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强
(富顺县板桥镇中心卫生院 四川 自贡 643204)
肛瘘是结直肠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大约占所有结直肠疾病的1/4,好发人群为青壮年,其中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比例约为5:1。由于肛门部位生理环境较为特殊,极易感染,因此治疗难度较大。其中高位肛瘘是指瘘管及其支管位于肛提肌与肛管直肠以上部位的一种肛瘘,也称肛漏[1]。由于位置较高,治疗难度更大,属于结直肠外科疾病中较难处理的疾病之一。高位肛瘘患者往往存在肛门流脓、肛门肿痛、瘙痒等局部症状,严重者会伴有低热、消瘦等全身症状。临床中,高位肛瘘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最佳根治手段。为观察肛瘘切除术与挂线法联合应用对高位肛瘘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以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进行高位肛瘘手术治疗的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与单纯术式治疗组,每组47例患者。其中,联合治疗组包括32例男患,15例女患,年龄为21~68岁,平均年龄为37.5±3.5岁,病程在5~67个月,平均病程为(21.5±6.3)月;单纯术式治疗组包括30例男患,17例女患,年龄为20~66岁,平均年龄为36.8±3.6岁,病程在6~69个月,平均病程为(22.1±6.1)月。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高位肛瘘的诊断标准;②无其他传染性疾病;③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分析,两组高位肛瘘患者在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可以进行比较。
两组患者在实施手术前均进行各项常规检查,待患者符合手术标准后予手术治疗。单纯术式组患者行肛瘘切除术。具体操作如下:①骶骨麻醉;②麻醉起效后行扩肛处理;③确定内口准确位置、主瘘道及其支管走向;④切除内外口和瘘道及周围瘢痕组织;⑤止血并缝合创口。联合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中医挂线法,在外括约肌深部平面以上进行挂线,注意挂线松紧程度,保持挂线松紧适中。术后两组患者均行填塞加压包扎处理,并在术后两小时内控制患者排便,采取常规抗感染预防治疗。术后每周换1~2次药,并在换药时调节挂线松紧程度。
观察两组高位肛瘘患者的治疗效果,共分为3个标准:显效、有效、无效。显效为肛漏愈合情况良好,未出现感染等不良反应;有效为肛瘘愈合情况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无效为肛瘘愈合情况较差或存在明显不良反应。
1.4.1 不良反应 在研究过程中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肛门功能障碍、肛门畸形及肛门失禁等。
1.4.2 手术创面 观察患者手术创面面积及创面愈合时间。
应用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9%。单纯术式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5.1%,联合治疗组高于单独术式治疗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单纯术式治疗组患者共发生不良反应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联合治疗组患者共发生不良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纯术式治疗,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联合治疗组手术创面较单纯术式治疗组小,且创面愈合时间有所缩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创面情况比较
高位肛瘘是结直肠外科中较难治疗的一种疾病,其由于解剖生理位置较为特殊,创面很难恢复,易受感染,治疗时难度较大,且容易复发[2]。高位肛瘘患者在生活中往往容易忽视其治疗,难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肛瘘复发时,为解除痛苦常采用药物治疗,但往往只是治标不治本,很难长期应用,另外由于施治不及时,易延误治疗最佳时机。目前,肛瘘的最佳根治方式为手术,通过手术治疗可以直接去除患者病位,但对肛门括约肌具有较大损伤。而在肛瘘切除术的同时应用中医挂线法,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肛门功能的恢复。
综上,肛瘘切除术联合挂线法较单纯应用肛瘘切除术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