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与效果评价分析

2019-07-08 23:25安浩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性化护理应用效果

安浩

【摘 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120例,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上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同组护理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性化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3--01

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相应地也提高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手术室为医院重要场所,用于抢救、治疗。患者需接受手术治疗,进入手术室后均表现出焦虑、恐惧、担忧及紧张等不良情绪,提高生理性血压并加快心率等,不利于麻醉与手术的顺利开展。因此要开展手术室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研究称[1]在手术期间适当给予患者鼓励与心理安慰可将其心理应激状态有效改善,减轻不良情绪状态。近年来护理理念逐渐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因此我院开始在手术室护理中引入人性化护理,该护理模式注重以人为本,坚持一切护理服务以满足人的需求为主,结合个人护理与整体护理,应用后获得临床与社会的一致好评。现选取患者120例,详述其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120例,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性34例,男性26例,年龄为21~58岁,平均年龄为(36.7±7.2)岁;观察组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为20~59岁,平均年龄为(35.2±6.5)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均衡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术前6h禁水,术前12h禁食,静脉输液对水电解质平衡予以维持,术前遵医嘱常规用药,做好皮试、备皮、灌肠等操作。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人性化护理,内容如下:

1.2.1 术前护理 手术通知单发放至巡回护士手中后该护士要开展术前访视,对患者病情予以了解,着重了解患者过敏史、疾病史及既往史等,评估其心理状态;将健康处方发放至患者手中,对手术目的、必要性、术前准备工作、手术室环境、手术优势等予以讲解,鼓励患者提出疑虑并耐心解答,将其负性情绪减轻。

1.2.2 术中护理 术前1h将手术室湿度调节至55%~60%,温度调节至23℃左右,做好保暖工作,避免患者受凉。协助患者摆放体位,并解释采取该体位的必要性,取得患者配合与理解,同时合理调整床垫,使患者处于最舒适状态。术中若感受到患者情绪比较紧张可握住其双手给予心理安抚,结合患者意愿播放轻柔舒缓音乐,将其注意力转移,有利于降低应激水平。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不可在术中讨论病情或者谈论其他无关话题,询问患者有无需求并尽量满足,注意观察患者肢体动作及面部表情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1.2.3 术后护理 术毕后温水轻柔将患者身上血迹擦净并协助将衣裤穿好,整理好仪表。在转运回病房时要对生命体征予以观察,注重切口与管道护理,对于意识不清者需使用约束带,避免突然躁动导致摔跌等意外事件。患者清醒后护士要告知手术情况,叮嘱术后注意事项,并详细交接班于病房责任护士。术后2~4d还需回访,了解患者切口与生命体征状态,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疑虑,增强安心感,将其负性情绪减轻或消除;结合患者病情指导术后合理锻炼,将手术效果增强,促进康复。

1.3 观察指标 应用SAS、SDS(焦虑、抑郁量表)评估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状态,分数越高代表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20.0统计学处理上述数据,用标准差()以及均数(±)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用t检验,对比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3 讨论

手术室为医院重要组成,主要用于急诊抢救、手术及侵入性诊断等,为有创性操作,需作切口于机体上并行修补、切除病变等操作,存在一定风险,部分患者手术治疗后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致死,诱发医疗纠纷。在手术中手术室护理贯穿全程,这是减少医疗纠纷、减少手术风险的关键所在,因此一定要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人性化护理为新型护理模式,核心理念为以人文本,与常规护理的刻板化与机械化特征不同,该护理模式强调一切护理服务要以患者需求为出发点,对患者合理需求予以最大限度满足,体现人文关怀精神,实现将患者作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大量研究证实[2-4]人性化護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效果良好,原因在于该护理模式可转变护士护理理念,从疾病重点转向患者重点,真正立足于患者角度思考,并对自身知识储备予以更新,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水平,始终保障患者利益,有利于提高患者信任度,拉近护患距离,减轻负性情绪。术前有效沟通,了解患者详细情况可消除患者陌生感;术中合理调节温湿度,播放音乐可增加患者生理与心理舒适度,防止呼吸黏膜不适并将机体应激反应减轻;术后回访了解恢复情况并提供康复指导,可减轻患者担忧感,促进恢复。本组结果表明人性化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可明显减轻患者负性情绪,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杨秀娟,辛雅丽,丁华,等.人性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的影响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9,17(17):199.

刘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0):160.

杨天娇,杨胜岚,高美玲,等.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养生保健指南,2019,10(25):137.

晏三妹,聂绸英.人性化管理在介入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8):2663-2664.

猜你喜欢
手术室护理人性化护理应用效果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分析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