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转型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思考

2019-07-23 09:26连晓君
艺术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转型发展

摘 要:随着国家和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社会对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对应用型本科专业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实践性教学作为应用型本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本质特征, 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与关键。本文通过直面并深入剖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为本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转型发展;实践性教学;改革与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已是大势所趋。传统的地方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要,走内涵式、特色化的转型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莆田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以执行学校“基层骨干,行业中坚”的人才培养定位,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感、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个性鲜明健康、有特长专长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实践性教学作为应用型本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本质特征, 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核心与关键。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探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对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重新的认识和研究,如何着力造就一批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应用转型背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在实践教学中,深入分析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是目前本专业有效教学研究所面临的迫切课题。

1 应用型本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实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与培养目标不相适应

应用型本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走向市场,实现课程社会化和实用化。这就对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视觉传达设计的一些实践教学内容设置老旧,更新缓慢,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实用性和综合性,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技能”的观念仍然存在,没有把握实践教学的

真正内涵,把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关键因素,仅停留于实践设备的是否先进和实践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程度。这种片面的实践教学目标造成了实践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很多教师在现行的实践课程结构中,将一种设计的元素、片段或类型等作为实践环节的依据,致使实践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片段式的模拟实践,忽略了多学科交叉融合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必要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设计实践知识”,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化,实践效果不理想。

1.2 实践教学师资薄弱

莆田学院视觉设计系的教师大多来自各大艺术院校毕业的研究生,学校一毕业就从事教学任务,没有实践工作经验;一部分教师虽然任教多年,但脱离了实践市场的步伐,只能按部就班,凭借过往的经验教授学生,或概念性地传授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缺少对产业市场实践的经验,无法将知识传授转换到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上。

1.3 实践教学条件不完备

目前,实践教学仪器设备不足,人均使用设备的占有量也严重不足,学生运用设备实践操作的机会和时间短;有些设备缺乏专业的操作员,导致形同虚设,设备更新的速度远落后于生产发展的速度和易耗品设备不能及时更新、补充,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学生们实践教学的效果。同时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困难,厂中校和校中厂子虚乌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也缺乏系统的建设规划和科学管理,综合利用率不高。实践教学條件的不完备满足不了实践教学的需要,严重影响着实践教学的质量。

1.4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难深入

学校与企业各自在资本投入、价值创造、风险承担等方面存在利益冲突。学校往往忽略企业方追求经济效益的本质, 同时也未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技术支持、人才供给、宣传策划、科研转化、职业培训等为企业提供一定的服务。而企业方也出于对商业机密、人才培养后学生的去留、经济效益等因素的考虑,只让学生参与一些模版式 的作业,实质性合作不强,合作流于形式,实践效果差。

2 实践性教学创新改革的先决基础

2.1 张扬个性,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

个性化是设计师对视觉传达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学生和学生之间对设计认知过程存在差异性,正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体现独特性的课程价值所在。在实践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实践设计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学生在个性释放的过程,培养学生设计创意个性化的表达,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2.2 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日本构成教育家朝仓直已曾言:“一位优秀的设计艺术家,需要有敏锐的美感及丰富的创意,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思维。”创造性设计思维是设计教育的灵魂,如果思维问题没有解决,方法就成为固有的、现成的样式,对于设计没有任何意义。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思维训练需要基础提升与实践过程的思维及反思,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

2.3 着眼本土文化,注重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有文化自觉意识。学生自觉地传承地域优秀的民族文化,重新认知传统文化、地域文化。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固有的设计思维、设计框框中走出来, 从多元化的设计风格中重新构建个性化的特色,还可以满足应用型本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为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显著目标。文化自觉是一个充满实践意向的理论概念, 它既强调各类人群对其所属文化进行独立的精神探索和深刻反思, 也包含进行文化改造和创新的行动意志。[1]着眼于本土文化是在主题文化上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征,在有效的传播设计的信息的同时传承与创新本土文化,那么学生的设计文化立场也便落实到为地方的经济现状而设计。

2.4 注重以实际问题为导向

亚里士多德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通过问题开始思考,养成善于质疑、思考问题的习惯,是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思维的必要课题。[2]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学习,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有为客户创造价值的需求,而为客户创造价值就要知道客户需要什么。因此,首先要有发现问题的能力,才能解决问题,要知道什么问题值得解决。

3 应用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新思路

3.1 增强实践性教学意识,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1)加强教师对实践性教学的认识, 树立正确的实践教学观。正确认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是实践性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教师作为实践性教学的主导者必须提高对实践性教学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实践教学观。首先,应通过广泛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思想大讨论,以提高广大教师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促使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产生自觉性,从而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完善继续教育和赴企业实践锻炼制度,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资金的投入,完善教师培训形式,分层次、多渠道安排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特别是教师知识更新与拓宽的培训,以应对时代步伐的需求。为切实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建设一支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兼备的教师,应当鼓励、支持教师赴企业挂职实践,这其中涉及政府、学校和企业,应当各尽其责,政府拨款,企业给教师提供实践性教学的便利条件,学校制定完善的专业实践制度,避免出现形式主义。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教学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应用能力及社会服务能力,成为“双师双能型”教师。

3.2 改革实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1)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构建创新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体系要体现地方产业结构特征及其技术水平,必须贴近当地企业生产和管理实际,本着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教学目标应该与职业岗位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一致,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促使学生从学校所学来的知识能很快接受市场的挑战。

(2)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应用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内容应当设立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现“综合性”“实用性”的教学特色,引进实用性项目和实用性项目结合的横向课题,培养务实的设计人才。比如:以地方文化产业为主题式的综合性教学内容,使实践性教学与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对接起来。培养以技术或实践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其培养途径也应当是多方位的,比如隐性课程、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在专题讲座、专业实践活动、第二课堂等环节中融入莆田地方文化特色的妈祖文化教育内容等,从而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3)以职业技能提高为重点,采取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和变化,挖掘区域文化的可利用资源,重新审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的新方向,不断地探索新的能够为地方设计服务的资源从而产生符合地方特色的产业完美对接,建构自己的专业特色。其采用的形式,可以建立符合地方产业发展的校内实训室,由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可以建立校企合作研发中心,学生参与商业设计项目进行设计研发,基于案例、实务都应来自企业的真实运作进行教学内容设定,要依托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设计教学实践;可以建立学科性文化创意设计公司,结合本地的产业结构或市场需求的实际项目培育自主品牌产品进行拓展,形成专业特色。[3]

(4)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条件是实施实践教学最基本的物质保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条件。首先,针对当前学校教学硬件条件不完善,必须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教学条件,打造能够“模拟工作情境、再现工作流程、反映岗位要求、提供角色体验”的校内综合性教育实践基地。[4]其次,构建校企合作发展联盟,推进校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关键是积极回应企业需求,努力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双赢局面和良性循环。高校要为企业提供技术、管理、企业知名度等方面获利,企业要为学校转型发展服务,同学校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培养人才全过程。企业要让学生参与核心工作,以实际工程成果完成一定的作业,使学生能够零距离地接触到一线企业的创意设计文化,并了解到真实的创意产业市场需求,努力在校学习期间补充自己所缺,努力成为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的设计人才。[5]最后,要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学生要接受企业和教师双重管理,学生的能力不能仅有学校单方面评定,而是由社会、企业、客户来检验。

在应用转型背景和市场需求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对自身发展和专业特点,制定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确定实践培养目标,对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形式与方法作科学合理的定位,通过构建企业与专业的合作发展联盟,推进校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真正地为产学研服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与研究的实践环境,同时根据地方特点,融入地方文化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转型任重道远,应实时立足市场,着眼于行业的发展,不断探索与改革发展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钮黔.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十大转型之路[J].企业文明,2016(2):28-33.

[2] 周志禹.思维与设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70.

[3]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育人新路径——记重庆文理学院的转型发展之路[N].中國教育报,2013-11-18(12).

[4] 周斌.文化创意产业视野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思考[J].装饰,2010(1):94.

[5] 黄丽燕.文化创意产业对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的影响[J].装饰,2010(6):143.

作者简介:连晓君(1980—),女,福建仙游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猜你喜欢
实践性教学转型发展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教学模式
高中思想政治课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和反思
试析如何通过语文实践性教学提升小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转型发展形势下国际市场营销学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