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宇 宋青青
摘要:《在城崎》这篇文章中关于生命价值观的阐述,和尼采的生命哲学有着几分的相似之处,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结合志贺直哉的身世背景,浅析在文章中志贺直哉与尼采价值观的相似之处。
关键词:在城崎;志贺直哉;生命哲学
志贺直哉的小说善于捕捉人物的心境,熟练的运用各种技巧,将人物描绘的活灵活现。《在城崎》这部作品贯彻了志贺直哉以往的写实风格,通过对三个小动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表达了一种生命态度。
一、《在城崎》中蕴含的生命哲学
(一)向往死亡,接受生命的一切
文章在开头讲述作者是由于被山手线的列车撞伤才会到城崎的温泉疗养,由此可见作者已经接近过一次死亡的边缘,作者虽然向往着一种宁静状态,在文章中作者说:“不知为何在我自己的内心当中,有了一种对死亡亲近的感觉。”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死亡有一种向往,一种接受的态度。
志贺直哉想要接受死亡,因为接受死亡是一种人生态度,我们应该接受生命中的一切,尼采曾说过每一种伟大的哲学所应当说的话是:“‘这就是人生之画的全景,从这里来寻求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吧”[1],在尼采的生命哲学观点中,就是将生命中的遇到痛苦无聊甚至是死亡欣然接受,因为生命的意义就是将我们本身以及我们遇到的一切“不断地化成光明和烈火”这就是生命的全貌,也是本质。
文章接下来又对蜜蜂的死骸进行了描写:“我发现了一只蜜蜂在玄关的屋顶上死了……别的蜜蜂对此十分冷淡,没有一丝拘束的感觉。”由此看出作者对这种宁静的向往,有人研究说作者对蜜蜂的这段描写就是表达:“死亡来临时我们要像老朋友一样迎接他”。[2]可见作者此时是一种接受死亡的心情。
(二)求生的本能
尼采认为意志是存在的本原,这种意志不仅是求生的意志,还有权利的意志。尼采曾说过“我们在短促的瞬间真的成为原始圣灵本身,感觉到它不可遏制的生存欲望和生存快乐”[3]。在这一点志贺直哉和尼采的生命观点十分相似。《在城崎》作品中,作者想起自己被山手线列车撞伤送去医院的情景,在意识昏迷的过程中仍然关心自己的病情,作者这是一种求生本能,志贺直哉通过这个回忆表达了自己有着一种想要活下去的欲望,一种求生本能。
(三)生命应该是自由的
作者目睹了一只老鼠的死亡之后说道:“就算对死后的寂静感到亲近,但是到达死亡的那种挣扎骚动是令人十分恐怖的。”有人研究说:“作者在观察三个小动物时,完全把自己的个人情感投射到他们身上”[4]。所以说老鼠对生命自由的渴望,也就是志贺直哉对生命的一种渴望。尼采曾经说过上帝已死,认为在没有上帝的世界里,人们从思想上获得根本的自由,建立以人的意志为中心的价值观。可以说志贺直哉老鼠死亡时,表达了生命是自由的,不应该由他人束缚。尼采同样认为人的思想以及生命不应该受到束缚,所以他才会认为上帝已死,反对基督教。
(四)生命中的偶然
生命中存在偶然,尼采曾激烈的批判那些将流动的历史僵化的哲学家。因为他认为世界没有实况,一切都是流动的,生命是充满了偶然,一切都是无法捉摸的。志贺直哉在《在城崎》这篇文章的结尾描述的蝾螈偶然的死也是表达了生命的偶然性,值得让人思考。蝾螈被作者偶然扔出的石头所打死了,可以说这一切都是一个偶然。有人说:“通过在蝾螈身上所彻悟到的人生的无常、生死均属偶然,而反弹回来的一种对人类的慈悲心,一种看透了以后沉着应对日常生活的平静。”[5]可见作者此时看透了生命本质,认为生和死不存在什么绝对的界限,生死具有同一性。有人研究说“在尼采的生命哲学中,瞬间的偶然在本质上是必然,正是生命的偶然带来了永恒,所以偶然的价值是一种‘正义所在”[6]所以说志贺直哉认为的生死具有同一性和尼采认为的生命的偶然即是必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总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了志贺直哉通过描绘身边的小事,将丰富的人生哲学蕴含到《在城崎》中。看见蜜蜂的死认为在生命中应该接受死亡,看见挣扎的老鼠认为生命不应该受到束缚,看见蝾螈偶然的死亡认为生命存在偶然,生死具有同一性。这与尼采对生命的肯定,认为生命不应受到束缚,应该是自由的观点有着相似之处。
参考文献:
[1]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40.
[2]李锦利.志贺直哉《在城崎》中的生死观[J].行政科学论坛,2011(6):107-108.
[3]弗里德里希·尼釆悲剧的诞生——尼釆美學文选周国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36.
[4]李玉麟.从《城之崎》看志贺直哉的生死观[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32(12):47-53.
[5]肖书文.论志贺直哉《在城崎》中的死亡意识[J].云梦学刊,2006,27(6):117-120.
[6]黄璐.尼采的生命风格:偶然与欠然[D].西藏民族学院,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