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廉政文化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的实效思考

2019-07-17 04:17袁志华
教师·上 2019年6期
关键词:廉政文化道德与法治课意义

袁志华

摘 要:为了进一步顺应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教师在教学道德与法治课的过程中,要践行十九大的精神,有效渗透廉政文化,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的综合效果,以确保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落实及优化奠定基础。文章简要分析了道德与法治课渗透廉政文化的意义,并对具体教学策略展开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廉政文化;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1-22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6-0009-02

一、道德与法治课渗透廉政文化的意義

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要积极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在确保道德与法治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融合时代需求以及现实需要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分析学生基本学情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完整的课程框架体系,有效渗透廉政文化。这样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也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优化德育教育教学工作的综合水平和时代价值,从思想认知源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也就是说,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体系内有效渗透廉政文化,就是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综合水平的关键,也是引领社会和时代崇德向善的重点,对学生的情操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廉政文化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的策略

要想从根本上发挥廉政文化教育的优势,就要将教育内容和教育基本框架结合在一起,有效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的综合价值,真正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为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和落实奠定基础。教师要从强化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工作出发,践行完整的教育教学机制,并且维护课程教学流程,利用小组讨论等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强化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体系内,要从廉政文化中汲取营养,确保经验教育和思维指导教育的综合价值,有效实现古为今用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廉政文化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对人格修养教育有更深理解的重要方式,能夯实教育价值的取向,从而实现教化的目标[2]。

例如,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在讲解中华传统文化时可以将见证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充分认知廉政教育工作和文化背景的时代价值。教师可以列举苏轼的“悲歌吟黎民”、岳飞的“精忠报国”、林则徐的“生死为国谋公利”等典故向学生传递廉政文化在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价值,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对相应问题的认知。

因此,教师在常规化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基本学情出发,夯实教育教学理念,同时确保学生能和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中适当渗透廉政文化,就能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素质的认知水平,引导其在中国梦的引导下努力学习,发挥自身的价值,并且发扬优良的道德品质,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进步[3]。

(二)培育学生的健康心理

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廉政文化对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关键的价值和意义。十九大对廉政体系和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全社会也积极提倡廉政指导教育。因此,在基础素质教育环节中,教师也要结合教育环境和教学目标逐渐渗透廉政文化,从认知模式出发提高学生对相应问题的认知水平。

正是因为廉政建设一直是我国立国立党的根本,因此教师要依据道德与法治课中的相应教学重点和难点,巧妙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果和综合水平。

一方面,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廉政文化教育内容进行模块的分类,如将其分为思想模块、措施模块、家训模块、箴言格言模块以及诗词模块等,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建构完整且具有时代价值的教学流程,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4]。例如,在讲解“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实际水平,有效针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等进行讨论;并且引导学生总结党员干部蜕化质变的关键,再利用小组教学的方式指导学生各抒己见;最后总结出党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廉政指导和廉政文化管理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夯实学生对相应教学内容的认知基础,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梳理我党廉政文化体系的发展进程,从而有效形成较好的教育教学模式,确保学生能真正内化相应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基于此,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廉政文化教育,是进一步凸显教育本质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也是教育工作的本质。从廉政文化历史教育中能总结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工作准则和要求,这对学生的思想认知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可促使学生形成健康心理[5]。

(三)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在道德与法治课课程开设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提升教育教学的综合效果,就要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践行完整的教育教学跨度,有效提高学生对相应知识的认知能力。在对廉政文化进行教育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对一些腐败问题有明确的认知。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并且引导学生对相应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提高学生对廉政文化的认知,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认知水平。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指导学生全面分析道德品质、健康心理以及法律意识等,从根本上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廉政文化教育的同时,要从思想认知层面指导学生形成正确认识。

(1)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中华民族道德传统认知,并将其和时代价值标准进行匹配,以确保能提高学生的行为规范性,为后续监管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良好的保障。也就是说,要建立内化外显的教育教学体系,以引导学生充分认知相应内容的时代价值。

(2)教师要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宗旨,并且将道德和法治课程教学目标作为关键。例如,在讲解“法律在我们身边”的过程中,教师要应用专题化教学机制,指导学生对相应内容进行收集和整理,真正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效果,强化学生对监督机制的认知[6]。教师要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等法规内容展开针对性教学,保证学生能对相应知识有更加明确的认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内化水平。

(3)教师要利用小组教学引导学生与他人交流自身的想法,以有效提升学生对相应知识的内化水平和综合认知能力,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和优化奠定基础,也为学生全面了解核心价值观以及核心价值体系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平台。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应用灵活化的教育教学机制,才能提高学生对相应知识的内化水平和认知能力以及学生的綜合学习效率和法治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突出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目标,就要充分发挥多元化教学流程和教学课程体系的价值,确保学生能在有效总结知识的同时提高内化能力[7]。

(四)提高学生的归属感

学生在接受综合指导教育的过程中,因为缺乏社会经验和历练,难免会受到不良思想理念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利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确保学生和自己能形成良好的互动。这能从根本上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法治意识等提供坚实的保障,从而优化学生的家国归属感。也就是说,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体系内,教师要从思想层面渗透教育总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础性导向,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水平。

因为学生是民族和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教师要积极夯实教育理念和教学效果,确保能夯实教育教学模式的综合价值,确保学生能在集体教育中认知自我,有效形成良好的思想认知模式。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将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目标和探究性教学活动联系在一起,有效形成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转型和交替呈现,并且指导学生提高学习主动性。

另外,教师可以适当播放一些视频,引导学生对廉政文化形成直观的认知,从而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可以将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容进行模块分类和教学设计,确保学生能在各个模块和专题学习过程中形成更加全面的认知,为其综合素质的优化提供保障。与此同时,在讲解相应模块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相应问题进行讨论,借助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建立对应的分析框架。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演讲或者是辩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提升道德和法治课的教学效率,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廉政文化教育工作较为关键,教师要积极践行良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流程,确保能借助廉政文化教学体系的魅力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综合教学效果,有效凸显反腐廉政历程的教育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以及思想水平,有效推动德育教育的发展进程,为实现课堂三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兴文.探析以德治为主传统廉政文化的特征与不足[J].中文信息,2016(9):331.

[2]夏翠萍.营造廉政文化氛围 构建廉政文化建设长效机制[J].卷宗,2017(33):263.

[3]黄 鑫,胡 凡.论高校廉政文化的培育与优化[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6(3):97-102.

[4]秦德高,安庆春.试论以廉政文化提升初中校园文化品位[J].新一代,2018(3):48.

[5]王磊峰,刘伟伟.试析当代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以廉政文化为视角[J].中外企业家,2016(28):194-195.

[6]李佳奕.感悟“三严三实”精神提高廉政文化修养[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51-53.

[7]高信奇.恐惧感:廉政文化建设的心理向度——基于规训权力的视角[J].领导科学,2016(8):7-10.

猜你喜欢
廉政文化道德与法治课意义
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提升初中生公共参与意识的路径选择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