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朝毅
摘要:课堂教学毕竟是一种有目的、讲求效率的活动。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学习的技能,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学都必须追问的,而要解决课堂有效性的问题,关键在于既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要让高中政治课泛发出魅力,我们就要积极探索课堂中所泛发出的魅力因素,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政治教学;师生交流;课堂语言;主体发挥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大多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但是,这一方法在近些年逐渐受到了其他教学方法的挑战,因为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教师口头传授知识,学生接受起来会比较困难。这时就需要教师能够运用精确、清晰、生动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讲解。另外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也需要突出重点、难点与关键点,这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课堂讲授仅仅有教师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其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究、自我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结合自身日常生活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激发了学习兴趣。
一、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政治教与学将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师生之间情感的拉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產生移情作用,由学生对老师的热爱转而演变成对该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极大的兴趣就能进一步促进政治教学的顺利进展,通过师生互动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教师应以民主的方式对待学生,和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教师在课堂的专制教学易使学生产生压迫感,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丧失,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降低其对政治课学习的兴趣。教师以民主的方式展开教学,在发挥教学主体的作用下,充分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给予学生学习、讨论、质疑、提问的空间,充分利用教师的教学热情激发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所有学生都是平等的,他们人格平等、起点平等、机会平等。在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做到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与学,做到教学资源平等给予不同的学生而非优等生,而且要兼顾学习基础不同学生的特点,做到区别对待,让他们就不同的问题进行不同的对话,使他们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激发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增强其对该学科的感情。
二、提高教学语言艺术
在政治课教学中,优化教学语言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师首先应了解什么样的语言是学生感兴趣的语言,才能有意识地去运用这些语言。在平等的基础上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教师和学生是两个不同的群体,接触的事物不同,兴趣爱好也有区别。教师要真正地了解学生所想、所求、所好,就只有与学生多交流。但这种交流不是居高临下的训话式的交流,而是真正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进行朋友式的交流,这样才能真正接触到学生的生活,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生活语言。我想如果教师并不是真正抱着求知的心态去向学生请教,学生是不敢如此坦白地。例如,在一次试卷分析课上,当讲到“居民用的自来水是不是商品时”,针对部分同学的错误,并为了防止出现普遍存在的习题课上学生参与度不高的现象,我说道:“这道题有些同学判断错误,大家是不是觉得,自来水嘛,自己跑来的,当然不是商品喽?”同学们一听哄然大笑,课堂沉闷感一扫而光,一堂讲评课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很好地完成了。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想成为一名好的中学政治课教师,就必须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意识,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在新课改中要求将教学的主动权转移到学生手中,给予学生更多机会来表达自己,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是建设高效课堂很重要的一步。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一般是使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容易导致学生陷入单一的状态。但是我们必须要知道,像这种教学方法并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长期填鸭式教学会消磨学生的积极性,最会就沦为单纯为了考试而学习,成为考试的奴隶,没有达到思想品德教学的最初目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一定要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依据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和理解接受能力,在讲授相对抽象、枯燥的高中政治理论时,如果不能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学习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教师要从原来的“教”改为“诱”,从原来的“教”改为“导”。教师的任务是在教学中创造一切条件,千方百计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句话说明教学应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统一。另外,政治教师要辅以灵活多变的手段方法,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