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霞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情境教学,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通过教学方案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补充,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双向发展。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在课堂上创设各种情境,启发学生思维的创新力与想象力。与此同时,还要学会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鼓励学生,给他们更多的体验机会,这样远比一味灌输指导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只有亲身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情境教学工作才能走向更大的成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语文素养;培养方法
情境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帮助学生优质地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沟通,想方设法引导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问题积极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或者不同层面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以生动直观的场景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新课改的最新要求,更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情境互动的效果越好,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越高效,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难度越小。
一、尝试音乐情境创设,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创设音乐情境,选择适合学生、能被学生充分接受的授课方式,紧抓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内容详细讲解,来刺激学生的兴奋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音乐氛围的构建,对于学生领悟语言、活跃思维、探索未知而言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比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可以播放歌曲《父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出主题“父爱”后,要求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课文,并且思考:文中主要是讲了谁?在大地震中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增进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探究的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在理解词句的过程中,积累语言,丰富词汇量。这样的情感熏陶,不但提高了教学的质量,而且也教育了学生如何去感受父母的爱,又如何去回报父母的爱。音乐情境的创设目的达到了,后续活动计划的实施才会变得异常高效。
二、主动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大多数文学作品来源于现实的生活,而创设生活情境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所以,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就是语文情境教学和学生素养培养的最佳途径。把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内容与所学课文联系起来,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不仅教学的效果会很好,学生也不会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无形中还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比如,在教学《童年的发现》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准确把握课文内容后,去感受人物特点,体会思想感情;或者,教师可以预留下充足时间,鼓励学生熟读课文后,提出要点问题:(1)“我”发现了什么?(2)看了作者的经历你有什么感想?(3)你的童年有什么发现吗?用笔写一写。一方面优化了阅读教学,另一方面结合了写作指导,读写结合情境中,使学生深刻领悟了课文精华,充分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再如,在教授《北京的春节》一课时,不妨让学生回忆一下往年的春节是怎样过得,同时启发学生:“你喜欢过春节吗?”“你过得春节与‘北京的春节有什么不同之处或者相似的方呢?”借助现实情境培养语文素养,快速提升了学生认知的水平,课堂还因此焕发了新的活力,学习变得乐趣无穷,教学也变得轻松自在。
三、画面再现课文情境,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高年级的学生,他们都喜欢在情境中鉴赏美的事物,创造美的画面。现代科技不斷进步,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构建显得至关重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借助图画情境再现,启迪学生思维,打开智慧之门。使抽象内容直观化、相关概念形象化,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样的教学不仅独具时代的意义,更有助于语文教学工作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比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了视频课件,主要内容是:大年夜里,一个美丽的小女孩,赤着脚在风雪弥漫的街头卖火柴的情景。直观地感受,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后来,我又告诉了学生一个悲伤的结局,小女孩被冻死了,学生们对此表示十分震惊,紧抓契机拓展教学,情境中感受、情境中思考、情境中互动,很好地达成了语文素养的培育目标。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组织个性化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知识,思考问题,进而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综合能力的快速提高。
参考文献:
[1]柯惠红.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144-145.
[2]徐梅.小学语文教学的情境开展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6(30):49-50.
[3]王文红.小学语文课堂情境的构建及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6):37-38.
编辑 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