带来更多效益,进而也不重视内控。三是基层人员专业素养不足或偏低,较为排斥工作中的一些改变。
(二)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企业规模不大、组织结构较为简单,所有权和经营权通常不相分离。一般只能运行简单的内部控制制度,缺陷明显。比如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操作性、指导性和监督机制,并不能严格实施,缺少合理明确的操作规范约束和业务流程指导。
(三)内部制度执行不力。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一是内控制度建设得不够完善;二是内控制度制定程序繁琐,不适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三是已建立的内控制度固化,制度与流程没有及时更新完善,内控漏洞容易被相关人员利用,进行以权谋私、损害公司利益等。
三、解决思路
(一)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内控意识。思想的深度决定眼光长短,要做好内控工作就必须先提高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内控意识。首先,应着力于推动中高层管理人员,特别是老板对内控的认知转变:内控管理并不能马上看到直接效益,甚至会增加管理成本,但内部控制可以用来预防和降低风险,是企业长期、稳定经营的保障。二是内控建设是一个动态且整合的过程。三是内控会贯穿在企业各项运营管理中,需要大力推广、全员参与。如果做到上行下效,持之以恒,必会使公司治理结构得到健全,控制环节得以完善。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首先,让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其次,健全治理结构,中小型企业出于节约成本考虑,可只设执行董事、执行监事,将授权、执行、监督职能分离开、相互制衡。在构建组织结构的时候,充分考虑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划分,明确各岗位及其职责,既要避免交叉重复,又要能相互牵制和监督。
(三)注重内控的制度建设与流程的落地。企业管理层一定要加强对内控的认识,建立、实施内控的目的虽然会让流程变得复杂繁琐,但是通过制定内控制度有利于控制企业运营风险等。企业应该在立足自身特点进行相应的内控制度建设,内控制度的管控关键“点”是一致的。除了制定详细的制度流程,还应完善、实施执行评价管理办法,以检查监督执行情况。并制定奖惩方案,以保障内控制度顺利落地。另外,切实提高内控制度可操作性外,并不断进行更新,以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全面提高。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已经逐步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也是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企业应该建立内部制度,并不断修订内控系统,以形成适应企业自身需要的内控制度。(作者单位: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