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业大学 430070)
公共设施是公共空间里最重要的一部分,它以不同的功能和形态出现,承担着解决不同需求的光荣使命。现如今共享概念、绿色生活概念广受推崇,公共空间不断升级,各种公共设施推陈出新,它们与人的交互日益增多。公共设施在为人们提供了更多便利的同时,也面临这着种种问题。例如常出现在新闻上的:用户不文明的操作和恶意的损坏造成公共设施报废率偏高,又或是耗费了巨大的财力的公共设施极少有人使用等等。公共设施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亲密无间,又存在产生矛盾的可能性。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它是环境或事物的作用与人的心理,从而引起人、环境、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人类有意识的行为,大部分是由遗传影响所产生的无疑是本体产物。1人类从远古到现在,为生存繁衍,适应自然而诞生的潜意识早已根植与每一个细胞。所以受到外部环境和事物刺激时的本能反应是趋同的。这些相同的行为造成的结果就形成了心理效应。同任何事一样,心理效应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意义。因此,正确地认识、了解、掌握并利用心理效应,设计活动中有重要意义。
公共设施与心理效应的联系,通常反映在用户负面行为上。很多常见的对公共设施产生破坏的行为,基本上都伴随着负面心理效应。一面干净的墙,在被喷上一个小广告之后,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广告。一种负面行为的存在,传递出允许这种行为存在的暗示,导致更多人进行这样的行为,最终造成更恶劣的影响。这一系列的群体行为伴随着多种心理效应。因为心理效应具有引导的用户行为的作用。从众心理是群体性事件中最突出的心理行为,责任分散效应强化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流瀑效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起到推波助澜作用。2公共设施作为人类面对的外部环境的一部分,它直接与用户产生交互,所以用户在使用公共设施功能时的行为,其结果直接反应于公共设施。
从本质来看,公共设施不仅是心理效应的承担者,同时也可能成为产生心理效应的诱因。公共设施对于心理效应能起到的作用,在的不合理的公共设施设计上有明显表现。例如上文提到的破窗效应造成草坪被破坏。通过对草坪及周边道路的观察分析可以发现,一些捷径最初可能是人行道位置或尺寸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而且相较于其它产品公共设施更容易刺激负面心理效应产生,引导用户的行为。这是由于公共设施的用户在使用公共服务的时候,自动成为使用群体中的一部分,应当人们身处群体,自身道德感会随群体人数的增长而递减。用户在群体中更容易因责任感减少而削弱理性思考,从而受到本能反应的支配。
基于心理效应的公共设施设计,首先需要排除可能引起负面心理效应的设计因素。这要求设计者进行公共设施产品设计时,要仔细分析由本能、认知、反思等心理因素支配下的行为规律。3将行为规律与心理效应对应,利用代入法对设计方案里用户的行为和心理进行演绎,然后根据用户行为、用户体验对产品设计中的诸如尺寸、语义、形态等达成的效果进行评估。发现设计方案中可能因为某种不合理设计而引起发负面心理效应例如破窗效应、责任分散效应、从众效应的元素,再对这些元素一一排除。
利用心理效应,以达到某种目的,这在市场营销中已经十分常见。利用免费品让顾客由最初的占便宜心理到,为了追求心 理价值最大化而不得不购买更多相关的产品就是利用了鸟笼效应。4与市场营销手段一样,设计者同样可以根据对用户心理效应的掌握,为实现特定效果,在产品中引入带有“刺激”属性的设计元素。“刺激”方式可以是形态、功能、材料、色彩、语义等。让用户在非强制状态下,主动按照设计者的意图做出行动。设计元素带来的刺激方式包括本能层的刺激和反思层的刺激。
(1)本能刺激
本能刺激,就是利用色彩、形态等设计元素刺激用户心理,使用户产生本能反应,以达到行为引导目的。冯•雷斯托夫效应说明,某个元素越是违反常理,就越有引人注意的效果。而色彩是最容易引人注意的元素。颜色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常常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设计者应利用好颜色刺激,既要基于对人的神经中枢的刺激,又要紧紧依靠颜色的主观寓意, 从而在特定场景下,将特定的颜色与具体内容相结合,将视觉传达设计提升到最佳效果。5基于冯雷斯托夫效应理论,利用色彩和语义的刺激,引导用户行为的经典公共设施设计就是“有苍蝇”的小便池。设计者通过在小便池里蚀刻苍蝇图案,引导人们正确使用小便池。在这里苍蝇扮演着刺激物的角色,由于人类有追求稳定和安全的需求,在人的潜意识里违反常理的无序的元素是有可能对安全造成威胁,所以苍蝇给使用小便池的人带来了心理刺激。对于这样的刺激,人们本能地做出冲掉苍蝇的举动,以获得心灵上的舒适。相较于文明标语,添加刺激性元素,以引导用户行为,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
(2)行为反馈
行为反馈就是利用,人们对自己行动结果的了解,增强高人们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行动效率。“行为反馈”是在设计中常被使用的行为调整方法,其最主要的优点是非强迫性,其反馈的过程是在隐性条件下自然完成的。6在广场上设置分贝显示器,就是利用了反馈效应。一些城市尝试在广场上设置噪音分贝显示器,有效的提醒跳舞者检视自身行为,减小音量的效果。这种方式是通过分贝显示器,让活动者看到自身活动带来的噪音变化,这样的反馈结果刺激活动者责任感产生,从而主动改变自己的行为,最终达到文明使用广场的效果。区别于直接刺激带来的直接条件反射,反馈效应是从反思层面间接对用户行为产生影响。除反馈效应本身的应用,其结合其它心理效应入奖惩效应、摄像机效应等,可以更好的对抗责任分散效应引起的道德感减弱状态。让用户文明有序的在公共空间进行活动。
好的公共设施不仅能够给人们各 种活动的基本保障,还能引导人们趋向合理、健康、正确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7本文通过对案例分析,发现对用户行为及其背后心理效应掌握,能够帮助设计者改良公共设施设计中的不合理元素,避免因无意识行为引发负面行为。利用心理效应赋予设计元素刺激的作用,可以让用户以本能反应,抑或是行为反思的方式,接受正面引导,调整自身负面行为。相较于标语或强制行为控制,基于心理效应的公共设施设计方法是更为温和且有效的,它是完善公共设施设计的好途径。
注释:
1.(法)勒庞著.乌合之众[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2.刘晓丹.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学分析[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3,26(3):43-45.
3.薛文凯,陈江波编著.公共设施设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4.袁罡,王学海.鸟笼效应与营销生态链[J].企业管理,2015,(1):17-19.
5.魏官禄.黑夜中颜色刺激作用下的视觉传达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9,(7):42-43.
6.苟锐,马泽群.公共设施产品设计中的“行为引导”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2017,7(1):59-63.
7.刘晓娜.创意性公共设施设计探索[J].包装工程,2019,(6):290-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