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2009-2018)国内外少数民族理科教育研究进展

2019-07-06 01:19杨小峻许亚锋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理科学业少数民族

杨小峻,许亚锋

(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

一、引言

“理科”这一术语在不同教育阶段有着不同的涵义。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理科通常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统称,在大学阶段则是指理科学科门类,包括数学类、物理学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电子信息科学类、地质学类等众多学科。在西方国家,并没有与“理科”完全对应的术语,与之相似的是“science”,通常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这四门学科,有些研究者还使用“STEM”“STEAM”“scienceand mathematics”或者“mathemat⁃ics and science”来关注理科相关主题。

尽管使用的术语不完全一致,但是理科课程及相关专业对于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却是国际公认的,努力提升少数民族理科教育质量不仅有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而且还是一个事关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命题。基于这一认识,各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纷纷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理科教育领域的目标规划与政策支持,以我国西藏自治区为例,西藏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的“五个100%”教育工作目标中有三个都属于理科教育范畴,分别是“小学数学课程开课率100%,中学数理化生课程计划完成率100%,中学理化生实验课程开出率100%”,充分体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对理科教育的高度重视。为了梳理国内外少数民族理科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帮助研究者更好地掌握最新研究成果,有必要对近些年国内外少数民族理科教育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

目前在少数民族理科教育领域已有学者开展了文献综述研究,仅少数民族数学教育领域,近十年就有多达12篇中文文献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但这些文献要么是对相关国内研究进行评述,要么是对学术会议的文献综述,无论是研究的主题范围还是语种范围都较窄,不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国内外少数民族理科教育的研究现状与最新进展。

基于上述考虑,本文聚焦于中小学理科教育,通过回答下列研究问题分析近十年国内外少数民族理科教育的研究进展:

1、近十年国内外少数民族理科教育研究呈现出了哪些发展特征?

2、近十年国内外少数民族理科教育领域的关键议题及其研究进展有哪些?

3、国内外研究存在哪些异同之处?

二、文献的选择与分析过程

(一)样本选择

由于理科教育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个学科,且涉及内容非常庞杂,要穷尽所有的国内外文献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既使抽样文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又保证研究具备可行性,本文在采用“理科教育”和“science”作为主要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的同时,选择了数学学科这一最具代表性的和研究成果相对较为丰富的理科教育领域进行文献检索。分别以字段“民族”与“理科”、“文化”与“理科”、“民族”与“数学教育”、“跨文化”与“数学教育”在中国知网进行篇名检索,同时分别以“science”与“multicult*”、“science”与“rac*”、“science”与“minorit*”、“mathe⁃matics”与“multicult*”、“mathematics”与“rac*”、“mathematics”与“minorit*”在Web of Science平台核心合集数据库进行篇名检索,发表时间限定为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然后,将检索出的文献按照下列标准进行筛选:一是文献关注主题须为中小学理科教育范畴,将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以及非教育领域的其他文献排除在外;二是文献类型须为研究性论文,将研究综述、会议综述、快报、书评、新闻、编者按等其他类型的文献排除在外;三是文献的语种须为中文或英文,将其他语种的排除在外;四是至少能获取到文献摘要或全文中的一种。

经统计,共检索到中文文献146篇,外文文献509篇,按照上述标准筛选后还剩余中文文献50篇,英文文献60篇,共110篇。

(二)分析过程

本研究将筛选出的文献进行摘要和全文分析,提取文献语种、发表时间、来源出版物、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与基本结论等关键信息用来回应研究问题。其中,文献语种、发表时间以及来源出版物信息非常明确,由研究者分工进行信息提取;研究过程与基本结论的信息提取要求尽可能简明扼要,突出最重要的研究发现;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的信息提取则是由研究者对文献进行编码后完成的。

(三)文献编码

两位研究者首先随机选取了15篇中文文献和15篇英文文献,从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对文献进行分析和预编码,制定出初步的编码方案。然后,两位研究者按照编码方案独立地对文献样本进行编码,利用Cohen’s k统计计算评分者信度,对不一致的编码进行讨论直至达成一致,并在此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编码方案。经计算,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编码的Cohen’s k系数分别是0.81和0.84,说明编码具有较强一致性。

经过上述编码过程,确定了最终的编码方案。本文将研究主题分成教材与其他教学资源、教育评价、课程与教学、理科教育公平、理科师资、理科学习、少数民族理科教育理论、学业成就及其归因、职业选择、其他10类,将研究方法分成高阶统计、个案研究、话语分析、混合方法、基于观察和访谈的质性研究、经验总结、理性思辨、历史分析、描述性统计、民族志、现象学、叙事研究、扎根理论方法13类。

三、文献计量分析结果

(一)时间序列文献统计

近十年的年度发文量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可以发现样本中每年发表的文献并不算多,除了2015年有22篇之外,其余年份均未超过20篇,这当然跟本文的搜索策略有关,以篇名而非关键词甚至全文进行检索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样本数。但如果将前后五年的发文数量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明显变化,2009-2013年期间,五年发文量共43篇,2014-2018年共发文67篇,后五年发文量是前文年的1.56倍。中英文文献的分别统计结果均符合上述特征,即后五年的发文量均明显高于前五年的发文量,说明少数民族理科教育领域的研究比之前更加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与重视。

图1:年度发文量统计图

(二)发文期刊

发文期刊分析结果显示,少数民族理科教育相关文献的分布非常零散,在发文的35种英文期刊和30种中文期刊中,仅有六种期刊发文量在3篇以上。其中,中文期刊3种:《中国民族教育》发文6篇,《数学教育学报》发文5篇,《民族教育研究》发文4篇;英文期刊3种:《SCIENCE EDUCATION》发文7篇,《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发文5篇,《TEACHERS COLLEGE RE⁃CORD》发文5篇。文献分布比较零散一方面说明专门聚焦少数民族理科教育的期刊还比较少,另一方面也能够从侧面反映出少数民族理科教育涉及的研究主题较为广泛,与很多期刊的关注主题都有相关。

(三)研究主题分布情况

研究主题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涉及的10个研究主题中,学业成就及其归因、课程与教学、理科师资、理科教育公平4个研究主题的文献数量位居前列,均超过了10篇。

分语种来看,中文文献和英文文献所关注的主题领域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所区别。中文文献主要集中在课程与教学、学业成就及其归因两个主题领域,这两个领域的文献占中文文献总数的60%。26篇课程与教学类文献中有18篇是中文文献,该类文献通常是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来提升教学效果,如常宁等人[1]基于维吾尔族传统地毯和服饰设计开发具有民族特征的数学教学资源并开展“情景—问题”模式教学设计。29篇学业成就及其归因类文献中有12篇是中文文献,这类中文文献通常是以某个地区或学校的少数民族理科教育现状为切入点,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提出对策,如《少数民族地区理科教育问题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Z中学为例》[2]、《南疆少数民族学校理科课程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以和田地区为例》[3]都是典型例子。

图2:研究主题分布情况统计图

与中文文献相同的是,课程与教学、学业成就及其归因两个主题领域也是英文文献关注的重点领域,与此同时,理科教育公平、理科师资、职业选择类主题同样有较多的英文文献关注,这五个主题的文献占英文文献总数的90%。其中,17篇学业成就及其归因研究着眼于不同民族或种族的学生在理科中的学业表现,并从社会文化、心理、种族、学校制度、教学策略等多个方面探究影响学生理科学业成就的因素。12篇聚焦于理科教育公平主题的文献关注了少数民族学生在理科课程、教学设计、课外参与等方面所遭受的各种显性与隐性不公平,分析不公平背后的深层社会文化因素,例如拜尔公司[4]开展的一项研究探讨了女性和少数民族学生在大学STEM课程中代表性不足的问题,关注了学校在其中起到的作用。理科师资也是英文文献关注的焦点领域,该领域的研究关注理科教师在少数民族理科教学中的态度、信念、专业素养、感知和教学策略等话题,如Rivard&Gueye[5]研究了少数民族教师语言教学能力专业发展项目中,理科教师的信念和实践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的,以及这些信念和实践在课堂教学中的呈现方式。7篇有关职业选择主题的文献关注的是少数民族学生对理科类课程、专业和职业的态度,并将其与主流民族学生的态度进行比较,探讨差异背后的原因和对未来的影响。

(四)应用到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应用情况统计结果如图3所示,在应用到的13种研究方法中,经验总结、理性思辨、高阶统计三种研究方法的应用频数位居前列,应用三种方法的文献数都大于15篇。

图3:研究方法应用情况统计图

分语种来看,中文文献应用到的研究方法类型较少,且集中分布在经验总结、理性思辨和描述性统计三种类型,与之对应的是,英文文献应用到的研究类型分布很广,除了经验总结没有英文文献应用之外,其余所有方法都有应用,尤其是高阶统计、理性思辨、基于访谈和观察的质性研究使用频率较高。可见,中英文文献在研究方法的应用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中文文献主要基于经验和思辨开展研究,辅以简单的问卷和访谈调研,而英文文献则更强调“基于证据”开展研究,根据不同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讲求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四、少数民族理科教育领域的关键议题

通过对文献研究主题分布情况的统计可以看到,包括学业成就及其归因、课程与教学、理科师资、理科教育公平、职业选择在内的五个研究主题的文献数量位居前列,可将其视作少数民族理科教育研究领域的五个关键议题。下面本文将对这五个关键议题进行详细评述,从而能够对少数民族理科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一)少数民族学生理科学业成就与归因

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就与归因研究一直是少数民族教育领域的核心话题,少数民族理科教育也不例外。对主题分布情况的统计结果表明,学业成就及其归因类研究所占比例最高(占所有文献数的26.4%),无论中文文献还是英文文献对少数民族学生理科学业成就与归因都非常关注。

关于不同民族和族群学生在理科学业成就方面的差异,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国家主流民族和族群学生的理科学业成就通常都会高于少数民族和族群学生的理科学业成就。马启龙等人[6]对甘肃省某民族中学的理科考试成绩统计发现,少数民族学生理科课程的及格率在15%至40%之间,远低于同地区的汉族学生。马合木提·木沙和阿巴拜克热·买买提[3]对南疆少数民族学生的研究、汪江等人[7]对云南玉溪少数民族学生的研究、黄沛华[8]对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研究都揭示了相同的研究结果。类似地,西方研究者的研究表明,在白人作为主流族群的欧美国家,拉美裔、黑人和亚裔学生的科学课程学业成就会显著低于白人学生[9],这种差距在幼儿园和小学早期阶段尤为显著,不过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长,各族群学生与白人学生间的学业成就差距会出现明显分化。黑人与白人学生间的科学学业成就差异基本保持不变,拉美裔与白人学生间的科学学业成就差异则呈现缩小趋势,亚裔学生到了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就逐渐缩小与白人学生间的科学学业成就差距,甚至实现赶超[10]。但研究同时也表明,族群间的学业成就差距在数学课程上却有着另一番景象,亚裔学生的数学学业成就通常会优于包括白人在内的其他种族学生,而白人的数学学业成就则优于拉美裔和黑人学生[9]。

那么应该如何解释上述现象呢?毫无疑问,少数民族理科教育学业成就的归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Quinn&Cooc[10]将影响少数民族学生理科成绩的因素归纳为三点:一是学生的社会经济地位,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学生往往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学生表现更好,而少数民族学生通常属于后者;二是学校质量,少数民族学生获得优质学校资源的机会相对较少;三是学生的数学和阅读技能,理科课程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数学和阅读水平,少数民族学生由于语言方面的劣势,通常在这方面不具备优势。Curran&Kellogg[9]则引入了生态系统理论和发展阶段理论来解释少数民族学生的理科学业成就,强调学生的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社区因素和学校环境等因素共同影响了学业表现。Cheema&Kitsantas[11]、Chang等人[12]、马佳与何伟[13]的研究都可以视作对上述观点的印证,它们分别证实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家长的学校参与程度、教师教材教法等因素的影响。

综上,作为少数民族理科教育研究的核心领域,学业成就与归因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研究者也就某些问题达成了共识,但理科学业成就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研究者仍需要对此不断探索。

(二)少数民族理科课程与教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质量对于少数民族理科教育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本研究的统计结果显示,课堂教学中涉及的课程标准、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师专业能力、教材等诸多要素都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课程与教学作为其中的重中之重,自然受到了研究者的格外重视。

很多国家都制定了数学和科学课程的国家标准,地方政府根据国家体制和法律赋予的权利执行国家标准或者制定本地的地方课程标准。然而,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少数民族学生与主流民族学生间的文化与语言差异都使他们在课程学习时处于不利地位。Subramanian[14]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数学课程时的不利条件归纳成文化、语言、教师、纪律、环境等多个方面。在文化方面,他认为脱离少数民族现实的假想数学问题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例如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几何中的概念、负数的概念和代数表达式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抽象符号。在语言方面,许多教室里的孩子们有着不同的语言背景,而教育部门却选择忽视这一事实,选择某种官方语言作为学校里的教学语言,在缺乏语言舒适度的情况下,少数民族学生很难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因为他们需要先解决语言问题。另外,师资薄弱、纪律松散、环境恶劣等因素也是少数民族学生面临的不利因素。为此,他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方案是根据少数民族的语言与文化特征重新设计学校的课程,另一种方案是从侧重于以练习为基础的传统课程转向强调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有意义学习。

上述两种解决思路目前在少数民族理科教育领域特别是数学教育领域都已经得到了广泛重视。前者的典型代表是民俗数学领域,研究者注重从历史和文化的视角出发,强调通过挖掘少数民族数学教育资源让学生掌握数学的本质。例如,宋乃庆团队[15]的研究认为少数民族数学教育中存在的语言困难、思维方式差异、价值取向差异等问题可以通过克服文化差异、实现教育回归的思路解决。后者的典型代表则是Naidoo[16]开展的一项旨在探讨数学教育中教师如何面对语言与种族多样性的研究。该研究通过对22名数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收集2012-2013学年和2013-2014学年的定性数据,发现教师在数学课堂中灵活运用图表、课堂演示、语码转换、词典、游戏、小组作业、期刊写作、图书馆、资源站和视频等策略能够解决语言和种族多样性问题,并将其归纳为“强化课堂环境:让学习变得有意义”“强化课堂共同体:拥抱多样性”“赋予学习者权力:给予学习者发言权”三大策略。类似地,Ahn等人[17]以美国与日本两所少数民族高中为例,探讨少数民族学生数学教学的成功策略,结果表明“在讲授抽象概念和规则之前,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运用多感官方法进行教学”“在介绍新知识点之前,使用熟悉的日常用语”“将识字融入教学”“通过探究过程引导学生成为批判性思考者”“在关爱社区中与学生和同伴建立信任关系”等策略都可以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融入数学课堂。

总之,课程与教学主题的研究是少数民族理科教育领域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并且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和语言差异等问题,国内外数学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已经在民俗数学、教学策略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能够为其他理科教育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三)少数民族理科师资

教师的专业水平是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少数民族理科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少数民族理科师资研究因而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从研究内容分布情况来看,已有研究主要关注教师的跨文化教育素养、双语教学能力与提升、学科教学知识三个方面的内容。

教师的跨文化教育素养对于克服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理科教学中的不适应、缓解少数民族背景的学生与学校文化间的冲突有着重要意义[18]。社会文化视角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有益的解释,该视角将学习视作一种意义的创造和合作探究的过程。Piliouras&Evangelou[19]从社会文化视角出发探究了两位希腊教师在一所移民学校开展科学课程教学时的跨文化教育素养,分析了科学教师“跨越文化边界”的教学策略。Huang等人[20]则调查了我国台湾台东县小学科学教师的跨文化教育素养,结果表明虽然教师对跨文化教育的认知程度较高,但在实际开展跨文化教学的能力上还存在一定差距。

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在多种语言民族地区的理科教育中至关重要,中英文文献对此都给予了关注,焦点集中在如何提升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例如,李泽林与侯馨茹[21]分析了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养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拓宽培养模式、改革培训方式、加大政策支持等对策建议。Ri⁃vard&Gueye[5]则基于一个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实践,探讨了少数民族教师在科学课堂中如何将语言教学与科学教学相结合开展教学活动,分析教师的信念和实践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的,以及这些信念和实践是如何在不同的课堂中实施的。

作为教师最核心的知识,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与少数民族学生的理科成绩之间有何关系?弄清楚这个问题对于我们理解理科教师的专业能力与学生学业表现间的关系、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都有重要价值。Kanter& Konstantopoulos[22]的研究发现,教师的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与少数民族学生科学成绩的提高有关,为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在少数民族科学课堂中的重要性提供了实证依据。

综上,理科师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发展,研究结果对我们理解少数民族理科教师的能力结构和专业发展水平有积极意义,但对于教师尤其是面向少数民族学生的教师而言,专业精神、教育理念、师德等对于教师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教育观、学生观具有重要价值,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

(四)少数民族理科教育公平

关注少数民族理科教育公平的文献以英文文献为主,此类文献既关注到了正规教育中涉及的少数民族理科教育公平问题,还关注到了非正规教育中的理科教育公平问题。前者的研究范围包括学校所获取的资金、教师资源、种族间的隔离以及社会经济状态对少数民族理科教育公平的影响。如Berends&Penaloza[23]在回顾了美国30年来不同族群学生的入学情况后,得出美国学校的种族隔离不断增加的结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学校种族隔离的增加程度与不同族群学生数学成绩的差距相对应,其影响甚至超过了学生的家庭背景。后者的研究范围包括在教育公平视角下考量科学博物馆、科学中心等非正式科学机构的设计与应用。如Dawson[24]利用布迪厄的理论框架分析了低收入、少数民族群体在非正规科学教育机构(如博物馆、科学中心等)中的感受和遭遇,结果表明这些非正式科学教育机构的目标人群应具备的科学知识、语言技能和经济水平,与少数民族学生并不相符,从而使它们不适合少数民族学生。

相较于英文文献,专门关注少数民族理科教育公平的中文文献仅有1篇。应当看到,我国为包括理科教育在内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出台了很多优惠措施,涉及政策、资金、人员等多个方面,如何从教育公平的视角出发关注这些措施在理科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尚有待研究者关注。

(五)少数民族学生理科职业选择

为了提升本国的科技竞争力,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鼓励学生追求科学职业,但已有研究发现,一些少数民族人群在科学职业上的代表性明显不足[25][26]。

为了解释该现象,研究者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理科职业选择这一主题开展了持续研究。一种主流的看法是少数民族学生早期的职业抱负和对待科学的态度是影响他们选择科学职业的关键因素[27],但Dewitt等人[28]却发现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裔英国人中存在着的“抱负-成就悖论”现象,即尽管巴基斯坦和孟加拉裔英国学生及其父母有很强的科学职业抱负,但他们在科学上的成就和进步速度与他们的抱负并不匹配。除了职业抱负外,还有研究者关注了人们对理科从业人员的刻板印象在少数民族学生理科职业选择中的影响,例如在西方国家,科学家的典型特征被刻画成“白人、男性、中产阶级”[29],这种刻板印象不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对科学职业的认同。另外,Chang等人[30]发现对于拥有较高科学领域认同的学生而言,如果他们的负面种族经历越多(如听到教师表达有关种族/民族的刻板印象),他们就越可能逃离科学专业。

总的来看,少数民族学生的理科职业选择已经被各国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提到了一个很高的战略地位进行考虑,但仍有诸多问题有待解答。例如,同为亚裔英国人的华人和印度人,为何没有发现巴基斯坦和孟加拉裔英国人中存在着的“抱负-成就悖论”现象?再比如,我国众多少数民族学生的理科职业选择情况是怎样的,背后的影响因素又有哪些?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还有待回答。

五、总结与建议

(一)研究总结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对本文伊始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解答。

1、近十年研究呈现出的发展特征

根据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近十年国内外少数民族理科教育研究呈现出三个主要发展特征:一是少数民族理科教育领域的研究愈发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在限定搜索范围的情况下,年均发文量超过10篇;二是少数民族理科教育涉及的研究主题较为广泛,涉及的10个研究主题中,学业成就及其归因、课程与教学、理科师资、理科教育公平4个研究主题的文献数量位居前列;三是应用到的研究方法多样,其中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类文献共占50.9%,经验总结与理性思辨类文献占45.5%,混合方法研究类文献占3.6%。

2、关键议题研究进展

本文对五个关键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少数民族学生理科学业成就与归因研究结果显示,除亚裔美国学生在数学课程中表现优异外,一个国家主流民族和族群学生的理科学业成就通常都会高于少数民族和族群学生的理科学业成就,为了解释这一现象,研究者从学生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社区因素以及学校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阐释。

少数民族理科课程与教学议题的研究将少数民族学生在理科课程学习中的不利因素归纳成文化、语言、教师、纪律、环境等多个方面,提出要根据少数民族的语言与文化特征重新设计学校的课程,强调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有意义学习。目前国内外数学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已经在民俗数学、教学策略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能够为其他理科教育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少数民族理科师资议题的研究主要关注了教师的跨文化教育素养、双语教学能力与提升、学科教学知识三个方面的内容,分析了少数民族理科教师的能力结构、专业发展水平和形成机制,但已有研究对教师的专业精神、教育理念、师德等还缺乏足够关注。

少数民族理科教育公平议题的研究以英文文献为主,国内相关研究还比较匮乏。已有研究既关注到了正规教育中涉及的少数民族理科教育公平问题,包括学校所获取的资金、教师资源、种族间的隔离以及社会经济状态对少数民族理科教育公平的影响,还关注到了非正规教育中的理科教育公平问题,关注在教育公平视角下考量科学博物馆、科学中心等非正式科学机构的设计与应用。

少数民族学生理科职业选择议题的研究发现,一些少数民族人群在理科职业上的代表性明显不足。针对该现象,研究者普遍认为少数民族学生早期的职业抱负和对待科学的态度是影响他们选择相关职业的关键因素,但也有研究者发现了部分族群中存在着的“抱负-成就悖论”现象。另外,对理科从业人员的刻板印象、少数民族学生的负面种族经历等也会影响少数民族学生的理科职业选择。尽管少数民族学生的理科职业选择已经被各国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提到了一个很高的战略地位进行考虑,但对于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抱负-成就悖论”现象的原因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学生的理科职业选择情况等问题都还有待继续研究。

3、国内外研究比较分析

文献计量分析和对关键议题相关文献的内容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研究者对少数民族理科教育领域的相关研究议题都愈发重视,后五年的发文量均明显高于前五年的发文量,并且学业成就及其归因、课程与教学两个主题领域同为国内外研究所关注的重点领域。

除了这些共同特征外,国内外研究也存在一些明显差异。首先,在研究主题分布方面,国内研究主要聚焦于学业成就及其归因、课程与教学两个主题领域,国外研究除了这两个领域外,还对理科教育公平、理科师资、职业选择三个主题的研究较为关注。其次,部分国内研究缺乏理论框架指导,对科学问题的提炼不够,进而导致研究的深度和学术价值有待加强。第三,在研究方法的应用方面,国内研究主要基于经验和思辨开展研究,而国外研究则更重视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多为“基于证据的研究”。

(二)未来研究建议

第一,研究范围覆盖更多国内外少数民族。由于每个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适合所有国家和所有少数民族的研究理论是不存在的,因此需要对更多国内外的少数民族理科教育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寻求共同规律,找寻彼此差异。

第二,加强对薄弱主题的研究。对于国内研究而言,拓宽研究主题,加强对理科教育公平、理科师资、职业选择等薄弱主题的研究非常有必要;国外研究虽然研究的范围相对更广泛,但是对于学业成就归因、理科教师的专业精神、教育理念与师德、不同族群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等主题仍有待深入研究。

第三,提升国内研究的学术性、规范性与科学性。很多国内研究以经验总结和理性思辨为主,并且研究重实践轻理论,这不利于构建与完善符合中国实际的少数民族理科教育理论,未来研究需要在研究的理论性与规范性上下功夫。

(三)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研究样本的选择上,受限于研究精力,本研究选择部分中英文关键词在数据库中进行篇名检索,这虽然降低了研究的工作量,但却使样本数量大为减少,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研究结论的通用性和推广性。

猜你喜欢
理科学业少数民族
艰苦的学业
和理科男谈恋爱也太“有趣”啦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2017年天津卷理科第19题的多种解法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不服输的理科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