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误区及其改善策略

2019-07-19 06:12辛华李珍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教学误区改善策略信息技术

辛华 李珍

摘 要:信息技术是推动数学课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措施,但是不当的操作会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极大的影响。查找信息技术背景下数学教学的误区,并采取合理的方法改善,是有效提升数学课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教学误区;改善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2B-0055-0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数学课堂开始运用信息技术来打造动态课堂。由于信息技术可以提供直观性的学习情境,提升课堂趣味,且拥有海量的信息资源,有的教师利用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但也有一些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期间发现效果还不如传统教学方法。究其缘由,主要是个别教师经验不足、操作存在失误,导致一些运用信息技术的数学课未能达到理想效果。分析其中存在的误区,纠正不足,是提升信息技术背景下数学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将围绕一则案例展开分析,指出当前运用信息技术的数学课容易產生哪些误区,并总结有效的改善方法。

一、课堂案例呈现,找出教学误区

信息技术的高度普及使数学课迎来了福音,同时也埋下了一些隐患。部分数学教师因为经验、认知上的不足,在采取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期间未能取得理想效果。以《圆柱与圆锥》为例:在几何知识点的教学上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但是,如果操作不当,或者是未能把握最基本的重点,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进程。具体如下所示:

教师:在教学之前,通过翻转课堂,相信同学们初步了解了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现在,请同学们观看白板,上面是一个鱼缸,它是圆柱体的。现在老师的手里还有一只菠萝,请问谁能利用这个鱼缸来计算出菠萝的体积呢?菠萝是同学们学过的规则图形吗?你能算出来吗?

学生:算不出来。

教师:同学们都没有仔细想想,就认为解答不出来吗?

学生:因为我们没有学过菠萝的体积怎么计算啊。

教师:同学们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只要敢于大胆探索,一定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真的不会。

教师:真是遗憾,现在同学们看看老师的操作。

(注:操作电子白板,将电子白板上的鱼缸图案填充颜色,表示水面的上升高度,然后在水里扔下一只菠萝。)

教师:同学们看,把菠萝放到鱼缸里,然后根据水上升的高度,计算出上升这一部分水的体积,这就是菠萝的体积!

学生:哦,我们懂了。

教师:很好,看来大家都理解了这个问题的本质。

学生:老师,我们还有一些地方不是很懂。

教师:老师已经把课堂教学过程录制下来了,如果哪位同学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课下自行观看录像,现在我们进入练习环节。

……

总之,通过对上述案例片段的分析,可以发现教师有些急于求成,同时给学生自主操作的空间过大。不过,最重要的一点是:未能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和作用,以至于学生的智慧和思维未能得到有效的启发。

二、分析教学误区,提出合理建议

围绕上述案例分析教学误区,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是提升信息技术在数学课中的实效性的重中之重。教师如何扣准以上误区进行教学呢?

1.针对过度放养学生的对策。

在上述案例片段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基于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这期间,看得出教师事先给学生布置了学习任务。

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出示了练习题,目的在于观察学生的课下学习情况。但令人意外的是,当学生分析不出上述练习题的解答方法时,教师并没有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和动态功能打造出合理的教学情境,而是直接为学生出示了解答方法。由此一来,不但让学生失去了自主分析、自主思考的最佳机会,也未能达到良好的练习效果,难以让学生形成思维模式。所以,制约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完全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点拨情境,让学生在自主摸索中发现答案。譬如:当学生无法得到答案的时候,教师可以不动声色地将菠萝的图画加载到圆柱形鱼缸图案中,然后操作电子笔,使鱼缸中的水面上升。接着,再标注出原来的水面高度和上升后水面高度之间的距离,随后画上一个问号。这时,再提出问题“如何利用水位的变化进行体积计算”,由此一来,学生自然意识到了原来的圆柱体的水位是多少,放上菠萝后,水位上升了,体积也变大了,这就是知识的生成点,从而成功把握了解题的关键方法。

2.针对未能关注个体的对策。

在上述案例片段中还可以发现一个问题,教师未能关注学生个体的表现情况。当学生说“我懂了”之后,教师便直接表示“看来大家都了解了这个问题的本质”,这是一种错误的教学思路。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教学,目的在于留给学生更多的探索空间、探索时间。但是,当教师直接表示“大家都懂了”的时候,无疑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倘若不妥善解决这类问题,势必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教师过度夸大信息技术的功能,会影响对学生学习效率的判断。亦如上述案例中,教师认为学生都学会了,但现实是依然会有一部分学生未能把握问题的核心。所以,在围绕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期间,决不能将信息技术当作课堂的中心,更不能认为只要使用了信息技术,学生就一定可以学会。在上述基础上,教师也要有目的地对学生个体进行考察,了解他们的困惑,采取合理的指导方法。

3.针对偏离教学中心的对策。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还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告诉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课堂录像学习。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主导地位,所以之后的教学和引导理应由教师来完成。这种将责任抛给信息技术的做法并不是很明智,还会让部分内向、不爱说话的学生丧失向老师询问的机会。当然,目前也有一些其他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教学期间会犯类似的错误。譬如在为学生出示教学视频之后,直接要求学生总结知识,然后开展新课。在此期间,学生的分析思路、总结思路等,几乎不去过问。而且,哪怕是一些很小的知识点也会采用信息技术传授,无疑是偏离了教学的中心。

信息技术型数学课,并不是说彻底抛弃了板书和教师的功能。相反,在信息技术型数学课中,教师和板书的功能反而可以得到更有效的发挥。譬如,在板书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倘若问题过于概念化,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此增强课堂的代入感。同理,在录制教学视频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观看后及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不解,发挥教育引导者的作用,及时为学生解除困惑。由此一来,比单纯地出示教学视频,要求学生自己学习更有效果。毕竟小学生能力局限,即使参与自主学习,也会遗留许多的问题和缺陷。这时,就需要教师来帮助学生补上短板。

三、结束语

总之,信息技术是宝贵的教辅资源,在数学课中可收到异样的成效。但是,任何教学设备的运用都不是盲目的。在采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教学期间,教师要认真看待个人的身份和位置,合理发挥教学引导者的功能,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同时,信息技术型课堂也对教师个人的计算机能力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教师要利用闲暇时间提升自我,确保可以更灵活地操作计算机。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科院现代教育研究所规划课题《基于信息技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误区及对策的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5588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温克梅.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8,(12).

[2]陈明宝.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先学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8,(12).

猜你喜欢
教学误区改善策略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研究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点滴体会
关于高校行政管理现状的思考与研究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善策略
高校青年教师课程意识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中职德育课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