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依旧将历史选考内容分为三部分,即“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本文结合近几年全国卷历史选做题中的改革史试题,谈谈笔者的看法,以期能对各位教师的高考备考起到启示作用。
images/BZ_34_442_1146_2037_2006.png
纵观近五年的改革史题目,从材料内容到问题设置都采用了新情景,所选材料均为课外材料。新材料、新情境淡化对知识点本身的过多关注,转而突出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2017·全国卷Ⅰ·45)(节选)
材料 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
——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
从选材内容来看,材料中关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工资改革的相关史实在教材中没有涉及,但从材料中“十一届三中全会”“1982年,中共十二大”等内容不难与所学知识中关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历史背景结合。
由此可知,材料并未完全脱离所学知识,而是从教材内容的大背景出发,避开教材所介绍的有关史实,挖掘众多历史现象中的其他角度。
从考查范围来看,改革史试题均是中国史的相关内容。其中涉及清朝的改革有4次、唐代2次、魏晋南北朝时期3次、隋朝1次、汉代1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次。具体内容上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其中,政治史涉及7次、经济史3次,另外还有军事、科技、社会生活等相关内容的考查。
从命题趋势来看,首先,比较类的改革史题目消失,考查的都是一场改革的相关内容,难度降低。比较类试题材料承载的内容较多,要求学生在掌握相关改革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难度较大。近五年改革史题目都是从背景(原因)、内容(特点)、作用(意义、影响)等方面展开设问,考查一场具体的改革。考查的内容相应减少,难度也相应降低。
其次,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改革内容。2017年全国卷Ⅰ第45题考查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2018年全国卷Ⅱ第45题考查1977—1981年科技体制改革,可以看出改革史的考查已经突破了中国古代、近代史的范围,出现了考查现代史相关内容的趋势,且集中在改革开放前后。
改革史题目都以简短、精炼的文字材料形式出现,且多为白话文,减少了学生阅读材料的难度。设问多用“概括”“说明”“简析”“指出”等,两小问之间联系紧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主要考查学生正确、合理解读材料,并从材料中准确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2.(2016·全国卷Ⅲ·45)
材料 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
——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
此题以孝文帝庙号改革为主要考查对象。第(1)问要求概括庙号改革的内容,答案基本可以从材料中得出。如从尊奉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得出“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准确从材料中提取出相关信息,作答时切忌照抄原文,一定要运用相关知识或历史术语进行提炼、概括。
第(2)问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庙号改革的意义。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来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改革接受了中原先进文化,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结合材料中庙号改革放弃尊奉拓跋珪以前的先祖,即可得出“抛弃游牧民族文化,积极融入中原文化”。这类题目需要将所学知识与材料内容相结合,学生需要将材料中涉及的人物、事件等与所学联系,找出相关的时代背景进行作答。
总而言之,“概括”“指出”类设问,其答案内容基本都能从材料中直接得出,学生要依据材料的内容进行高度的概括和归纳,切忌照抄原文。而“简析”“说明”类设问,则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了解历史阶段特征,在大背景下结合材料分析其产生的作用或意义。
利用全国卷真题进行练习,将改革类题目按能力要求分类,逐一进行突破提升。一方面让教师和学生尽可能地熟悉全国卷的试题类型及难度,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便于学生了解试题特点、沉着应考。
年份 类型 问题设计 能力要求全国卷Ⅰ2014年(1)概括(2)比较全国卷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9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7 分)(1)概括(2)说明全国卷Ⅰ (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9分)2015年(1)概括(2)说明全国卷Ⅱ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7分)(1)概括(2)分析全国卷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6分)(1)概括(2)分析全国卷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6分)2016年(1)比较(2)评价全国卷Ⅲ (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7分)(1)概括(2)分析
续表
在能力考查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背景、原因类设问需结合时代环境总结
以2018年全国卷Ⅱ为例,要求“说明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从材料中可以得出背景有:“十年浩劫”,使科技事业受到冲击和破坏;改革开放。同时应注意此时的国际背景,也就是整个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响。这就需要将材料中的时间放到大的时代背景下进行思考,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看出除了国内的因素外,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也给中国以冲击。
2.特点并非措施和内容
对特点的总结,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将改革中具体的内容进行概括,而未对其进行高度的提炼。以2017年全国卷Ⅱ为例,要求“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学生在作答中应将法律制度改革的内容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特点。“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可得出:改变了北周的严厉刑法,减轻刑罚;“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可得出: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唐朝官修史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可得出: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
3.比较类题目应审清设问
以2018年全国卷Ⅰ为例,“根据材料,说明汉武帝改革前后纪年方法的区别。”此类设问改革前、后的纪年方法都需要进行作答。以2016年全国卷Ⅱ为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要求学生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只回答“新军”的特点。2018年全国卷Ⅱ中“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湖南保卫局相对于以前的治安机构有何不同。”要求学生对比后用湖南保卫局的相关内容作答。两类设问都需要进行比较分析,但设问的侧重点不一,需要学生在答题时仔细审题,避免出错。
4.意义、影响类设问强调“由小及大”
以2017年全国卷Ⅰ为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首先依据材料,明确工资改革对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生活水平带来了影响;由此进一步上升到工厂、企业的管理、生产;再延伸到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由此可以得出答案:“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工资制度;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2016年全国卷Ⅰ为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士族族谱原本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太宗为了改变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影响,进行谱牒改革,确立新的门第标准。论其作用首先应从皇族自身角度分析;其次从政权统治角度分析;再从统一多民族国家角度分析。最终得出答案:“加强皇室地位;抑制士族的影响;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成果。”
历史试题与时事热点有密切的联系。如 2016年全国卷Ⅱ第41题考查“玄奘西行”,贴合了“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社会热点;2017年全国卷Ⅰ第41题考查近代法国与中国的民族主义,折射“民族主义”相关社会热点;2018年全国卷Ⅰ第41题考查中国乡村治理,反映了“地方自治”;而改革类选做题则是印证了“改革”这个永恒的主题。
纵观近五年全国卷改革史选做题,考查范围均为中国史,且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层面。另外全国卷的试题材料均选自原始性文字材料或著作,如《隋书》《元史》《清史稿》、白寿彝的《中国通史》、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这些特点都要求教师在复习备考中精选材料,注意材料的出处。下面列出笔者原创的改革类试题,望批评指正。
例3.材料 贞观初期,太宗为解决边北部突厥和西部吐谷浑的威胁,调整其民族政策。贞观三年十一月,太宗下令分道出击突厥,次年,东突厥灭亡。突厥降众安置内地,保持原有的生产和生活习惯,仍以酋长担任都督等职,统治原有的部众。平定吐谷浑后,用兵高昌,取得高昌三州五县二十二城的地方,置安西都护府。贞观八年,松赞干布奉表求婚,贞观十五年,太宗命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对西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太宗时期对少数民族将领不分畛域,大量吸收各民族的代表参加政权。与此同时,突厥与吐谷浑各请互市,内地的盐、茶、绸缎、经史、工艺、医药等传到边疆地区,西域的贵族、僧侣、乐供、画师大量进入内地,带来了不同风格的音乐、舞蹈和绘画艺术。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唐太宗时期民族政策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宗时期民族政策的意义及启示。(7分)
参考答案:(1)特点:尊重少数民族固有的生产、生活习惯;设置管理机构;经济文化交流方式多样;体现民族平等、少数民族代表参政。(8分)
(2)意义:促进了民族融合以及边疆地区的开发;加强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维护了唐朝政权的稳定及国家大一统的局面。(5分)
启示:因地制宜制定民族政策,民族政策应灵活多样(言之成理即可)(2分)
总之,改革史选做题充分体现了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在选做题中难度也相对较低。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总结此类题目的设问特点,利用高考原题、原创试题进行分类练习,以期不断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