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美丽
(沛县中医院内科,江苏 徐州 221600)
急性心肌梗死的医学简称为AMI,指患者在持久而严重性的心肌缺血影响下导致的部分心肌发生急性坏死的症状,是当前临床中对患者生命安全有较大威胁的疾病类型。致病因是患者冠状动脉供血运转中出现急剧的减少和中断,使得心肌发生持久性的严重的缺血,具有疾病急、病情程度严重、并发症风险较高等特点[1],由此在疾病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思维的引入很有必要。
研究区间为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研究对象为我院诊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满足《内科学》(第8版)制定的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经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确诊;心电图检查有超过2个相邻导联ST段抬高;合并其他心脏器质性病变患者;合并其他器官组织严重性病变患者;恶性肿瘤患者。按照患者前后入院时间随机性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两组,每组各30例患者,其中参照组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为54-78(66±2.9)岁,病程为2-3h(2.5±3.6)h;研究组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为56-78(67±2.7)岁,病程为1-3h(2±3.3)h。经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参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方法,护理内容包括卧床休养、心电监护、用药指导等方面。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方法,方法为下:(一)加强对护理人员技能培训,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症状表现相关处理方法展开的深入全面的学习和掌握,并提升护理人员对各类并发症的预见能力水平,指导和要求护理人员依据疾病类型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制定相对应的护理方案。(二)预见性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在接受治疗中,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干扰性,从而出现焦虑、烦躁等情绪,降低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和配合性。护理人员应积极掌握患者的疼痛情况,预测其心理变化的趋势,并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鼓励患者主动表述内心情感。同时在各项护理中应熟练、有效且冷静的完成,以此降低患者的恐惧感,增强安全感,并加强与家属的联系和配合,以此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2]。(三)预见性健康教育,疾病急性期患者,应叮嘱患者卧床休养12h,谢绝家属探视,维持患者的身心保持在平稳状态。在无并发症出现且生命体征稳定,可在24后鼓励患者进行简单的床上肢体活动。血压水平稳定时,72h可协助指导患者下床在病房内活动。同时加强对饮食及用药方面的安排和调整,并发放针对性的健康手册,进一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3]。
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其中护理满意度以自制的调查问卷形式开展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分为十分满意:高于95分(包括95分);满意:70-94分;一般:60-69分;不满意:低于59分。
研究统计学属性为SPSS23.0,计数资料(护理成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用n/%表示,采用 检验,以P<0.05表示两组之间数据有差异并存在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7%,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7%,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情见表1。
表1 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7%,存在明显差异(P<0.05),详情见表2。
表2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急性心肌梗死现阶段临床治疗中已具备较多的治疗方法,但疾病康复在一定程度上与患者的乐观心态存在紧密的联系。但由于该疾病所具有的各类并发症会对患者带来较大的程度心理压力,继而在治疗中可能不易积极对治疗及护理工作有较好的配合性。
研究显示: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6.7%高于参照组的76.7%(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0%低于参照组的46.7%(P<0.05)。预见性护理则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基于对疾病的深入了解和掌握前提下,在患者入院后,能过针对性根据患者病情展开评估,并以评估结果展开护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从而实现对患者存在问题的有效性解决。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分析患者情绪及心态与治疗之间的密切关系,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并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及治疗措施,有利于实现患者不良情绪的改善,将患者与医护之间的关系拉近,显著提高了患者的自护能力和依从性[4]。
综上,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方法,可提高护理成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