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
摘 要:为了纠正农村孩子不做作业的习惯, 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入手,利用奖励和激励的机制鼓励学生,布置作业力求数量适当,难度适中,时间合理,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孩子,要深入分析,找原因,想办法,而一味地批评,惩罚,教育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关键词:作业 学习习惯 家庭教育 责任心
农村小学校中经常有一些不做作业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令老师很头痛,使教师既搞不好教学,也使学生搞不好自己的学习。时间一长,孩子的学习就跟不上了,最后沦落为一名学困生。为一名农村教师该怎样来纠正这些不做作业孩子的坏毛病呢?
一、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通过观察,经常可以发现不做作业的那些学生都有很多缺乏责任心的表现,比如他们搞卫生总是不会积极主动的去搞卫生,扫地也扫不干净,而且每次完成自己的劳动任务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总是拖拖拉拉。每次老师让准备的学习用品带到学校,要么是忘记了,要么就是丢三落四。还有就是这些孩子大都不能把自己的个人卫生搞好。
笔者曾经观察过一个学生。刚接手这个五年级班的时候,前任的老师就告诉我班上的小明同学,你不要想让他交作业,他四年级的时候累计交作业不超过十次。叫我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确实如此,刚刚开始的两个星期里,每次到交作业的时间,他总是低着头在自己的书包里找呀找,最后什么也找不到。我认真的观察了一下这个同学每天早上吃过早点应该搞卫生。学校规定搞卫生的时间是25分钟。每次搞卫生的时候,我总是到我们班的卫生区上监督搞卫生,我发现了小明的卫生区总是要等到距离上课只有五分钟的时候,他才来搞,而最后没有搞完上课时间就到了。卫生区上还有很多垃圾树叶和纸片,他就悄悄地走掉了。刚开始的几天我认真的跟小明讲的道理,并且告诉小明,我们要做一个从小爱劳动的小朋友。然后我在班上宣布,我每天都要来检查卫生,要是卫生没有搞好那就要重新把卫生搞好,才能到教室上课。从哪天开始,每次到搞卫生的时间,我总是去找一找小明同学,他要么跟其他的小朋友在那里玩,要么就悄悄的躲到教室里去,我每次都耐心的带着他一起来搞卫生,要是他没有搞干净,我总要提醒一下。然后让他在认真的搞一搞。这样大约坚持了一个月的时间,小明的卫生搞得越来越好了每次也不需要我怎么操心了,他总是早早的就去把卫生搞好。渐渐的一年的时间快要过去了,到下个学期临近期末的时候。小明的卫生区总是在全班20多个小朋友都没有搞完卫生的时候,他就第一个把自己的卫生区搞完了,我觉得小明的进步确实很大。而说到做作业的事,小明的表现也大约和搞卫生的习惯是相同的,而最后小明每次都能够按时完成作业了,我再也不用操心了。
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责任心是一项很重要的心理品质。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一个孩子有没有责任心是纠正不做作业的习惯很重要的条件,而责任心往往是在做事中来体现的,我们可以通过做事中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最后来纠正他不做作业的习惯。
二、利用奖励和激励的机制来纠正孩子不做作业的习惯
在小学阶段的孩子获得奖励或者表扬,往往是学生学习的目的或者动力的来源。小学教师可以抓住孩子的这一心理特点,在班级中开展多项评比活动。比如卫生评比、文明礼貌评比、纪律评比。学习评比。等等。评比的形式,可以建立评比栏,然后在评比栏上应用奖励贴纸的办法予以公示。评比应该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而且要全方位的来评比。评比出了结果,可以用学习用品予以适当奖励。在评比的时候,能力差的小朋友,老师要经常适当的鼓励,或者在评比的标准上可以适当的降低,以激励他们的进取精神。让他们在评比活动中收获更多的信心和学习的快乐。
三、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数量要适当,难度要适中,时间要合理
教师布置作业的目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自主学习的习惯对于一个学生取得良好成绩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建立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的过程当中。一定是让学生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一开始的作业,一定要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能力在適当的时间内完成。慢慢地再适当的增加作业的时间。而作业的难度,也应该在一个时间段内慢慢地增加。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依据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要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一定要让学生坚持做21天。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往往发现。接手一个新的班级,第一个月如果把学生作业的习惯培养好了,以后的时间里,没有什么特殊的情况,学生都能够把作业完成。
四、与家长沟通,取得配合
小学阶段的孩子往往自控能力都还都还比较弱。在习惯培养的初期,没有家长的监督与帮助孩子是很难建立独立自主完成作业习惯的。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过程当中,与家长的沟通就显得非常必要。教师应当虚心的听取家长的意见。然后真诚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当着孩子的面建立一些在家里学习的规则或者制度,简单的说就是约法三章。让孩子自己制定学习的规则以及奖励制度。而对于家长来说,家长承担了家庭教育的很大部分的责任,而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又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不管是做家务或者是做家庭作业,都是孩子承担责任的一种形式。孩子只有在不断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家长加以不断的评价,最后孩子才能养成一种能够主动承担责任的心理品质,这最终会形成孩子的一种人格品质,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五、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孩子,往往有一些心理缺陷或者能力缺陷,这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与关心
经过观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孩子。第一类是智力差的孩子。第二类是家庭教育缺失,严重缺乏责任心的孩子。第三类是缺乏关注而哗众取宠的孩子。第四种是在家庭教育中缺乏关爱的孩子,比如单亲家庭的孩子。这些缺陷都需要用适当的方法予以矫正。能力差的孩子,教师在上课时或者课后要多给予关注或者帮助。而对于缺乏关注的孩子,教师一定要赋予其更大的重任,用激将的办法来考验这些孩子。在家庭中缺乏关爱的孩子,教师经常需要用无微不至的关心以及陪伴,寻找共同的乐趣,让孩子不断亲近教师。
总之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有很大的差别,农村教育是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农村教师需要在教育教学中不断运用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学的理论,培养孩子自主自立的学习意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教师和家长要共同配合,在课堂上,在课间休息中,在集体活动中,在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中,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最后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