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的古丝绸之路进行了继承与创新,这一战略的提出,有利于缩小亚太与欧洲的经济差距,同时,也为我国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帶来了极大的好处。新常态下,电子商务的发展不再是重量,而是重质。在这一大趋势下,本文针对电子商务的质变需要的要求与条件展开探讨,不仅是对于我国电子商务总体质量的提升,还是对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都将是非常有利的。
关键词:一带一路;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如今,“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深入人心。它将完全依托中国和有关国家现有的双重多边机制,在现有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与沿线国家的和平发展与经济伙伴关系的建立,打造政治,经济,文化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电子商务如何充分利用好时代背景实现发展模式的质变,这对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充分发挥金融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引导作用
随着新的宏观经济结构逐渐放缓,从增长率上看,电子商务仍处于较高水平,但温和趋势逐渐浮出水面,这就要求电子商务必须实现“质量”的提升。但是,在市场经济中,一味地追求电子商务的增量式发展非常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届时,政府将在这种市场失灵的情况下表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对政府来说,金融应当发挥有效的杠杆作用,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指导。这对金融来说将是一个挑战,要求金融一定要具备高度的前瞻性,电子商务平台要以多种方式及时引导和融合市场需求,如金融互联网的改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创新,利率引导和金融参与等,这些需要依靠金融的指导。除此之外,适时的市场调研和合理的财政支持也必不可少。
二、鼓励自建电子商务运营平台
有特色的产品会极大的促进平台市场份额的提高。“一带一路”战略虽然将许多优势产业和产品资源汇集在了一起,但这些产业的区域经济特征难以得到充分展现,这对于偏远的西部地区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西部地区如果想开拓自己的市场,电子商务会是良好的平台。此外,与化妆品和数码产品不同的是,对于这些产品介绍,需要进行详细的分类,并提供多样化的物流解决方案和专业化水平的解释。例如,如果要在平台中引入马铃薯这个产品,至少需要明确是哪一种类的马铃薯,营养成分的含量是多少,国际上的价格标准、具体的储藏要求等特征;并根据品种的不同,平台应给与相应的推荐,同时,需要设立专业的物流部门,告知不同的物流解决方案的结果,以及在国际国内该方案已经达到的标准等,并给出相应标准的解释;针对语言差异的情况,可以提供多语言服务及同步翻译服务。如此,自建电子商务平台并配套以优质的服务,才能以更充分且全面的方式,展现出一带一路战略区的特色资源。
三、发展专业化云物流,提升电子商务发展质量
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物流业也显现出越来越繁荣的趋势,但他们之间发展的不一致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云”手段的使用有利于促进物流业之间的竞争保持一个良好的态势。由于“物”和“流”都是主导,这就要求云物流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性。根据产品类别的不同,专业化的云物流方式也会不同,在云物流平台中,首先需要收集特定产品的业务流程和物流信息。然后通过云物流平台专业的软件技术对信息的完整性进行甄别,根据客户选择的产品性质设置专业的物流模式,同时,云物流平台会为每个客户推荐专业的物流服务供他们选择。这样专业化的云物流就要求更专业的人才,这就提醒物流供应商应注重专业人才的招聘,同时加强运作模式的创新,提升物流服务与物流质量。
四、制度落差保障电子商务新常态可持续推进
在电子商务发展初级阶段,往往表现出高速发展的状态,网络交易量急剧增加是一个宏观表现。但电子商务行业想要发展得更为长远,必须首先实现其纵深发展。因此,不管是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哪一个阶段,电子商务应将由量增到质升作为首要目标。因此,风险如果只是有经济主体来承担是远远不够的,政府也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政府参与的途径有很多,如设立制度落差。这样一来,那些很有发展潜力的资源与产业被聚集在一起,提运营效率,并扩展电子商务平台。从而形成相应的经济差距和市场驱动力。从那时起,新的区域标准形成了,制度落差也开始逐渐下降。从表面上看,政府的干预变多了,但换一种角度来看,如果政府不提供担保,由于经济主体总是有限理性的,如果他们对于现有收入水平感到很满足,那么再去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追求潜在收入的可能性较小。同时,在宏观层面上,政府可以对各方面因素加以协调。综上,有力制度落差政策也是非常重要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于电子商务的新常态模式的深入探索和分析并不是空谈,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如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围绕“一带一路”模式下的电子商务新常态模式,提出了金融引导、平台自建、专业物流、制度保障四种发展策略。希望相关人员认真对待本研究的内容和成果,并加以有效利用,引领行业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邢广程.海陆两个丝路:通向世界的战略之梯[J].学术前沿,2014(4):90-95.
[2]吴磊.构建“新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东关系发展的新内涵[J].西亚非洲,2014(3):4-16.
[3]黄卫平.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欧经贸格局新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5(1):84-90.
[4]王娟娟.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农产品云物流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4(11):37-42.
作者简介:葛俊伶(1995.05.26-),女,汉族,四川达州,学生,硕士研究生在读,云南大学,研究方向: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