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芳
【摘要】当前时期,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走入社会之后的竞争力水平。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统编教材针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创新和改革,为语文教师更好地开展语言文字训练提供了更多素材。对于教师而言,要充分挖掘统编教材中所包含的语言训练点,紧扣语文要素,加强语言能力的培养,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统编教材;语言训练;语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现代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都在不断加强,学生要想在未来实现更好地发展,必须要加强对语言能力的培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想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需要构建“语用型”语文课堂。为适应这一教学需求,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结构与内容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创新与调整,语言训练的比重明显提升,为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提供了许多教学资源。以往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存在高耗低效的现象,这也使语文教师受到了很大的困扰。究其原因来看,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不理解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教师更应该重视对学生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充分依托教材,精心设计语言训练的要点,促使其语言运用水平持续提升,为更好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奠定基础,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一、巧用文中泡泡,掌握阅读技巧
统编版的语文课本里,依然有许多泡泡提示语。这些提示语往往隐含着语文要素的落实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线索。教师要巧妙地运用这些泡泡提示语,引领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文本表达的精妙处。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这篇课文,就有这样一个泡泡提示语:读了上一段,我知道了“孤单”的意思。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孤单”的意思是本篇课文的一个教学重点。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只有一棵树,只有一个鸟窝,只有一只喜鹊”来理解,让学生看图说话,“只有”便是“唯一”,“唯一”衬托了“孤单”。再通过读句子,抓住连续三个“只有”,引导学生想象喜鹊的心理,感受“孤单”这个词所带来的“形单影只”的凄凉。这样逐步还原语言的过程也是理解课文、表达情感、更新积累内在言语的过程。通过课堂上这一教学,使学生明白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的好办法。
统编语文教材中像这样的泡泡提示语还有许多,有的出现在课题旁,触发学生的思考;有的出现在课文中,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和文本;有的出现在课后习题中,引领学生积累和运用。教师要紧扣教材,巧妙运用泡泡提示语,引导学生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提升阅读能力。
二、聚焦课后习题,培养表达能力
在开展学生语言能力训练时,教师要充分依托教材,对教材中各个部分的内容进行挖掘,发挥其语言训练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就统编版教材来说,在课后设置了练习板块,其中很多内容都与学生的语言运用密切相关,要求学生将课堂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教材在课后练习中穿插了很多图片,教师要学会巧用课后的插图,将实践任务合理地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更好地理解,而且也促进了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持续提升。实际上,对于统编教材来说,其插图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教师可以将其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直接进行运用,也可以将其当作有效的教学资源,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进而实现对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掌握表达技巧。
比如在学习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 时,发现课后习题中,有一张与课文情境相关的插图。很多教师在教学时都是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形式,对该插图的内容进行描述,也有些教师会直接跳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但是这种课后习题对于学生语言训练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教师如果无法充分挖掘其教育价值,不能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语言训练,则不管是学习课文,还是解答课上的问题,抑或是培養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都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按照课文的描述手法对插图内容进行叙述,然后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能够表达出图片的深刻内涵。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再一次深入阅读课文,并且会搜集整理相关资料,进而实现语言训练等多方面的提升。
三、关注单元重点,提高阅读技能
在开展语言训练时,由于小学生自身对于语文学习尚未形成完整的认知,也并没有掌握学习的技巧。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教会学生如何在阅读过程中,对文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提取。如果学生无法掌握关键信息点的提取技巧,则不管如何进行阅读,都难以把握文章的精髓所在,进而影响到语言表达能力,使之不管如何表达,总是难以把握表达的重点。就统编教材而言,对于提取文章信息这一方面的能力是非常重视的,也为学生设置了许多专项的训练内容。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阅读,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提取文本关键信息的技巧与能力。
比如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从文章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围绕这一主题,该单元总共编排了三篇课文,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对课文内容进行正确的阅读,并能够有效提取其中所包含的信息。教师指导学生学会提取信息的技巧尤为重要。以《雪地里的小画家》为例,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数一数课文有几句,并将文中出现的“小画家”圈出来,以此教给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继而进行交流,并随机板 书: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进行语言表达时,会更加重视对关键信息点的穿插,进而实现表达能力的持续提升。
四、整合园地教学,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园地是单元教学内容的巩固和延伸,是引导学生进行运用、积累和拓展的重要阵地,也是展示学生学习成果的平台。但是语文园地的教学,往往被简单地作为练习指导来处理,一贯被认为是枯燥无味、最难出彩的。但是教师可以根据语文园地中不同板块的特点,进行整合教学。如有位老师在教学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的《语文园地六》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创设了一个“小猪佩奇过大年”的情境,把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这几个板块融合在一个有趣的故事里,以故事串起了整节课的教学,学生学得有滋有味,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巩固了单元知识点。
统编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其实语文园地的教学并不一定要安排到单元教学的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单元的学习主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安排,这也是很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在单元整组教学中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把“语文园地”创建成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让学生乐学、爱学,这样不但能推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整体提升,更有利于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与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习作等板块有机整合。
总之,教师要充分发挥统编教材的作用,关注课文的语言表达形式,重视语用训练,帮助学生从学习阅读走向阅读学习,促进学生积累、内化、运用语言,以阅读能力的提升来推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郭仁芳.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的误区及对策[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10).
[2]陈晓妍.关键字词,语言训练的基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训练策略例谈[J].创新时代,2018(5).
[3]张永君.小学生,要能说会道!——小学语文课堂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点[J].中华少年,2017(9).
[4]倪海东.突出语文基本训练,提高学生语言素养——浅谈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听、说、读、写训练[J].新课程导学,2016(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