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清末新政 备战一轮复习

2019-07-31 02:12广东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9年4期
关键词:清廷清政府新政

广东

一、清末新政在近几年全国卷中的体现

清末新政是晚清封建统治者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实施的三次自上而下的变革中规模最大、效果最显著的一次,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中较有成效的一次运动。清末新政处在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转型的交汇点上,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对后世产生了深刻而积极的影响。

清末新政在晚清到民国的历史时期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但因为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中没有明确考点,所以未成为教材正文的独立条目,各版本教材对此知识点的叙述支离破碎。但汇总近几年全国卷的考查情况可以发现,清末新政俨然成为一个热点,2014—2018年有关清末新政的考查共出现了4次。

这些高考真题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清末新政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在高三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真题进行拓展复习,让学生在对系统知识的学习训练中获得更直观的历史解释能力,这也符合当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

二、清末新政相关知识

1.原因

八国联军侵华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民族危机,同时资产阶级改良派强烈要求改革立宪,革命派主张“排满兴汉”,加之与列强议和期间,英、日等国敦促清政府“革新内政”,在这种严重的统治危机下,改革成了整个社会的普遍要求。

2.目的

①为取得西方列强的信任,从而继续充当在华代理人,改变保守形象;②挽回国内因义和团运动和《辛丑条约》签订而丧失的统治权威;③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④拉拢资产阶级改良派;⑤用新政抵制不断高涨的革命活动。

3.内容

清末新政改革长达10年之久,直至晚清统治的最后时期。改革分成两个阶段。①1901—1905年,主要为体制内改革,主要措施:政治上修刑律,整顿吏治;经济上奖励实业,振兴农业;军事上改革军制,编练新军;教育上,1905年废科举,广建学堂,鼓励留学;社会风俗上,禁缠足、禁鸦片、剪辫子、废酷刑、允许满汉通婚等。②1906 —1911年,在其他改革继续进行的同时,进行了突破体制层面的政治改革,开始“预备立宪”,派出“五大臣”赴东、西洋各国考察政治,并定下了大幅度改革行政组织的方案。在中央设议政院及各省设咨议局扩大民意表达,为民主宪政做准备,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废除军机处,成立责任内阁。

故清末新政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资料,掌握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将新政与之前学习的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相对比,掌握几次改革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教师可通过设计相关题目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清末新政的背景和内容。

4.评价

清末新政不是一场骗局。虽然清末新政是封建统治者自我挽救的改革,未触及最核心的“君主专制制度”,但主持者是掌握清政府实权的慈禧太后,因此,其自上而下的改革得到了贯彻执行,取得了一定成效,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尽管存在诸多缺陷和差强人意之处,但用“一场骗局”“假维新、真收权”来评价这场长达十年的改革是不严谨的,也是不公平的。

历史评价最忌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应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当今中国也处于改革时期,清末新政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现状与未来走向有一定的警示和借鉴作用,这是教师今天研究清末新政的价值所在。

三、教材盲点知识补充

1901年1月29日,清廷宣布变法,实行新政,随后在北京成立“督办政务处”作为新政的领导机构,并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人上奏的《江楚会奏》为蓝本,下令各省切实举行新政。1905年派“五大臣”分赴欧、美、日考察宪政。教师在讲授该部分内容时,可引导学生注意一些人物和事件,如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在此可引导学生阐述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的内在关联,尤其是被传统史学定为反面人物的袁世凯在新政前期起到的推动作用。

1906年9月,清廷颁布“预备仿行立宪”的上谕,为预备立宪做准备。为培养民众的参政议政能力,清廷又在中央和地方各省分别设立了“资政院”和“咨议局”两个重要的议事机构。

1908年清廷颁发了《钦定宪法大纲》,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将其与英国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相联系和对比,比较二者对君权界定的区别。作为近代中国第一部宪法性文件,也可以将之与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进行对比。

1911年清政府裁撤军机处,设责任内阁,内阁总共13人,其中皇族7人,被讥称“皇族内阁”。其使清廷的统治基础遭到破坏,引发民众对朝廷的普遍反感。恰逢其时,四川发生了收回利权的“保路运动”,清政府出于交通便利问题的考虑,派出武昌的军队前往镇压。革命党人趁武昌城内空虚进行了一场武装起义,武昌起义就此爆发。

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整理、掌握关于清末新政的基本内容,重视史实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和历史做题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将清末新政相关知识点融会贯通。

四、清末新政高考复习重点建议

1.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这几年在学界研究中,清末新政涉及的教育改革成为热门话题,并且角度各异。有的探讨高等教育制度变革,有的探讨废科举制度,还有的对具体的地方教育改革进行分析。清末教育借鉴西方学校体育、德育、智育,不仅在教育内容方面发生变化,而且不断推进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关于教育改革方面,笔者设计了一道模拟题,仅供参考:

例1.材料一

图 孙中山于辛亥革命前与日本和比利时留学生合影

材料二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派出大量留学生出国学习,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而在清末新政期间派出的公派生中,相当部分的人却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

问题设计:同样都是清政府教育改革时期的公费留学生,对清政府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态度?

思路:论从史出。洋务运动时期,国力相对比较强盛,公派留学生自然拥护国家政权,而后期清王朝实行的新政成效不大。另外,西方政治制度的深入学习和思想宣传,使更多的知识分子在接受外来文化后出现思想观念的近代化转变,主张进行政治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或革命。

2.清末新政时期重要历史人物的思想

历史是由鲜活的历史人物推动的,慈禧、张之洞、张謇以及袁世凯等重要历史人物与新政的关系也可能是高考考查方向。曾经镇压维新变法的慈禧太后作为清政府的实权人物为什么也提出了“维新”之调?张之洞和袁世凯都是清末新政的推动者和领导者,但为什么新政后期的很多不当措施使地方实力派各怀心思?以张謇和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上层立宪派拥护清政府的统治,反对革命,但为什么皇族内阁的成立让他们对清政府彻底失望,一部分立宪派甚至走到了政府的对立面?

一轮复习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各利益集团,尤其是立宪派对清政府的态度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例2.材料一以张謇、汤化龙为首的资产阶级立宪派在清末新政前期拥护改革,反对革命,甚至指责革命派“清廷都在进行改革,为什么还要坚决推翻清廷统治”。

材料二武昌起义发生后,长江以南十几个省份相继宣布独立,实际是革命派和立宪派共同完成的。立宪党人的参与,使得革命变得容易得多了。

问题设计:资产阶级改良派对清政府的态度发生了什么转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

思路:态度由支持、拥护到失望、反对。

变化原因:新政后期的政策损害了立宪党人的利益,同时资产阶级立宪派也认识到清末新政的局限性,它不能实现他们的政治目的,不能改变中国的社会现状。

3.新政的制度变革

一轮复习应掌握“清末新政是晚清走向现代化中规模最大、水平最高而影响又深远的改革运动,制度变革期间拟订了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章程等,为向现代工商经济体系转型奠定了基础”。此处需要重视的复习方向是:

(1)宪政制度的变革对传统皇权的界定,民主权利的放手,新政改革的程度和清政府改革的诚意。

(2)同样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对比英国式君主立宪制,比较二者本质的区别。

(3)制度变革对晚清政治民主化、经济现代化、学生知识上的科学化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变化。

4.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清末新政主观上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客观上却促使辛亥革命的爆发,孙中山曾直言不讳地说:“武昌之成功,乃成于意外”。假如辛亥革命前是汉族王朝,没有皇族内阁,资产阶级立宪派和地方实力派的绝大部分还会倒戈吗?没有四川的保路运动,武昌城内空虚,会有武昌起义前期的军事胜利吗?武昌起义的发生具有偶然性,但是新政后期清廷的倒行逆施又使革命的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

清末新政作为晚清力度最大的改革,不管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远远超过了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针对统治危机,清廷实行了清末新政,但新政的推行最终却加速了其覆亡。清末新政特殊的历史地位和在历年高考真题中的考查表明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针对清末新政出现的碎片化知识和教学问题进行更多的探索。

猜你喜欢
清廷清政府新政
陕西近期新政观察
浅析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新政”爆款第一车?
汽车业四大新政将出台
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海口与内河:鸦片战争期间清廷的水文调查及影响
丝路新政
新军:清政府的掘墓人
卢汉铁路筹款问题探析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第一次政治大借款的意图与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