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居丽
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该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呢?回首三十多年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经历,我认为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对任何的教育改革,都应该不仅知其然,更应知其所以然。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最忌讳不假思索地赶时髦。如果那样,我们的教育是可悲的,更是可怕的。为此,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我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传统教学手段的运用,让新时代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插上腾飞的翅膀
课堂革命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多元评价,如何让它们落到实处?我认为传统意义上的一些做法,有助于这些学习方式的落实。
1.预习手段的有效运用,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延伸到课前
预习是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多元评价内容获得的必要手段。预习是非常传统的学习手段。小学语文课堂上应该对学生的预习做专门的培训,应该有专项系统的要求,通过课前的“查、画、写、记、练、思”把预习真正落到实处。只有充分的预习,学生课堂上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多元评价才会有内容上的保证,从这个意义上说,充分的预习让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展讲评价成为可能。
信息时代知识变更的日新月异,为学生的课前预习提供了广阔的资源。这些资源的运用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预习课本知识,还能帮助学生拓展与之相关的知识面,使学生在课堂展示交流的时候旁征博引,得心应手。为学生增添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2.复习过程中基本知识的建构梳理、归纳总结为学生展示交流,多元评价增添了新的风采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在堂堂清、日日清的基础上,借助画各种形式的导图引导学生对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建构、巩固,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展示交流自己设计的单元知识建构图,对所学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再巩固,再经过重点知识的专项综合训练,这样对所学知识进行多次深入细致的回顾,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打通知识之间的关联。
综上所述,任何教学改革绝不是简单的取了新的,舍了旧的。任何学习方式、教学手段的运用都应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都应该尊重学科的特点,都应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在这个层面上新旧教学手段的有机融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整体提升。
二、语文的书面素养评价考查,也应该像英语学科一样对学生进行听力水平测试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四大组成部分。
可是多少年来,在课堂听课观察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一大部分学生仅专注于自己的表达,对于别人的讲话常常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严重影响了学生之间深层次的交流学习。回望我们的平时学科考查,仅仅重视读写的现象非常严重。虽然近年在一些学校的考查改革中,增加了朗读、口语交际、背诵等项目的考查,却仍然忽视了对听力的考查。
近几年来,我们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语文听力测试试验。经过为期四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参与该项测试的学生在课堂专注力、生活交际方面明显优于不参加该项测试的学生,他们更善于关注别人的见解,更易引发思考,也能彬彬有礼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事实明显证明,对学生进行听力评价考查有利于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听力的引导培养,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乐于听,善于思,接受别人有益意见、优于表达不同见解……这种学生心胸更加豁达、思维更加深刻、态度更加自信、表现更加从容……
三、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很好地解决农村学校课外阅读、日记练笔的老大难题
一直以来,农村家长素质比城市低,农村孩子的课外阅读面窄、习作内容的空洞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可是,随着电脑、手机,互联网的普及,给农村的教育带来了可喜的转机。
比如,如何利用微信引导家长和学生亲子阅读呢?是否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让孩子共享朗读录音,共赏阅读照片,共议阅读话题?
农村的学生习作差,我们是否也可以利用美篇、美图这样一些平台,让我们的孩子把自己某一段写得比较好的日记,图文并茂地在这些平台上进行展示呢?因为现在手机拍照对于学生已不再陌生,如果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方法,结合自己的生活写成日记,配上图片在平台上展示,互赏,这对他们今后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写作练笔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促进和激励吗?
四、继续强化写字教育应该成为一线语文教师不能遗忘的话题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随着电脑的普及、手机的运用,人们对汉字这一交际符号的使用明显弱化。好多字,我们会认,但写起来却感到头脑中一片模糊。生活中别字现象非常严重,这对于我国文化的传承是非常不利的。为了不让这一传统的文化现象消失,作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担负起义不容辞的责任。
虽然目前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比如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对写字描红已经提上了很重要的议事日程,又比如一些汉字大赛,但对学生写字素养的培养,主阵地依然还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韩立福.韩立福与学本课堂[M].北京师范大學出版社,2015-10.
编辑 王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