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霞 过伟敏 谢金之
《闲情偶寄》是明末清初李渔的一部关于生活、戏剧及造物的笔记体著作。李渔虽是以戏曲艺术闻名,但是他的设计理念以及造物思想对现代建筑设计有着深刻的意义。《闲情偶寄》中“适宜性”是李渔的重要的造物思想观,并且贯穿了《闲情偶寄》的始终。本文试图从李渔的造物思想上解读建筑设计“适宜性”理念与美学思想。
为何要谈设计适宜?《闲情偶寄》中谈到“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宜简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祈。凡事物之理,简斯可继,繁则难久,顺其性者必坚,栽其体者易坏。”[1](P182-183)无论在建造屋舍土木之事,还是装饰房屋,李渔“最忌奢靡”,认为凡事都要适宜为主,过分地装饰、争相比丽只会掩盖自身的俗气,不能表现雅致。
沿着设计史的发展脉络,从早期的西方现代设计开始,设计就一直夹杂着装饰与功能的争论,并在早期的现代设计中产生了“适宜”的意识。普金抨击建筑装饰无辜的滥用,他在《尖拱门建筑或基督教建筑的真实原理》中写道,“建筑的特色应该从属于便利、结构或者正当的需求。”[2](P42)由此看出了建筑设计适度的道德美学。
建筑设计的“适宜性”是重视技术上的适宜性与经济性、形态上的精简性与雅致性、审美上的和谐性与人文性,既合乎环境保护与科学技术,又符合当地的环境因素。当代,各种新奇的建筑不断涌现,过度的技术使用难免让人产生视觉疲劳。1973年,在高技术与低技术之间,舒马赫(E.F.Schumacher)在其《小就是美》的一书中提出了中间技术。虽然中间技术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普遍适合,但与高新技术相比,中间技术的经济性、环保性都要好得多,中间技术的关键就在于“适宜性”。适宜是一种因地制宜、适应地区环境并且是以人为本的建造技术,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衍生出的“合理技术”。英国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曾说过:“我们对科技有极大的兴趣,但它不一定是高级和低级的,而应当是合理的技术。”[3]这与李渔的“最忌奢靡”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建筑规划是房屋建造的第一步,规划不仅注重空间的物质形态,房屋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关系更是规划时所关注的重点。
建筑规划适宜性在于和谐。和谐要整体出发,“造物之赋形,当其精血初凝,胞胎未就,先为制定全角,使点血而具五官百骸之势。倘先无成局,而由顶及踵,逐段滋生,则人之一身,当有无数断续之痕,而血气为之中阻矣。工师之建宅亦然:基址初平,间架未立,先筹何处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侯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1](P17-18)。造物之前要进行整体的规划,只有对整体的规模、结构、材料以及相对位置等因素确定下来才能开始施工。否则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这样既劳民伤财,又影响施工的最终效果。在李渔的造物思想中,大到建屋造园,小到家具设计摆设,不仅和谐的整体是他所统筹考虑的,建筑的细节部分也是他所关注的重要方面。建筑的细节往往是一个建筑是否能成为精品的前提,他尤为注重整个建筑的色调统一问题,李渔在《屋舍部》曾提到:“栏杆之本体用朱,则所拖之板另用他色。他色亦不得泛用,当以屋内墙壁之色为色。”充分体现出他的和谐为美的造物思想观。
建筑规划适宜性在于适度。适度要系统规划,是以“适”为基础。系统中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要经过协调组织才能达到适的状态,李渔提出“量体裁衣”,不论颜色鲜艳与否,还是样式精致高雅与否,衣服都要适合着装者,才能起到扬长避短、称出人美姿的效果。“妇人之衣,不贵精而贵洁,不贵丽而贵雅,不贵与家相称,而贵与貌相宜。”[1](P154)
建筑规划适宜性在于制宜。制宜要运用自然,“宜,所安也。”所安,安居乐业,人皆有食,人皆有衣,人皆能言,即和谐。李渔虽仕途不得志,但生活逸致、闲情,其家舍伊园、层园等虽不如达官贵人之堂皇、富丽,但均是依山傍水而建,雅观别致。因地制宜成了他造园的重要法则。所谓因地制宜,是适宜性在房屋建造中最主要特征。因地制宜就是对地形的合理运用,而合理利用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来的地形,尽量少改动地形,因为自然起伏的地形比人为刻意地“修饰”更令人舒适宜人。《闲情偶寄·居室部》中曾说道:“房舍忌似平原,须有高下之势,不独园圃为然,居宅亦应如是。前卑后高,理之常也。然地不如是,而强欲如是,亦病其拘。总有因地制宜之法:高者造屋,卑者建楼,一法也;卑处叠石为山,高处浚水为池,二法也。”[1](P183)在李渔看来,屋舍的建造应根据其周围的地形环境,顺应自然,可以高地建屋,低地建楼,也可以低处堆石造假山,高水引水筑水池。此造物手法,不但使房屋与地势和谐地融为一体,而且还改变了人居环境,使人赏心悦目。
“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事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合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4]“和谐”,自古以来是人类一直追求的理想境界,从整体性、系统性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使其在“适”的基础上,达到“宜”的效果。
评价一个建筑的好坏不是依据其形式有多美观,装饰有多气派,关键是看居住在其中的人的舒适度,换句话而言就是其居住功能要具有适宜性。
1.基本功能的合理性
居住功能影响着人的身心体验。对于建筑的评价,功能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李渔在《居室部》中开篇就提到房屋对人的重要性,“人之不能无屋,犹体制不能无衣。”如同衣服对身体的功能一样,房屋的基本功能首先在于能“壁风雨”。何以“壁风雨”?柱子不宜过长,窗户不宜过多,还可添置因天气变换灵活转到的“活檐”一个,晴天时可反撑,当檐外顶格;雨天时可正撑,雨水顺檐流下。是一物两用,既满足住宅之基本功能,“又未尝于本等材料之外,另费一钱”。
居住的采光影响人的视觉风景。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时以光线制造风景。采光的适宜于居住的舒适度息息相关,李渔非常注重房屋的向背问题,因为它与室内阳光充足与否有着直接的联系,他在《居室部·向背》中指出:“屋以面南为正向”,因为面朝南的屋子正对阳关,采光充足。但受地理条件限制,不是每个房间都能朝南而建,基于此条件,李渔提出了“开窗借天以补光”[1](P182),这是对群体建筑设计采光问题的一种完善。
居住的铺设影响人的舒适感受。现代建筑出现了繁复矫揉的“黄金铺”,用戏谑性掩饰了铺设的根本意义。地板的铺设干净舒适为宜,古人亦是如此。在地板铺设问题上,李渔提到用砖铺地,虽从经济方面考虑“日后改迁,遂成弃物,是又不宜用”,但它不易生尘且步履无声,很好地满足了人们“以舒为乐”思想的基本功能保障。
2.住宅空间的趣味性
空间趣味性是在满足人对居住空间基本舒适度的心理需求上提出的,在后视觉时代,居住空间不再停留在“有”的基础上,人们更注重居住环境的趣味性与健康性。通过设计将原本单纯的“物质设计”转向更为深入的“非物质设计”,以有形的“物质态”创造出无形的“精神态”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李渔认为,生活是美好的,是充满闲趣的,因此造物在某种程度上就必须具有趣味性。从造物者的角度,他提出了在满足物质基础的同时要关注使用者的精神层面,通过造物的方式表达精神上的意趣。如在设计厅壁时,他觉得“厅壁不宜太素,亦忌太华”,应该裱些名人字画装饰于中,但是又怕“轴虑风起动摇,损伤名迹”“实贴又不如实画”,最后别出心裁“乃于厅旁四壁,倩四名手,尽写着色花树,而绕以云烟,即以所爱禽鸟,蓄于虬枝老干之上。画止空迹,鸟有实形,如何可蓄?曰:不难,蓄之须自鹦鹉始。松为着色之松,鸟亦有色之鸟,互相映发,有如一笔写成。”[1](P207)又如“尺幅窗”的设计(图1),“头尾贴于窗之上下,镶边贴于两旁,俨然堂画一幅,而但虚其中。非虚其中,欲以屋后之山代之也。坐而观之,则窗非窗也,画也;山非屋后之山,即画上之山也。”[1](P195)这些都通过虚实相生的手法创造出诗情画意且富有趣味性的意境,给人一种出其不意且怡乐性灵之感。
图1
李渔的居住功能观不仅指向了人的生理层次的基本需求,尤为重要的是,还指向了人的心理层次的精神需求。在生理的物质需求与心理的精神需求之间,他谋得了一个契合点,这个契合点就是适宜性,以基本的物质为基础,营造一个更为生动有趣、情景交融的人本居住环境。
重视人体工程,注重度的把握。无论是建筑室内的空间设计还是室外的环境设计,人们都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提出相关方案,最终来满足其要求,这就要求设计者要从使用者的角度研究分析每一个细节、人与物之间的尺度关系、适宜与否以及人在其中的安全性等。对于造物,李渔总是把人的需求放在首位,并以一种“自适意”的方式来感悟与分析使用者的心理。“人生百年,所历之时,日居其半,夜居其半。日间所处之地,总无一定之在,而夜间所处,则止有在床。是床也者,乃我半生相共之物,较之结发糟糠,犹分先后者也,人之待物,其最厚者,当莫过此”[1](P234)他承认人的客观需求,认为床对于人很重要,因此指出床的设计要“床令生花”“床要着裙”。在谈到人与物的比例尺度时,李渔认为:“堂愈高而人愈觉其矮,地愈宽而体愈形其瘠。”过度的追求房屋的高大,会显得人很渺小,这样不仅破坏了人与房屋的正常比例关系,还影响了美观效果,因此房屋的建造要以人的客观生理条件为尺度,做到“房屋与人,欲其相称”。人的安全性也是李渔在造物过程中考虑的重要内容,“坏墙不足惜,伤人实可虑也”[1](P206)。
遵循对比与均衡,注重美的法则。形式的法则,结构的处理都有其内在规律性,物与物之间,物与人之间的关系都需要编排设计,需要运用艺术尺度的法则进行规划,所谓“眼界关乎心境,人欲活泼其心,先宜活泼起眼”[1](P259)。李渔在《器玩部》中指出,室内陈设规划时要遵循“忌排偶、贵活变”原则,他将陈设的摆放比喻成官职授予,“安器置物者,务在纵横得当。”通过远近高低、大小曲直的对比,达到“齐整参差”的丰富空间层次的效果。人造环境是人精神世界的衍生物。“一花一石,位置得宜。”“得宜”是艺术创造拿捏得当的表现。李渔注重造园时的一花一石,认为只有恰到好处的安置才能体现出人的灵性,表现出真正的园林之美。
建筑的艺术感染力主要取决于建筑的艺术语言所构成的意境对人们产生的共鸣度。装饰是建筑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建筑的风格特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装饰,适当合理的装饰不但能让建筑产生出静默生动的视觉艺术效果,还能丰富其文化内涵。
1.根据材性的适度装饰
“适度装饰”是李渔设计思想中的重要因素,在设计窗棂与栏杆时,李渔提出“凡是物之理,简斯可继,繁则难久,顺其性者必坚,戕其体者易坏。”装饰要以材料自身的特性为依据选择合适的工艺进行制作,这样才能既达到精巧美观的效果,还能保证其坚实耐久。相反,如果过度地雕刻复杂的纹样会破坏其本质属性,最终导致构件损坏。所以在设计窗栏时李渔重点强调“宜简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斫”原则,认为建筑装饰宁愿简单大方而坚固耐用,而不是精致繁复而华丽一时。
2.依据理性的客观装饰
李渔总是为穷人着想,认为即使再贫穷的人也不能放弃对美的追求,因此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以最少的代价创造出美的生活是李渔所积极追求的,所以在造物前他会合理地衡量功能与装饰的主从关系,以“用之得宜”“为费不多”“价廉工省”的原则进行客观、理性的装饰。在《闲情偶寄》中你会随遇其痕迹——房舍窗不多用于避雨防风,屋檐不多且随天气变化而转动的“活檐”一个;室内上置穹顶做“顶格”,并糊纸裱贴字画,既充分利用建筑空间,又美化室内环境;开窗可“取景在借”(图2),虽不花分毫,却新异全获;书房壁间凿孔置灯,不仅有装饰美观之意,还可增添其用途,“置灯彼屋而光射此房,是一灯也,而备全家之用,其利系止十倍?”厅堂悬挂“蕉叶联”“此君联”“手绢额”等,生活在这样的美景中,怡然自得,但其所用之材、所耗之料,多以“生平所弃之物”“家家可用,人人可办”。
图2
3.追求心性的意境装饰
缘生活之情、体生活之物,在生活中实现人存在的意义而指向一种“美活”境界[5],可以说是《闲情偶寄》追求生活品质的一种境界。用“心”生活,用“心”体验,将生活整体纳入体验感应的范畴,在生活中体物缘情进而达到“美”的境界。所以,李渔在进行屋舍装饰时,一直以追求自由心性与高雅意境为理想。如在设计书房时,为了营造闲情雅致之“美活”意境,将墙壁用酱色纸糊为底,上覆云笺豆绿,笺上作画题诗,置身其中,如在壶中;又如厅壁设计,四壁绘有花树云烟,且蓄虬枝老干安插其上,枝上养鸟,“仰观壁画,忽见枝头鸟动,叶底翔张”,可谓巧夺天工;再如梅窗之设计(图3),将榴、橙等残枝不加斧凿修饰直接做出窗的外轮廓,再另取树枝作为梅枝,一株从上自然倒垂,一株从下迎头而接,俨然一幅活梅花图,同人见之,无不叫绝。
《闲情偶寄》是李渔造物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造物思想不仅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哲学“和谐为美”“以人为本”思想,而且更多地融入了其先进思想——“适宜性”。建筑的“适宜性”在于造物以用的功能适宜美、造物在宜的尺度美、虚实相生的意境美,既讲究实用性,又注重艺术审美。
后现代社会,“适宜性”理念对建筑设计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建筑装饰的多与少、体量的大与小将不再是设计评判的重要标准,而是要从“适宜”出发,把握适宜审美观是设计的关键所在。从人的“情感”出发,找到“功能”“形式”“意境”三者的最佳设计点,共同创造出重韵律讲节奏的建筑空间环境,让设计充满魅力,这也是设计师的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