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式学习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实施

2019-07-08 03:44范竹发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程学科核心素养议题

范竹发

摘   要 辨析式学习是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明确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构建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辨析式学习活动的开展,其遵循的基本路径是确定议题、创设情境,探究情境、陈述观点,辨别观点、科学判断,反思观点、理性选择。基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积极开展辨析式学习,实现学习目标的达成和课程的价值引领。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辨析式学习 议题 情境  思想政治课程

辨析式学习是指学习者基于一定的情境和问题,运用辩证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科学的思维方法,对问题进行解释与论证、辨析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判断与选择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式。《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要把辨析式学习作为打造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引申观点,从而引领学生认同、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有效开展辨析式学习,使学生亲历自主辨识、分析的过程并作出判断,实现有效的价值引领,须遵循以下几个步骤,明确辨析式学习活动开展的基本路径。

一、确定议题,创设情境

有效开展辨析式学习活动,首先是要确定好活动议题。一个好的活动议题,不仅应该包含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还应该能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不仅能提升学生运用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引领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展现积极的行为品格,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因此,议题的适切与否极为重要。确定合适的议题要坚持三项原则。

1.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要求议题的情境要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议题的问题要基于学生的实际能力。联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是一切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正如余文森教授所言,“从学生的角度讲,情境和问题的核心是其经验和思维、情感的参与。情境应成为学生的思维发生处、知识形成处、能力成长处、情感涵育处,创设情境就是构建课程知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生命相接的过程”[2]。

2.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即议题针对学科核心素养、学科内容和学科任务。议题要着眼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体现学科课程的价值引领。议题要体现学科知识、学科思维等学科内容的运用,体现教学重点,针对教学难点。思想政治学科内容不仅包括该课程涉及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有序的文化知识和逻辑的学科结构,而且也包括与这些学科相联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3]。议题设计要针对学科任务,基于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学科思维解释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思想政治学科任务主要表现为描述与分类、解释与论证、预测与选择、辨析与评价等。

3.开放性原则

议题的开放性表现为主体的开放性和问题的开放性。议题应该面向所有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只有极少数学生才能参与探究的情境和问题,显然难以实现有效的学习和教学,更谈不上对学生的价值引领。议题也不应是封闭性、孤立性的单一问题,而应该是具有开放性、系统性的问题组合。开放性、系统性的问题探究,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横向发散,也更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层挖掘与分析,引领学生思维朝纵深方向发展。

二、探究情境,陈述观点

探究情境、陈述观点是指学生在明确情境材料和问题之后,通过主动思考、理性分析和深层探究,对情境中的问题表明立场、陈述观点、阐述理由。这一过程主要是让学生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对议题表达自我见解,提出问题解决方案。教师要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自主探究的权利和自我解决的信念,鼓励学生尝试和表达,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了解和掌握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探究问题的深度。以议题一为例。

议题一:汉语词典收录网络新词

据媒体报道,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增添了诸多网络新词,如“微信”“失联”“正能量”“接地气”“吐槽”“拍砖”“土豪”“宅男”“宅女”“雷人”等等。收录网络热词是过于轻率还是与时俱进,引起了网友们不小的争议。

观点一:网络新词是网络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这些新词内涵丰富、形象生动,体现时代特色,在社会上使用广泛,为大众普遍接受,且已被主流媒体所认可。《现代汉语词典》将这些热词收录进去,正是与时俱进的表现。因而,应该收录。

观点二:网络新词毕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一些词汇具有随意性和偶然性,其生存空间与时间也极为短暂;而词典作为工具书,应该具有规范性和严肃性,网络词汇进入词典会损害汉语的纯洁性,所以不能随便把网络语言收归“典”中。

问题1:网络新词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2:选择你支持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对于上述议题的探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维度、多种视角陈述观点、表达见解,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关注学生在陈述观点过程中所运用的学科知识。学科知识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载体,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面对一定的情境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如对上述问题1的探究中,可以联系文化与经济、物质和意识、实践与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等学科知识陈述观点。二是要关注学生独立性的思维品质。独立性思维是理性思维、科学精神的内涵表征,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应有之义。在上述问题2的探究中,基于个体生活经验、思维方式的差異,学生选择支持的观点也不尽相同。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独立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倾听不同学生的独特意见,理性对待学生的不同观点。

三、辨别观点,科学判断

辨别观点、科学判断是指学生之间在倾听和理解对方观点的基础上,找出彼此观点之间的异同,并根据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加以辨别、分析和判断。这一过程突出表现为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和学科思维对不同观点进行分析、鉴别和评价,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课堂走向多主体互动、多维度生成,既有知识与思维的实际应用,更有学生基于问题解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积极彰显。以议题二为例。

议题二:传统文化是财富还是包袱

传统文化已深刻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加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为我们提供了精神栖息之所。但在今天改革开放和现代文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传统文化也会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成为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

观点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应该好好继承。

观点二:传统文化已不再适合时代发展了,它是包袱,应该抛弃。

问题1:列举生活中有关传统文化的现象及其表现形式,据此思考传统文化有哪些特点。

问题2:传统文化是财富还是包袱?谈谈你的看法。

上述议题的探究,从学科内容而言,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对传统文化的科学认知;从学科任务而言,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学科思维进行描述与分类、解释与论证、预测与选择、辨析与评价,提升學科能力,实现价值引领。对问题1的探究,可以让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把握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对问题2的探究,可以提升学生对问题的辨别与判断的能力。对问题的辨别与判断,蕴涵着学生自身的价值取向,关系到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无论学生做出何种判断,教师都要引导学生树立辩证与批判的思维,防止认识的片面性和绝对化。

四、反思观点,理性选择

反思观点、理性选择是指在经过对不同观点的辨别、分析和判断之后,反思哪些观点更为合理,并据此坚持科学的观点,选择理性的行为。教师要积极发挥对辨析式学习活动的引领作用,及时对学生表达的错误观点予以点评和指正,对合理观点予以总结和归纳,从而实现对学生积极的价值引领。以议题三为例。

议题三:理性爱国

材料:爱国,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使命和担当。爱国,饱含民族热情,彰显民族大义。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我们也看到当下一些特殊的爱国情感的表达方式,比如很多网友转发不吃肯德基或者不买外国品牌的电器,来表达爱国的情绪。一些网友将这样的倡议付诸行动,到肯德基门口打横幅,劝阻吃洋快餐的食客,有的网友还因此在网上掀起了对骂。

问题1:公民的上述行为是爱国的表现吗?

问题2:谈谈你对爱国的理解。

从学科内容而言,这一议题的辨析式学习,可以运用“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等相关知识,说明公民爱国情感的表达要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引导学生选择有序的政治参与。从学科任务和课程目标而言,这一议题的辨析式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在对问题解释与论证、辨析与评价基础上,进一步反思观点,作出理性选择。对问题1的探究,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辨析和讨论,对于学生表达的错误观点要及时予以评价和纠正。对问题2的探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对问题1的探究和反思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理性爱国的思维,引领学生选择理性爱国的行为由此引导学生在“爱国”这一问题上形成科学的精神、法治的意识和有序的参与,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让学生学会运用辩证性思维分析问题,运用批判性思维判断问题,运用对立统一的思维理解生活,这是辨析式学习的思想统领与核心要义。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活动型学科课程,要深入探索和积极遵循辨析式学习活动开展的有效路径,让学生在议题研讨和情境探究的过程中凝练品格,在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生成能力,在辨别评价和反思选择的过程中形成观念,从而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3] 王礼新.问题情境、学科任务与学科内容[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12).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程学科核心素养议题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让政治议题“活”起来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应具备的课程能力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五年制高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艾思奇《大众哲学》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