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轶蒙
[摘 要]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以来,中国经济和政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中,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和一整套民主制度,其逻辑起点实际上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道路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既不同于资本主义民主模式,也不同于国外的权威主义政体,而是具有自身的特质和优势。
[关键词]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民主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创新性发展。从本质上讲,就是中国探索走出一条后发国家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彰显了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特质和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指出:“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关键是我们把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始终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①关于中国道路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习近平作了精辟的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所讲的“中国道路”内涵是多方面的,其最本质的规定和最大的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③中国的道路问题是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命运及人民福祉的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习近平和党中央从改革开放史、共和国历史、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华民族文明史的特定角度,以数千年的大历史观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生成机制,彰显了一种历史厚重感和文化穿透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和汲取“文化大革命”中所犯的错误和经验教训,重新恢复我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展开探索,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规划,最终选择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82年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开幕词中讲道:“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④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过程中的一次伟大觉醒。此后,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严重受挫的背景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捍卫并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根本问题,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基本问题展开对中国道路的进一步探索和拓展,提出
“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强调要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要把推动世界各国发展模式多样化放到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世界的战略视野中,提升了中国道路的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继续坚持并发展中国道路。习近平指出:“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 ⑤他还提道:“我们愿意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但不会照抄照搬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中国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只有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⑥“古今中外的历史都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够亦步亦趋走别人的道路实现自己的发展振兴,也没有一种一成不变的道路可以引导所有民族实现发展振兴;一切成功发展振兴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的民族。” ⑦习近平对“中国道路”理論的发展创新,回答了党和国家在新时期所面临的新问题,为新时代继续探索和拓展中国道路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有效的行动指南。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从“中国道路”的研究视野考察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其自身的特色优势和新时代的性质。
中国民主政治的一个特质是党内民主引导并结合社会民主,以党内民主的模范作用带动整个国家的民主。党的十八大强调要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与社会民主互动便是党内民主发展的实践路径与价值。这就体现了中国民主政治的两个重要范畴,即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完善地方基层民主建设,而加强党的自身改革更显重要。当前西方国家出现庸人政治、民粹主义盛行的危机,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情况更加严峻,要么全盘西化,要么在转型中迷失方向。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开始了自身改革。十八大以来提出“四个全面”,其中,“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全
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没有自我改革的中国共产党的带领,其他三个全面无法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发展党内民主的方向应该与党的初心和使命、党的性质和宗旨相一致,遵循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领导全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走向辉煌。
在发展党内民主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通过党内民主来引导并带动社会民主的发展。党内民主是一种选拔机制,党内民主将选拔出来的候选群体交到社会上进行选举,从而实现社会民主。党内选拔和社会选举二者缺一不可,单方面强调党内选拔,就会是党内精英之间封闭的政治游戏;单方面讲社会选举,容易出现庸人政治。“从党内民主到社会民主是由理论与实践证明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 ⑧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一条宝贵经验。
近代以来的民主化进程,十分重视实现民主的顺序。“西方原生态的民主社会演变的顺序大致可以这样概括:一是经济和教育的发展,二是市民文化和法治社会的建设,最后才是民主化。这个顺序搞错了,一个社会往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⑨一些后发展国家在民主化进程中往往就犯了这样的顺序颠倒的错误。亚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他们基本的国家制度还没建设完成,就开始大刀阔斧实行民主化。这种偏激的行为不仅没有实现本国的真正民主,反而带来了政局动荡和政治混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模式体现了“制度建设在前,民主政治在后”的优势。
中国的民主集中制的优势在于该制度资源本身具备活力,因为民主集中制的“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相对柔性,在群众路线的基础上,征求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实行广泛的调查分析,在人民群众“知情”并“了解”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党性的共产党人结合制度和人的因素共同做出的国家治理方案,充分协调了人与制度的关系。《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提出:
“抓紧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着力构建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切实推动民主集中制具体化、程序化,真正把民主集中制重大原则落在实处。”⑩ 由此可见,“中国道路”下的中国民主政治有其逐步完善的国家制度建设,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而民主集中制再次成为该模式的重要标识。
中国的民主政治是在不断转型和自我革新的进程中走向完善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遇到了一些问题,但从根本上讲属于发展问题,这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过程中同样遇到过。而与无政治权威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强大在于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分为“早发内生型”和“后發外生型”。“早发内生型”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是由其内部因素促进发展的,而“后发外生型”国家是因为外部影响激发而推进的现代化发展,很显然中国属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发展国家。“后发外生型”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政治权威,这种类型的国家如果政治权威缺失,就会导致政局不稳,社会动荡。邓小平在1988年就提过:“中央要有权威。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没有这一条,就是乱哄哄,各行其是,怎么行呢?” 无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还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都是依靠中国共产党的强有力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我们要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切实防止出现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现象”。
经过十年“文革”的浩劫,中国几近崩溃的边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中国共产党摒弃掉“苏联模式”,经过自我革新,寻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成分也发生了变化,从建国初期的工农干部、解放军为主的党员成分发展到改革开放后的私人企业主、知识分子、专业人士等,充分体现我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当前,中国共产党加强反腐败斗争力度,从保持党自身的纯洁性入手,是党的领导层自我意识的结果。改革开放四十年间中国共产党能不断进行自我革新、自我改革,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治理能力,推进中国的民主政治进程,其深层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的“开放性”。
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开放性中国民主政治,促进了政策的连续性、及时调整和变化,这是有目共睹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民主,可以最广泛地达成社会共识,避免了各党派和各利益集团的相互倾轧,减少内耗,降低政治成本,利于及时进行政策制定、执行和调整变化,大大提高了执政效率。
相比之下,西方的多党制民主模式下,各个政党互相推诿政治责任,有效的政策难以实施。正如《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所说:“我希望美国能做一天中国(仅仅一天)——在这一天里,我们可以制定所有正确的法律规章,以及一切有利于建立清洁能源系统的标准。一旦上级颁布命令,我们就克服了民主制度最差的部分(难以迅速做出重大决策)。”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政策进行了多次实质性、历史性的变革,这是其他民主政体所没有的,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开放民主政治,没有政策的重大调整,中国不会有这样巨大的变化。
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如何搭配?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按照一般的逻辑思维,国家应该在经济发展同时,尽快实现政治民主化,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些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民主模式,不考虑本国国情,快速推进民主政治,可结果事与愿违,最终造成“民主失败”,政局混乱,社会动荡,经济落后。究其原因,根本在于这些国家在民主化进程中民主的发展超过了自身的政治制度承载力,最终导致民主超速。
马克思认为:“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他还提道: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已经十分清晰地告诉我们民主发展的程度取决于物质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发展状况决定了中国的民主政治的发展还有相当长的道路要走。邓小平就指出:
“中國正处在特别需要集中注意力发展经济的进程中。如果追求形式上的民主,结果是既实现不了民主,经济也得不到发展,只会出现国家混乱、人心涣散的局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住本国国情,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注重中国人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实践,这都为中国的民主政治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必须要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相适应。
总之,从“中国道路”视角看待中国民主政治特质,就是要深刻认识民主政治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规律。目前,中国正在走渐进式的民主化发展道路,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整合。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作出充满中国智慧的贡献。
注释:
①⑥《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24、27页。
②《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页。
③《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17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页、第277页、第284页。
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36页。
⑦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 15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5页。
⑧施雪华,崔恒:《从党内民主到社会民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路线图研究之一》,《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⑨杨玉凤:《从“中国式民主”看“中国模式”》,《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12期。
⑩习近平:《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规划纲要(2013-2017)》,《人民日报》2013年11月28日,第1版。
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6日。
弗里德曼著,王玮沁译:《世界又热又平又挤》,湖南科技出版社,2009年,第352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64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页。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责任编辑 矫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