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汝朝 王作根
摘 要:教育的发展需要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模式化的教学已经远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需要改变教育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價机制、反思总结及根据学科特点,因地制宜,不拘一格进行课程改革,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能践行改革,创新育人,引领教育新时代。
关键词:翻转课堂;信息化;个性辅导;创新能力;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2-17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6-0085-02
当今世界正处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时期,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趋明显。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办特色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我们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了解国内外教育发展动向、新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努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具体实施如下:
一、应用翻转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录制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课堂教学的基本功能在于构建学生主体,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学生主体地位,塑造学生主体人格。陶行知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1]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很好地实现这一良好愿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当作主人,我结合化学学科教学特点,合理运用翻转课堂,提供素材让学生在课前先自己学习,通过交流反思、协作讨论,努力让学生对课堂有兴趣。“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如在氯气的性质教学中,我事先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在实验室预制了几瓶氯气,并且提供了试管、试纸、硝酸、硝酸银溶液、盐酸、溴化钠等一些必要的试剂和仪器,另外还提供了几段关于氯气学习的小视频,提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道具。探究能让学生产生欣喜,是兴趣的源泉。让学生先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上课前检测学习效果发现,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能与钠、铁、铜、镁等金属反应,与氢气、磷和硅等非金属反应,也能与水反应,但对氯气与磷的反应现象、跟水反应的生成物及次氯酸的漂白性等知识感到困难。于是我在课堂上重点带领他们一起来解决困惑,让学生设计实验来证明氯水中次氯酸的生成及漂白性。学生设计了很多方案,最后共同完成这些难点。通过这种学习模式,学生积极主动,思维活跃,共同参与,探究出的方案很多,令我感到欣慰,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动手操作、团队合作及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二、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需要智慧新模式。结合农村学校实际,我制作了很多教学小视频,有了解科普知识的,有危险而不适宜做实验的,有空间立体模型的,有突破学习难点的等,运用多媒体突破难点教学,特别是结构方面的,如二氧化硅的空间结构、氯化钠的结构、原电池电流产生及有机物的教学等,以达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与学习化学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让学生好学乐学,进而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 《论语·雍也》)同时运用智学网测评反馈系统,及时跟进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情况设计有梯度和创新性的跟进练习,能让学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智能反馈结果分析和练习(包括课堂练习)的设计非常重要。
三、应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过程千万不能教师包办演示了事,更不能只看视频,那样永远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体现不了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尽管我们农村学校条件有限,但我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地让学生亲自做实验。如前不久学习氯气和氨气时,我让学生做氯气与铁的反应的实验,事先让学生准备铁丝,结果有的学生实验成功,有的不成功。我让学生们自己对比成功实验的选材及操作,很快学生发现实验成功与否跟铁丝粗细及加热时间有关。按着我又分组让他们探究新知,即氯水的成分以及氯水漂白性的原因分析,结果学生设计出有很多方案,其中有好的也有欠妥的,最后共同完成了任务,结果超出预期。做氨气的喷泉实验时,我让他们分析喷泉产生的原因,然后设计新的实验方案,学生也设计了好几种。所有实验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创造的源泉,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规范操作、合作共享与创新等科学素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威感。”[3]放手让学生通过实验这一平台使运用知识不断获得创新体验,目的是不断刺激学生兴趣的源泉,这是非常宝贵的也是无可替代的。
四、应用个性辅导与研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强调素质教育和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发展的今天,个性化辅导必然是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简单说所谓个性化教育就是弘扬、发展和优化学生独特个性的教育。根据学生的性向特征、兴趣爱好和最佳才能区来充分发展个人特长,使个人专长和能力更突出,更有利于发挥个人专长、提升个人在社会中的竞争优势并获得事业成功。“个性化教育观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将受教育者置于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通过其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增进才干”[4]。 把培养个性与发展创造力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个性。我在教学中逐渐发现对化学特别有兴趣同时成绩突出的学生,让他们成立兴趣研习小组,对他们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辅导,推荐阅读一些化学科技书刊,布置一些课外任务,如问题实验探究、分组学习指导员和小小讲解员,让学生主动学习,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对一些基础差的学生也进行辅导,布置练习区分对待,实行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逐步培养其学习兴趣,先学好基础知识为今后创新能力培养奠定基础。相信鼓励他们,让他们找到成功的喜悦,快乐学习,享受学习,不放弃不落下一个学生,为每个学生的生涯规划引路。个性化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模式化、划一性、无视学生个性的教育体制的一种挑战,是有进步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个性化教育就是使学生具有个性,帮助学生发掘、形成和发展个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做到既“有教无类”,又“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品质。
五、应用科学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人才质量评价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科学的人才质量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创新素质的培养提高为目标”[5]。实效性原则应是评价的基础,评价指标不仅要反映社会对教学的要求,也要反映学校的要求和学生内在发展的要求,同时还要体现出学生的个性。
一方面要制定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不能只关注教育质量, 不关心教师。新课程倡导教师评价要发挥展示、改进、激励的功能,把评价看成是教师展示才华、追求卓越、完善自我、不断发展的过程。要肯定教师的成绩和进步,发现和发展教师的特长,激发教师的成就欲望,提供教师改进工作的反馈信息,帮助教师反思和总结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帮助教师确立自我发展的目标和未来专业发展方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教师身心健康,乐教善教,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教学活动中,才能培养出有完整人格的学生和创新型的人才。
另一方面创新学生评价体系,不拘一格,不唯分数论。评价体系体现学生的差异性,多维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激励学生创新提高。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主动性、责任感、努力程度、组织、效率、合作、倾听、自信、创新、参与、思维、效益与效果等。经常鼓励学生,答问好时就说:“你答得真好!”“你真有見解!”“你很善于思考问题!”; 实验好时我会说“你真棒!”“你比老师设计的方案还好!”;组织小组学习表现好时我会说“你的组织能力真强!”等。利用情感激发学生,大胆鼓励学生质疑,对好的建议和创意进行加分鼓励。
总之,从全面培养学生的素养出发,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有效地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和提高,能有效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
六、应用教学反思测评反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苏格拉底说:“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的生活。”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学领悟能力和自身教学质量。我经常反思课堂上学生精彩的作答、独特的解法、创新的思维,一方面看是否有哪些不完善的地方以便下节课进行补正,另一方面总结成功的地方,探索经验模式以促进今后的教学,以更好地创设情境,更好地设疑引导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重视测评反馈,充分肯定学生好的解题思路、方法、观点及创新设计,及时调整教学,及时弥补知识的漏洞,打牢基础,丰富学生的内涵,为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蓄积养分。没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路漫漫其修远兮,需要不断加强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践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国家需要的新型创新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基。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丁 钢.创新:新世纪的教育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孙 波,杨欣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7(1):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