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传统渡水匏具设计与即时社会生活方式研究

2019-07-16 02:17黄呈
关键词:藤编黎族先民

黄呈

黎族时代居住在海南岛,发源于五指山的昌化江贯穿黎族聚居地的中西部。古代的昌化江流域支流众多,且少有桥梁设施,因而黎族人发明出一种独特而便携的水上出行工具——渡水匏具,用来应对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渡水需要。渡水匏具是黎族传统渡水工具,黎语称为“开得南”,又被称为渡水腰舟、渡水葫芦或葫芦舟,是昌化江沿岸的黎族主要的单人日常水上出行工具,能够单人独立制作完成、适合单人独立操作,并且外形巧妙、方便携带。昌化江流域河流纵横,河床大多沉积沙粒,水流较为平缓,但河面大多并不宽阔,因而渡水匏具这样一件可以挂在腰间轻松携带的出行工具成为黎族先民们渡河必备的交通工具之一。

一、黎族传统渡水匏具设计分析

匏,即葫芦,渡水匏具,顾名思义即葫芦制成的渡水工具,是黎族先民创造的最古老、最原始的渡水浮具。黎族传统渡水匏具根据器具主体——葫芦本身的形状制成,具有中国传统造物就地取材、操作简易、工艺简单、精美实用的设计特征。渡水匏具的选材大多使用体积较大且干燥的葫芦、红藤和白藤,黎族集聚地大多森林密布,植物资源丰富,因而这三样材料可算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器具制作材料,成本十分低廉。葫芦、红藤和白藤都是黎族聚居地常见的可再生植物,葫芦种植简单,且作为果实极易获得,藤类植物极易生长,砍伐之后也容易再生,三者都具有加工方便的特性,尤其是藤类材料易弯曲,且可塑性强,具有耐水性,不易损坏,多被黎族先民用来编织成日常器具,制成之后的成品十分轻便,因而是制作小型渡水浮具的最佳材料。

渡水匏具的主体结构由空心葫芦、藤编的镂空外壳以及一个匏盖组成,轻巧,男女均可使用。笔者在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找出三个黎族传统渡水匏具作为研究样本:第一个匏具为典型的壶状葫芦,如图1所示,上腹较小、下腹大而圆润,颈部略细,外壳采用藤条编结,其中颈部环扣和底部圈足为白藤材质,腹部采用红藤编结,口部覆盖一椰壳制成的匏盖,颈部系一火索麻编绳作为提梁;第二个匏具外形接近瓢状,如图2所示,上腹较小,与颈部构成的弧度较平直,外壳编结的材质和方法与第一个相同,底部圈足较高,缺匏盖,提梁使用麻绳;第三个匏具外形不如前两者规整,如图3所示,葫芦本身为壶状,但在编结外壳时像一侧倾斜,但并不影响使用,藤编外壳依旧分为颈部、圈足和腹部,但是腹部藤条的编结方式仅仅是在颈部和底部圈足上下来回绕编,十分简单,因而不如前两者造型精巧。这三个渡水匏具因主体葫芦的外形不同,以及制作者的编结手法差异,而显得造型各异,体现了传统手工造物独一无二的特性。

图1

渡水匏具在制作时首先将葫芦顶部切除,形成一个开口,取出内部瓜馕并确保其风干,并将内部处理光滑,制成一个开口的葫芦盛具,然后编织外壳,编织时取细藤或竹篾沿葫芦颈部以下圆润的腹部形态,紧贴葫芦表面进行编制,贴近颈部的部分用略粗圆的白藤条编成环环相扣,腹部的部分用细而扁的红藤条编成六边形肌理,再用白藤条编成小于腹部围度的圈足固定在葫芦底部,最后在颈部环扣处取相对的两环编入环形藤耳,用来拴一根火索麻编的细绳,作为提梁。葫芦主体制作完后再制作匏盖。匏盖或用一块泡软的水牛皮将颈口包扎起来,再用绳子系紧,等牛皮干透变硬后解开绳子取下,裁去毛边;或用和葫芦口部大小相似的老椰壳,切开保留完整的半个,去除多余的外皮纤维,保留最坚硬轻薄的内壳,倒扣在葫芦口,以刚好覆盖住葫芦口的椰壳为佳。

从匏具的器物本质来说,其内部构造为中空、宽阔的内腹空间,一方面起到浮力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能用来盛装衣物,具有实用功能;其外部形态作为内部构造的延伸,一方面藤编外壳可以起到美观、防滑的作用,另一方面藤编的圈足可以让匏具稳当的安放在平地上,藤编提梁又可以根据长度或手提,或肩背,或斜挎。渡水匏具的设计基本满足了黎族先民水上出行的实用功能需求——首先是浮水,其次是盛装衣物,同时,常见且易取得的制作材料和简单的制作工艺,也令该设计更加经济实用。

二、黎族传统渡水匏具的适人性和功能性体现

渡水匏具在被设计创造之初的核心目的便是解决黎族先民的渡水问题、实现辅助人体在水面上漂浮的功能,因而成为一种于人有用的设计物。渡水匏具的设计功能十分很明确,就是利用葫芦天然的浮力,增加黎族先民渡河过江时的安全性,保持衣物的干燥,避免穿着衣服渡水后衣物湿透的尴尬,帮助人们达到与自然界充分交流,与对岸的村落进行沟通的目的。

渡水匏具的制作、使用均以手工操作为主,完全可以满足昌化江流域的黎族先民渡河的要求,设计时既有安全系数的必要考量——中空的葫芦本身既具有很大的浮力,且不易开裂,体积较大的葫芦足以承载单个人在水中漂浮;又有实用功能的必要考量——匏具本身可肩背、可斜挎、可手提,中空的葫芦本身也可作为盛具,即可盛放渡水人的衣物,在渡河的同时盖好盖子,既可不让水流打湿衣物,待游到对岸之后仍可穿戴上干燥的衣物继续前行,又可盛放小型的工具或食物,充分利用葫芦腹部的空间;还充分考虑了其适人性的设计特点——葫芦本身有一个较为纤细的颈部,正好适合单手固定搂抱住葫芦颈,藤编的外壳肌理可以有效防止手臂从匏具上滑脱,使用时其余三肢则可以充分地在水中划动,推动身体往河对岸前进。

图3

除此之外,渡水匏具的设计还充分考虑了人体的实际负载能力——干燥中空的葫芦本身较为轻巧,藤或竹编的外壳也十分轻薄,在陆地上行走期间也不会过度增加负重,女子和孩童也能够轻松地携带;以及与人体肌肤接触时的肤感体验——黎族先民渡水时通常会脱去衣物,并将衣物盛入匏具之中,渡水时手和手臂需抱紧匏具,考虑到手和上肢皮肤需要紧贴匏具表面,因而在匏具的主体葫芦表面再附着一层紧密的藤编外壳,一方面增加了摩擦力,可以防止过于光滑的葫芦与水接触后摩擦力变小容易滑脱造成溺水的危险,另一方面光滑的藤编不会划伤肌肤,能够让使用者拥有良好的手感。渡水匏具在设计中还适当运用了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在选材之初就选择上下圆润而颈部略细的葫芦外形,利用天然纤细的颈部构成适合嵌入手臂且便于徒手拿握的弧度,天然的弧度能够让手臂更舒适地环绕固定在匏具上,并能够有效防止上下滑脱。

三、渡水匏具与即时社会生活方式的关系

渡水匏具的使用在清代《琼黎一览图》中有具体的图像记载,在“渡”一图中画有一黎族男子怀抱匏具泅水至对岸,并题有文字:“黎中溪水最多,势南徒涉,而黎人往来山际,必携大葫芦为渡,每遇溪流断处,则双手抱瓠浮水而过。”黎族传统渡水匏具作为黎族民间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在昌化江流域的黎族聚居地广泛应用,其基础建立在便利的原料获取上——葫芦的种植在古代黎族聚居地十分普遍,在黎族先民流传至今的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中就记载了洪水将至,一对黎族兄妹将自己与一些家畜藏身在巨大的葫芦中得以幸存,繁衍成黎族后代的故事,由此可见,黎族先民用葫芦造物包含着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记忆和历史积淀。藤类植物的采集和编结也是黎族先民日常生产生活中重要的内容,藤类植物作为海南岛上最丰富的物产之一,通常被黎族先民用来在农闲时编结一些器物,自给自足或做简单的商品交换。

黎族先民创造的渡水匏具正如《周易·系辞上》所说 :“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渡水匏具的设计受体以个人为基本生活单位,在以氏族血缘为联系的传统黎族社会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渡水匏具的设计扩展了黎族先民的生存空间,使单人活动的范围得到极大的拓宽,不善泅水的人们不再被局限在河流之间的山林中,开始离开原本生活的区域跨越江河探索从未到达的自然环境,生活区域的拓展一方面增加了采集捕猎的范围,在原始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更高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擅长刀耕火种的黎族先民也能在更广泛的区域进行耕作,拓展稻作生产规模,开发新的土地资源。

从较为原始的黎族社会生产生活关系来看,昌化江沿岸黎族先民的分布在缺乏渡水工具之前通常以河流相隔,不同地区的人们缺乏沟通和交流。中部五指山地区的黎族人因为交通闭塞而导致生产、生活方式落后;西部靠近沿海的黎族人则因为和汉族人接触日益频繁,在文明教化的影响下生产、生活方式更为先进。渡水匏具的发明增加了不同地区黎族人之间的沟通便利,活跃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和技术交流。在古代以农耕、采集和捕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黎族社会中,黎族先民作为设计受体,因活动范围更加广泛而得到个体的改良,并为其所处的氏族或村寨民众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商品交换范围、生产劳作的效率带来改变,随之令黎族社会的文明程度从西向中逐渐延伸扩展。

黎族传统渡水匏具的设计不单单是一项日常水上出行工具的功能开发,更是从个人到整体满足着整个黎族社会沟通交流的需要,而且其器物本身也从整体到局部协调着人与自然的各种制约因素。可以说,渡水匏具的创造和在昌化江流域黎族社会中的广泛普及是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等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四、结语

渡水匏具承载着黎族先民丰富的文化积淀和生活记忆,除了作为人们日常重要的水上出行工具,偶尔还被作为盛具使用。昌化江流域的黎族先民因处于河流密集之地的生活需要,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不断发现、总结水上出行的规律,选择了适合当地河流特征和自然条件的渡水方式,并巧妙地设计出与汉族船、筏形态差别迥异的渡水工具。这种黎族传统渡水工具虽然因制作者的审美取向的差异性和原材料天然生产的轮廓的独特性而显得形态各异,然而它们都拥有相同的使用目的——用于日常渡河,并盛装衣物、保持衣物干燥,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体现出独具黎族地域性特点的渡水方式,充分满足了黎族先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需要。同时,很好地融合在昌化江流域的黎族聚居地的地理环境中,成为当地独特的水上交通风景,其简单实用的构造和功能,解决了河流密布地区出行难的问题,也体现出黎族先民的巧思。这种渡水匏具曾是黎族先民最为重要的日常出行工具之一,家家户户不可或缺。随着时代的变迁,昌化江沿岸逐渐桥梁林立,动力船只也逐渐增多起来,人们水上出行的方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今天,渡水匏具虽然退出了黎族人的生活舞台,但其同时具备适人性和实用性的设计思想以及其在古代极端条件下为人们出行带来的便利,仍然值得我们思考和回味。

(黄呈,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助理馆员)

猜你喜欢
藤编黎族先民
黎族小伙闯“深海”
《黎族母亲》等
现代室内空间对藤编陈设艺术的应用
“植”入藤艺,拥抱自然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赛加城址先民的生产经营方式
奇妙的博物馆
将先民们的宝贵财富留给后代子孙——记浙东千年古镇崇仁镇消防安全工作
编,编,编花篮
——记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校园艺藤编班
手指间的藤编 手心里的村民——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镇水井村党支部书记徐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