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平,马姝丽,张涛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药学部,河南 郑州 450000)
为保证患者及时用药,病区常根据临床工作需要而贮存一定数量不同种类的药品,通常包括常规药品、特殊药品、抢救车药品及高危药品等,病区药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病情及用药安全[1,2]。因护理人员对于病区药品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病区药品管理常存在着管理缺陷,直接影响到药品质量。PDCA循环法是上世纪50年代由美国学者戴明博士提出的一套管理方法,包括: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3]。为保证我院病区自备药品管理质量及临床用药安全,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4]的要求对我院病区自备药品管理中的缺陷进行梳理,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30个病区的1127件自备药品进行管理。2017年3月,我院正式施行PDCA循环法管理病区自备药品。2016年9月—2017年2月的564件自备药品作为对照组,2017年3月—2017年9月的563件自备药品作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麻醉药品41件、易制毒药品76件、精神药品89件、高危药品73件、急救药品79、一般药品206件;观察组麻醉药品44件、易制毒药品73件、精神药品88件、高危药品71件、急救药品79、一般药品208件。两组不同种类药品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计划阶段:在全院以自愿为原则的形式报名,选举出PDCA循环管理小组成员7名。人员组成包括:护理人员、药剂人员、后勤人员与医生,小组管理成员均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及中级以上技术职称,选药学部主任作为组长。组长组织安排小组成员检查40个病区药品,主要发现以下问题:药品储存方面:①对于需冷藏、避光等特殊环境保存的药品未按要求保存,如维生素C注射剂、肾上腺素未避光保存。②同种注射剂不同规格未分开放置,0.5 mg阿托品注射剂盒内混有2支5 mg阿托品注射剂。③外观或名称相似的药品混放,取用时容易出错,如氯化钾注射液与氯化钠注射液包装相似、名称相近,放置距离过近容易出错。④口服药物储存柜中有外用药。⑤个别用于储存药品的冰箱无温度记录。药品管理方面:①要求双人双锁的麻醉药品、毒性药品与精神药品未严格执行双人双锁管理。②近效期药品未与非近效期药品分开存放。③抢救车药品品种混乱,不用抢救车之间药品品种差异较大,部分品种使用率低。④高危药品品种及数量均较多,存在一定隐患。人员方面:①药师对于临床缺乏监督及用药指导。②护理人员理解执行力偏差较大,对于用药安全的意识不高。③医师开具遗嘱不规范,涉及药品破绽多,更换频率高。
实施阶段:根据前期对病区自备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由PDCA循环小组牵头,药剂科参与制定整改计划。对于药品储存与管理方面提出以下整改意见:①每个病区选举一名护理人员作为药品质控员,每2周对病区所有药品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有无沉淀、变色、过期,药品摆放位置是否规范,特殊储存要求的药品有无按要求进行储存等,每次检查完成后进行记录并签字确认。②病区护士长每周随机抽取10种药品,仔细检查药品的质量、数量、储存条件等,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并进行整改。③统一全院冰箱温度记录表及操作间温湿度记录表,每天上午9点记录冰箱及操作间温湿度,每2周由护士长检查登记情况。④全院设置麻醉药品、易制毒药品及精神药品的病区统一配备保险柜,要求双人双锁,麻醉药品、易制毒药品、精神药品使用完后最小包装应保留,每季度清点一次,防止该类药品外流。⑤对于有效期在6个月以下的药品应贴上红色标签,并放置在显眼处,有效期不足1月的药品科室统一填写申请单到药房申请更新。人员方面:①医院及科室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病区自备药品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组织病区医护人员进行药品相关知识培训,保证相关制度的执行,将病区自备药品的管理纳入绩效考核。②医护人员及药学工作者均应加强对病区药品管理知识的学习,药学人员应加强与病区医护人员的沟通,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学习起到监督及指导合理用药的作用。③科室管理人员应合理安排工作,防止因工作量过大而忽视了药品管理方面的细节。
检查阶段:在计划实施1月后,由PDCA管理小组成员根据前期所提出的计划与目标对各病区自备药品管理新程序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执行计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处理阶段:召开PDCA管理小组成员会议,总结检查结果,对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发现的好方法予以总结并在全院推广施行,对计划方案不合理之处进行归纳,并就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在下个循环过程中解决。
PDCA循环实施半年后,比较两组麻醉药品、急救药品、高危药品及一般药品的达标率。麻醉药品:统计双人双锁管理、使用登记、有效期管理及交接记录达标率。急救药品:统计符合定量管理、定人管理、定期核查、有效期管理及定位存放的病区数,计算达标率。高危药品及一般药品:统计统一标识、定期清点、有效期管理的病区,计算达标率。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麻醉药品在双人双锁、交接登记、使用登记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药品效期管理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麻醉药品管理达标率比较
观察组在急救药品定量管理、定人管理、效期管理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救药品定期核查、定位存放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急救药品达标率比较
观察组在高危药品及一般备用药品分类标识存放、定期清点及效期管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高危药品及一般备用药品达标率比较
病区自备药品主要用于病区危重患者的及时抢救与临时处置,是临床药房供药途径中一种不可缺少的补充方式。病区自备药品的数量正确、质量合格是临床用药安全的一个重要保障[5]。若病区自备药品管理出现缺陷,将影响到住院患者疾病的治疗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病区自备药品管理是医院药品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随着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药应用于临床,对于药品的保存要求也逐步提高,给药品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6-7]。PDCA循环法是一种高效的管理模式,具有完整性、连续性等特点,通过大环扣小环、环环相扣使药品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被逐步解决,对于尚未解决的问题则重新制订计划循环解决[8]。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麻醉药品、急救药品、高危药品及一般药品的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保证了临床科室工作正常开展,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在PDCA循环实施开始前,先有PDCA循环小组成员对全院各病区自备药品管理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根据三级医院评审细则,对摸底调查情况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有管理小组牵头药剂科人员共同参与制定计划,对医院自备药品管理要求进行细致化、统一化的要求。同时从管理方面加强医院管理人员对于医院自备药品管理的认识,多组织各病区医护人员及药学人员进行多层面、多形式的培训,切实加强医护人员的用药知识,加强相关人员对药物使用制度、核对制度、安全用药指引等的熟悉程度。通过PDCA循环的不断运作与深入使得问题逐步被解决,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明显提高了相关责任人的管理能力,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全体医护人员均有参与,在工作过程中相互监督、取长补短,每位医护人员既是参与者又是监督者,调动了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与学习热情,增强了科室的团队精神。病区自备药品的管理不只是药品管理的问题,还可能导致医疗纠纷,不管是过期药品或未按要求储存的药品,用于人体后均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严重者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应用PDCA循环法对病区自备药品进行管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因人的行为有一定的惯性,要改变过去工作中形成的不良习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实施过程中部分已解决的问题可能在下个循环中重复出现,这需要持续的监督与PDCA循环的不断运行,使问题得到充分的解决。
综上所述,PDCA循环法应用于病区自备药品管理可明显提高麻醉药品、急救药品、高危药品及一般备用药品的达标率,有效提高我院病区自备药品的管理水平,保障住院患者的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