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珊珊
摘 要: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实践性、趣味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开展自主学习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借助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教师和学生的交互性更强。基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这一特点,通过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反思;设置悬念;回归生活
本人通过参加市教改之星和县学科骨干评选两次活动,两年前《我的课程表》一课的教学成为我骨干评选课堂的镜子,在教学设计这方面有了不同的感悟。
一、导入设置悬念
一部电影、一本书,好的开头能一下子抓住观众、读者,让你非看不可。课堂教学也是如此,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过好课堂导入关。所谓课堂导入即教师采用各种方法使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转移到课堂学习中。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为整堂课的和谐自然发展定下基调。可以说,良好的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石。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老师把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拿出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来设计。
上教改之星时,我是先比较文档与表格,突出表格特点。用小明喜欢看动画电影的例子,出示文字描述的五月影讯和将文字归类整理成表格——春暖花开之五月影讯表。他想在星期六的晚上去看场奇幻冒险类的电影,你能快速地找出适合的影片吗?继续对比这几天天气的文字描述与天气预报表,这两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哪种看起来更方便?得出结论:表格可以方便地、清楚地了解今天的天气以及近几日的天气,可以使各种信息排列得更加有序、更加整齐。接着举例交流,体会表格处处存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表格?你们想到的有哪些?既然表格处处可见,处处有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表格。制作一张天气预报表。
第二次上课时,在导入环节我仅仅是出示文字、引出表格。小明喜欢看电影,听说近期上映的《昆塔:盒子总动员》特别好看,想在周日的下午约几个同学一起去观看。接着出示用文字描述的十一月影讯,根据这段描述,你能马上告诉小明约同学看几点的电影吗?学生一时答不出,我伺机提问,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有学生会提到表格,当提到表格时,我没有肯定,只是说我们来试试看,尝试着做一张表格,看看阅读起来是不是真的比文字方便。设置悬念,学生验证,以趣启思,我觉得这样的导课更巧妙。
二、教学重在规划
在实际的作品教学中,教师设置的任务应该注意从全局考虑,在制作作品之前如何规划,规划哪些内容。如提供一种思路:(1)提出研究主题;(2)确定研究线索;(3)网上搜集资料;(4)制作演示文稿;(5)展示研究成果,按照这个思路来做作品,实际上也就是在作品制作之前就对作品进行构思,整个作品考虑也会周到,更有现实意义,学生学到的知识也越多。
前一次上《我的课程表》,我就用课件辅助先了解一下表格中各部分组成元素并讲解表格的行、列、单元格的概念。出示一张天气预报样表,让学生确定几行几列后就开始动手制作。后一次在制作之前,我同样先了解一下表格中各部分组成元素并讲解表格的行、列、单元格的概念。不同的是,我让学生分析影讯的文字描述,通过描述请学生在纸上简单地绘制一下表格,思考设计一个几行几列的表格比较合适。这时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行标题是时间,列标题是日期;另一种是行标题是日期,列标题是时间。表格的行、列标题的不唯一性凸显而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选一种表格形式进行制作。我没有固定学生的思维,没有固定表格的行、列标题。这更能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三、评价回归生活
信息技术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课堂评价环节,自评与他评是作品课常用的评价方法,我在前一次课上也运用了这一方法。先让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评价自己的作品。然后通过交流,选出几位同学来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作品的优缺点。
而在上骨干评选课时我让学生先通过自己的作品,衡量下是不是小明看见这张表格就能很清楚地了解、定位到自己所需的信息。提炼出表格的作用:表格可以使各种信息排列得更加有序、更加整齐。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表格?你们想到的有哪些?学生会说教室里的值日表、课程表、成绩单、竞赛表;医院里的专家坐诊表;车站的列车时刻表等。我顺势布置拓展任务:学校下周要召开运动会,便于裁判统计成绩,我们也可以将同学们的报名情况做成运动会报名表,你们可以吗?让学生课后尝试着做一做,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引导他们主动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問题,感受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魏代友.教学反思:找一面镜子照自己[J].中学语文教学,2013(11):77-79.
[2]冯歆然.设计我的课程表[J].大学生,2014(5):46-47.
编辑 李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