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敏雅
【摘要】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的基本素养,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核心价值追求。因此如何使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中真正体现值得我们好好研究。而学习任务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支点,连接起“学的活动”和“教的活动”,是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切入点。本文仅以诗歌教学为例,以设计学习任务为突破点,力求让语文核心素养能在诗歌教学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诗歌教学;学习任务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乱花渐欲迷人眼——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
“诗”“词”“歌”“赋”是我国古典文化的四大体裁,“诗”更是以“首位”的姿态在文学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无论是含蓄隽永的古体诗歌还是在继承古体诗歌优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现代诗歌,都以其独有的特色,浸润着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不学诗,无以言。”古代先賢亦点明诗歌学习的重要性。
正是由于其重要性,诗歌教学作为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引起了极大的重视。近些年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浙江省高考诗歌鉴赏一题分值增加了3分:由以往的5分增加到8分。但我们从这种重视中也渐渐地发现了我们的诗歌教学尤其是古体诗存在着很多问题。大多数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完成扫除字词障碍、疏通词句大意、明确内容主旨及艺术特色等的教学过程,就算是完成诗歌教学的目标了。“诗言志,词缘情。”而真正到带领学生进入意境、感悟诗歌情感的时候却浅尝辄止了。至于使学生受到思想上的熏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思想情操,那便觉得是不可能完成的教学任务。
比如有的老师在讲授《雨霖铃》时,重在带领学生学会虚实相生这一艺术特色,而对于这首词词调声情哀怨,情感委婉凄恻这一点,却一句带过;再比如有的老师在讲解《锦瑟》一 课时,不引领学生体会“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此情”,却把重心转为对颈联和颔联中典故的解释说明。这些老师在设计教学时,可能过分追求诗歌的外在形式,只关注平时的诗歌教学在高考诗歌鉴赏一题中的操作性和实用性。本意是好的,但长此以往只会增加学生学习诗歌的压力,而缺乏对诗歌本身音韵、意境、情感的感悟。
所以我们的诗歌教学,不仅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诗歌的外在美——语言美,更应引导他们去关注诗歌的思想内涵,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腹有诗书气自华——诗歌教学的本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主要包括“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而这四方面内容的关系应该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在我国历史的发展中,涌现了各种不同诗歌风格的优秀诗人,他们创作了具有独特艺术气息和文体特征的诗歌。我国的诗歌历史悠长,是诗人情感的艺术化创作,正如一位名人说过:“诗歌以最简短的方式阐发最绵长的情感。”因此诗歌的语言不仅仅是语言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情感。比如通过学习《致橡树》,学生能够强化培养独立自尊的伟大人格;学习《沁园春·长沙》,学生能够感悟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学习《蜀道难》,学生能够感受浪漫主义的手法,领略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感悟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而当下语文诗歌的学习却更多注重字词句的疏通、艺术手法的掌握,而对于诗歌本身所包含的诗人的情感以及时代的情感的探讨少之又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我们诗歌教育指出明确的道路,我们在教授诗歌时不仅仅要引导学生品析诗歌形象生动的语言,锤炼学生的语言理解力和语言运用力;更要给予学生感情上的陶冶,引导学生分析诗歌形象,领会诗歌意境,锻炼学生缜密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由此看来,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就学生长远发展来看,是要求我们教学时不应该仅仅考虑诗歌语言本身,更重要的是带领学生熏陶通过诗歌语言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思想情操。
三、“金风”“玉露”一相逢——诗歌教学的途径
笔者认为诗歌教学当中包括的核心素养应有四个方面:(1)掌握诗歌阅读与鉴赏的一般过程;(2)掌握基本的鉴赏表达技巧;(3)发展想象力,锻炼思维能力;(4)进入意境,领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那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到底应该如何完成这一学习目标,让核心素养在诗歌教学中落地生根呢?“121”的课堂范式为我们提供了思路。
“121”课堂范式:一个支点(学习任务),两条线(学的活动、教的活动),一个宗旨(培养核心素养)。很显然学习任务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支点,连接起“学的活动”和“教的活动”。一个一个学习任务的布置,串联起了整个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就依托于学习任务。
而如何让学习任务的完成就能使学生掌握诗歌阅读与鉴赏的能力,培养起核心素养呢?笔者认为学习任务的设置应该从以下四个角度着手:
(一)大处着眼,整体把握文本
“人间随处有诗意,千年至美莫如诗。”诗歌是高度凝练的文字,是作者发挥想象并浓缩在心中的一幅至美图画,一字浓缩数语,一句就是一个场景,一个场景就蕴含一份情感。从 《诗经》开始,诗歌便在文学史上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在教授诗歌时,要从大处着眼,既重视诗歌这种文体本身带有的特点,也不能为了应试将其解剖得支离破碎。
《雨霖铃》是经典之作,柳永变旧声为新声,创作了大量慢词,使宋词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首慢词长调,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层层铺叙,反复渲染。因此《雨霖铃》这首词的画面感较强,我们在教学设计任务时,不仅要掌握这首诗歌的表达技巧,更应该带领学生走进画面,体悟情感。因此在设计任务时可以让学生找一找诗歌中的画面,如按“离别前”“离别时”“离别后”三个时间段来找,然后让学生说说画面内容,讲讲画面传达的情感,最后点明这首词虚实结合的手法。
(二)紧扣精点,抓住诗歌情感
“精点”是诗歌文本中的关键点,诗歌所谓的关键点也就是能够传情达意的诗眼。抓住了诗眼,就是抓住了读懂诗歌的最佳信息,是深入解读诗歌意蕴的第一步。学生在解读诗歌时往往会因为生活经历尚少、情感体验稍浅等原因,偏离诗歌的整体情感,因此抓住这样的“精点”也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问君能有几多愁”一句的“愁”字;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多情自古伤离别”一句的“伤离别”;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愁”字。
(三)细部入手,深入品读文本
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来传情达意的,含蓄內敛是大多数诗歌特点。诗人们在传述他们的情感时既希望能够获得知音,但又不是那么渴求别人的认同。有时希望通过自己传达出对生活、对生命的积极探索,但有时又是在清楚地认清生活不易时希望更能看透生活,不自欺欺人。因此我们在解读诗歌时不能单单从表面着手,更应从细部入手,重点分析那些我们已知的但又不是那么确定的。
最初的诗是拿来唱的,后来古谱亡佚了,只剩下了歌词:诗。近些年来给一些古体诗、近体诗谱上新歌谱,再来唱的有许多。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便是把一些古体诗以歌唱的形式传唱,在民间掀起一阵诗歌热。笔者想诗歌教学也可以利用歌唱的形式来进行,既能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来评一评诗歌传达的情感与谱上曲后唱出来的情感是否一致,这样的唱法符不符合诗人想要传达的情感。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看题目是一首多么温暖,多么充满希望的诗歌,但是我们知道诗人海子在写完此诗两个多月后就卧轨自杀了。其实我们在阅读此诗时,把握好内部的细节便会发现诗人传递给我们的并不是诗歌的题目那样“阳光明媚”。
【课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任务设计
任务一:读唱结合,感受诗歌形式
请学生们欣赏蒋山版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歌曲、阿鲁阿卓版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歌曲,朗读全诗,讲讲你认为哪一个版本更贴近作者当时的情感。
任务二:品诗析句,触摸诗歌语言
从文本中找出依据,说一说你的理由。
任务二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关注到诗歌当中“从明天起”这一细节。很多学生会在粗略地朗读全诗后认为蒋山欢快版的歌唱形式更贴近这首诗,因为诗歌当中作者传达的是美好的愿望和对世界的祝福。但也有少部分感悟能力稍强的学生会质疑,认为此诗含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会关注到“从明天起”这一细节,便会质疑“从明天起,那么今天又是如何”。
(四)注重整合,提升思维品质
整合就是整合资源,有效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例如诗歌创作的背景、诗人其他作品等。这样横向纵向的比较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开拓学生的思维。
《相信未来》是食指作于1968年的一首朦胧诗,全诗以“蜘蛛网”“我的炉台”“灰烬的余烟”“美丽的雪花”“紫葡萄”等意象含蓄地传达出自己的情感,在当时灰暗的社会给予自己以及他人鼓励。在教授此诗时,我们必定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也应该对作者的其他作品或同一时期其他作者的作品加以综合分析。例如食指于1967年写的《命运》、于1979年写的《热爱生命》,也应结合江河的《星星变奏曲》和北岛的《宣告》。在这样的整合中,学生会对《相信未来》这一首诗有更深刻的感悟与理解。
再例如李清照《声声慢》一词。《声声慢》是李清照的经典之作,此词在叠词和意象的运用上尤其值得细细品味。比如词中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淡酒”“晚风”“过雁”“黄花”“梧 桐”“细雨”等意象。想要让学生对李清照的词有更深入的理解与感悟,我们还可以整合《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等词中花的意象。可以说读懂李清照词中“花”的意象,也就读懂了李清照的“愁”。
我们一直在提倡有效的学习,笔者认为课堂上的有效学习有赖于学习任务的巧设。基于以上四个原则设计的学习任务,定能构建起学生“学的活动”和教师“教的活动”的桥梁,助力诗歌教学,培养起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钱穆.论语新解[M].上海:三联书店,2018.
[3]刘勰.文心雕龙[M].郑州:中州古籍,2017.
[4]丁帆,杨九俊.语文(必修一)教学参考书[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
[5]丁帆,杨九俊.语文(必修四)教学参考书[M].江苏: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