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晚,译林出版社30周年社庆主题活动在上海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的主题为“译林,打开世界的一种方式”。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家、评论家李敬泽,《世界文学》杂志主编、诗人、翻译家高兴,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王为松,《中华读书报》副总编辑王洪波,译林出版社社长、总编辑顾爱彬,各地媒体以及热爱译林的上海读者们共聚幸福集荟书店,为译林社的30岁庆生。
译林出版社诞生于1989年,其前身是1979年创办的《译林》杂志编辑部。当年的创刊号上,《译林》首次全文刊载了英国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长篇小说《尼罗河上的惨案》,大受欢迎。那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这本杂志通过文学为人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和研究世界的窗口。30年弹指一挥间,译林始终专注于做好书这一件事,从一间杂志编辑部成长为一家拥有立体出版格局的品牌出版社。
顾爱彬社长在开幕式上为大家讲述了译林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他表示,作为一家以翻译出版外国文学作品起家的出版社,30年来,译林社始终坚持不懈地秉持自己的出版理想,坚守自己的格调和品格,坚持“内容第一,质量第一,出好书第一”,同时,根据行业变化、市场变化、读者阅读趣味变化,在巩固现有外国文学优势板块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产品板块、产品线。经过几代译林人的努力,目前的出版领域涵盖外国文学、人文社科、原创文学、基础英语教育、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形成了立体的出版格局。10年筚路蓝缕,10年崛地而起,10年蔚然成林,30岁的译林总体经济规模已连续八年位居全国文艺类图书出版社第一。
李敬泽回忆起当年自己痴迷《尼罗河上的惨案》的状态,读之不得还要从杂志上拆下来带回家去,感慨每一代人对文学和世界的认识一直在不断变化。“在这个过程中,译林起了很大的作用。对我们这代读书人或者文学人来说,译林出版社,当然也包括它的前身《译林》杂志,都曾经有力地塑造了我们的文学观念和视角。译林引进的外国文学作品,包括卡尔维诺作品系列,为我们打开了更广阔的视野,使我们对文学的理解也变得更为深刻。”
开幕式现场气氛温馨,《世界文学》杂志主编高兴感慨:“今晚的氛围亲切自然,完全在我意料之外,它更像一个老朋友的聚會。”他细数往事,谈起与译林之间因为怀揣对文学同样的虔诚与热爱而结下的深情厚谊。译林近年来也在向华语原创文学进军,去年出版了作家刘亮程的长篇小说《捎话》,并入选当年的新浪读书十大好书榜,跻身“2018年收获文学排行榜”前五。高兴认为,《捎话》一书由译林出版,某种程度上可能比中国任何其他出版社来说更加合适,因为这本书本身已经具备了一种世界文学的精髓和格局,而这恰好符合译林对自身的定位。
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王为松表示,某种程度上译林决定了他对于现代化以及即将开拓的世界的认识。“如果我们真的爱这个世界,其实你爱的不是世界本身,而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叙述。”在王为松看来,文字是用来描述世界的一种方式,而出版社与出版人在某种程度上承担了文化的责任和担当,在推动出版业前行的同时,也推动了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前进,使更多的人能够理性地看待今天的世界,认真地思考今天的世界应该往哪里走。“从这个角度来讲,文字也好,书本也好,阅读也好,可以说就是这个世界最本质的力量。”王为松认为。
《中华读书报》副总编辑王洪波认为,译林出版社在中国出版版图、文化版图上有它独特的重要性,这也是它为广大读者特别看重的原因所在。作为媒体代表,王洪波希望译林出版社继续以精准、专业的眼光遴选优秀的世界文学作品,把好的思想介绍给读者,成为国人打开世界的一种方式。
在场的读者们也纷纷发言,畅谈自己和译林之间的故事。“我们都是读译林翻译的世界文学长大的。”这是现场观众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