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杰
【摘要】综合实践有利于学生人格的整体发展。在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中,劳动与技术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大浦中学利用农村地方特色,从学生兴趣出发,以野菜栽培为校本课程,创新课堂模式,从理论走向实践,融入多种学科知识,辐射多个领域的课程,充分发挥劳动与技术课程的综合实践功能,并结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使两者优势互补,发挥整体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野菜栽培;课程开发;综合实践;能力;品质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方针中强调劳动教育:“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习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初级中学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开发坚定了信念和明确了方向。
劳动与技术教育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劳动观念,锻炼学生刻苦耐劳的意志,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也为今后踏入社会进行职业选择和职业能力奠定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提出课程综合有利于人格整体发展,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农村中学利用自身的优势,结合学校当地资源和教育发展实际,充分发挥劳动与技术课程的综合实践教育功能, 以体现课程的时代性、适切性和先进性。
一、从地方特色、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野菜栽培作为劳动技术教育校本课程
大浦中学位于江苏太湖之滨的大浦镇,资源得天独厚,当地野菜资源种类多样,野菜是健康的绿色食品,大部分野菜药食同源,学生和家长也有食用野菜的习惯,学生对于野菜既熟悉又陌生,吃过野菜但是对于野菜的知识和种植又不太了解。以此为出发点,大浦中學以改革为契机,推进地方课程,考虑以野菜栽培作为劳动与技术教育校本课程,努力实现劳动与教育技术课堂实践化,逐步走向综合化发展。
为了确保野菜栽培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在2016年实施校本课程初期,首先对学生做了一份调查问卷:吃过野菜的学生占100%,喜欢吃野菜的学生占了98.67%,有意向栽培和研究野菜的学生占了98.1%。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我们更加坚定开展野菜栽培的决心和信心。两年来,大浦中学开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创新野菜栽培课堂模式,充分开发劳动与技术课程的综合实践功能
1.开辟野菜栽培实践园地,从课本走向实践
实践性是劳动技术课程区别于其他知识类课程的最大特点。学校开辟野菜栽培实践基地,学生真正从课本中走出来,亲自参与实践活动,从而获得技术知识、操作技能、技术情意和态度,获取经验,也提高了运用能力。实践活动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本小组感兴趣的野菜进行栽培。通过书本、网络收集资料,了解本小组野菜的形态结构特点、习性、栽培季节、如何管理等,在实践基地认筹本小组的实践基地,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野菜栽培一系列实践。从翻土、播种、施肥、除虫、除草到收获采摘,都将过程记录在实践报告中,并且及时开展自评、小组评价,最后指导老师进行评价。
2.综合多门学科知识:多学科角度开展实践
劳动与技术教育需要学生运用数、理、化、生、美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学校的生物、物理、化学、美术等老师主动参与编撰教材,编写教案,制作课件,参与对学生的实践指导,利用多学科知识开展技术活动,实现知识内化,提升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学校各科教师也提升了自身的业务水平,促进了本专业在野菜栽培实践中的应用。
3.课程资源综合:以野菜栽培为中心,辐射多个领域的课程
结合国家课程《营养与烹饪》《园艺》《木工》等,将野菜栽培融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去。野菜栽培过程中不仅仅是一个栽培的实践,还可以此为中心,开发多个领域的课程。
(1)营养与烹饪。野菜采摘季节,组织学生开展采摘、烹饪、品尝野菜活动。学生学会如何采摘野菜,获得了采摘技巧;会选择采摘的工具,完成采摘并进行洗菜、切菜;认识和学习使用常用炊具;通过书籍、电视、网络、家庭等渠道获取每种野菜的烹饪方法,逐步学会一些常用的烹饪方法:拌、烧、炒、煮、煎、蒸等制作方法;也可以自己创新,创造新的食谱;讨论交流说说食谱的营养价值。
(2)食品加工保存。像马兰食用有一定的季节性,到了四月底马兰开始变老,资源就浪费了,能不能在马兰变老之前采摘下来,用适合的方法进行保存,这样随时都可以食用;学校栽种的枸杞产量很高,如果不进行加工保存,枸杞就浪费了,有些学生就提出,加工成果干,或者酿制枸杞酒等。
(3)园艺。设计自己的野菜实践基地,制作基地的篱笆,栽种自己喜欢的花草装扮实践基地;用自己栽种的野菜和花草制作盆栽,放在教室展览,绿化和美化教室环境。
(4)插花。在野菜开花的季节,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插花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审美品质。野花也有别具一格的美,如荠菜花像白色的满天星,纯洁、朴实、清新,用作插花也很有特色。
(5)使用和维修工具。在劳动过程中,学会使用常见的劳动工具,劳动工具使用过程中会损坏,在老师的辅导下学生进行自主维修,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6)摄影。开展各种摄影活动,如“野菜之美”“劳动之美”等活动并展览,评选优秀作品, 通过摄影比赛,学习摄影技巧,体会劳动之美。
(7)网页制作。通过摄影,在信息老师的指导下将照片在电脑上处理制成精美的网页或是图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以野菜栽培为出发点开发的课程,充分体现了实践的综合性,为学生创造了更好的发展平台,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提升自信和自我认同感。
4.与社会接轨
(1)开展有关野菜的一系列调查活动。有调查问卷和调查报告等,学生参与设计调查问卷和调查报告,小组为单位到宜兴各个地区开展调查活动。如《野菜食用调查》《野生马兰的生存状况》《野菜市场调查》等,通过调查实践,为开展野菜栽培提供可靠的资料,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开始逐步融入社会,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踏入社会打好基础。
(2)尝试市场售卖活动。开展市场售卖活动,能够直观体现野菜栽培实践带来的成果。组织学生在业余时间,采摘自己的野菜到市场售卖,通过售卖活动,学生收获很多——了解市场野菜的需求状况;自己的劳动成果值得肯定,成就感提升;参与社会活动,体会种植行业的艰辛;形成刻苦耐劳、积极向上、勤俭节约等良好的品质。
(3)家庭、社区推广种植。通过学生的社会调查,对调查报告进行分析。宜兴地区群众食用野菜的情况很普遍,但是食用的种类较单一,不过在调查问卷上看人们愿意尝试其他野菜的意愿也很高。因此,我们建议农村学生家庭尝试种植,以及组织学生在社区菜场开展推广宣传活动,设计宣传画报,介绍野菜的特点、药用价值和烹饪方法等,让人们品尝不同种类的野菜,并提供一些野菜的种子或者野菜苗,向家庭、社区辐射推广。
(4)家长参与,促进家校联系。邀请家长欣赏野菜实践基地,观赏摄影作品展,与孩子一起烹饪野菜,品尝孩子栽培的野菜,感受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果。除了关注成绩,也让家长发现孩子的特长和优势。
(5)开展形式多样的野外实践活动。徒步踏青、野外采集野菜、参观科技园和生态园等活动。2018年秋学校开展了一项环太湖徒步踏青活动,学生踏青徒步实践活动中,学生感受到太湖湿地生态环境,还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同时沿途认识了多种野生植物。有些同学还将自己喜欢的野生植物带回学校制成标本。通过野外采集野菜活动,学生认识了宜兴周边常见的野菜资源;通过参观科技园和生态园,学生了解了现代农业的飞速发展,启发了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
通过一系列的野外实践活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他们融入环境,理解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同时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为今后踏入社会后打好基础。
三、野菜栽培综合实践中能力和品质的提升
1.野菜栽培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前两年学生的劳动与技术课程是基础栽培,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會发现很多感兴趣的事情,并且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以此为契机,老师应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开拓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从基础栽培实践逐步向研究性栽培实践过渡。例如,改良种植方法、设计工具、废物利用、食物保存、有机肥料的研究、野菜适应环境调查、种子适应传播的研究、野菜维生素C的调查等探索。
2.野菜栽培实践中品质的提升
通过野菜栽培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最后内化生成学生的优秀品质:接触欣欣向荣、绿绿葱葱的野菜,形成向上向美的品质;付诸实践,明白实践出真理;劳动成果的展示,提升学生的自信以及自我认同感;小组合作栽培,培养学生爱合作爱交流的品质;综合实践中,迎难而上,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融入环境,让学生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实践中涉及多个行业领域,让学生实现职业认同感……
大浦中学这两年多来,以野菜栽培为中心的综合实践活动体现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实践性、综合性、社会性、创新性和探究性。学生通过野菜栽培综合实践活动,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为终生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