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是医学生临床学习与实践的基石,知识涉及面广,衔接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内容。既往教学方式主要是填鸭式教学,学生兴趣不高,对知识的掌握较差。因此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问题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领域内的各种问题为学习起点,以问题为核心规划学习内容,让学生围绕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一种学习方法。教师在此过程中的角色是问题的提出者、课程的设计者以及结果的评估者。问题驱动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其思维。为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我们在实验诊断学实习课上尝试CBL结合PBL教学方法,取得满意效果,内容如下。
选取2018年3—12月临床医学系学生60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采取传统教学方法)与实验组(n=30,采取CBL结合PBL教学方法)。实验组中,女14人,男16人,年龄20~24岁,平均(22.51±0.42)岁,基础阶段平均成绩(76.45±8.52)分;对照组中,女15人,男15人,年龄20~23岁,平均(22.61±0.32)岁,基础阶段平均成绩(76.46±8.56)分。两组在年龄、基础阶段平均成绩等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课堂集中授课,讲解教学大纲中的主要知识点。
实验组采取CBL结合PBL教学方法。选择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临床经验,同时经过PBL和CBL教学方法训练的教师进行教学。案例和问题由带教老师提前一周准备好发给学生,根据教学大纲及临床实践,选择常见疾病或症状,如糖尿病肾病、贫血及感染等,案例内容包括症状体征、体格检查,现病史和既往史等,附以2~3个结合检验指标进行案例分析的问题。例如,对于贫血,可设置以下问题:根据检验指标能否得出初步诊断?还应进行哪些实验室检查?如何进行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诊断等?学生分3人一组,针对问题及案例进行讨论,组内成员分工协作,应用网上信息检索、工具书等归纳资料、分析及解决问题。课堂上,由小组代表阐述问题的答案及案例的分析,学生可进行分组讨论,教师把握总方向,教师详细分析一些争议较大的疑难问题及共性问题,并总结本课的重点难点。
对两组学生进行随堂测试,理论课成绩,包括病例分析题(满分20分)、简答题(满分30分)、名词解释(满分10分)、选择题(满分40分),共计100分[1]。向学生发放教学评价表,包括学习兴趣、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学习效果、教学形式、沟通与表达能力,评分为5分制,分为很不满意(1分)、不满意(2分)、一般(3分)、满意(4分)、非常满意(5分)[2]。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简答题、理论成绩、病例分析题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包括学习兴趣、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实验诊断学是临床系学生由基础向临床过渡的重要桥梁课,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建立临床思维,了解各种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提高学习兴趣,是临床教学面对并亟待解决的问题[3]。传统教学法为填鸭式教学,很难提高学生能动性,对于未接触临床实践的学生而言很难理解实验诊断学的内容,记忆效果差[4-5]。
PBL以问题为核心,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学和讨论,得出问题答案,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6]。CBL通过设计典型案例,让学生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学习和讨论,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7]。PBL与CBL均以学生为课堂主角,均强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预先设计的典型病例和问题,以小组合作形式讨论、分析,通过病例全面了解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治方法、预后情况等,理论结合实际,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主动发现问题背后涵盖的科学知识,能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有助于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及培养临床思维能力[8-9]。同时,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分工协作、主动参与,提高其团队协作能力,在查询问题答案过程中,需要查询数据库、教科书等资料,整合新旧信息,不仅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促进临床思维的构建,培养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收集大量信息后进行课堂讨论,抒发自己的见解,并对他人不同的观点勇于大胆质疑,能激发其学习热情,在讨论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形成批判性思维。但二者也有差别,CBL选择的是临床真实病例,具有严谨性与典型性,但所能设计的问题相对有限;而问题教学法,多是设计出来的,在设计时能发挥的空间很大,但其科学性又受到教师能力的影响。只有将二者联合,才能保证教学的典型性、科学性、严谨性与广泛性[10]。CBL联合PBL教学,案例和问题的设置尤为重要,设置时应考虑学生综合能力及已有知识,提出的问题应能覆盖该案例及与之相关的主要检验指标。同时,实施CBL联合PBL教学,学生为课堂的主角,教师为引导者,带教老师不仅应该为学生答疑,更要引导学生对某个医学现象进行思考、分析及探究,这要求带教老师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及丰富的工作经验,扎实的专科知识和较强的判断、应变及引导能力[11]。本研究中结果显示,实验组理论成绩较对照组明显要高(P<0.05),学生对教学方法较对照组更为满意,多数学生认为能够提高其学习兴趣,提高各方面能力,与文献报道的结果相一致[12]。
表1 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对比(分,±s)
表1 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对比(分,±s)
images/BZ_32_177_2625_2267_2683.png实验组 8.72±0.51 33.05±2.14 18.02±0.52 26.15±2.14 87.56±1.47对照组 8.73±0.47 33.08±1.47 15.32±1.41 23.05±1.42 80.54±2.45 t值 -0.08 -0.06 9.84 6.61 13.4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对比(分,±s)
表2 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对比(分,±s)
images/BZ_32_177_3029_2267_3088.png实验组 4.45±0.22 4.25±0.12 4.15±0.11 4.08±0.33 4.33±0.14 4.38±0.22 4.41±0.22对照组 2.56±0.25 2.32±0.41 3.15±0.14 2.85±0.56 3.05±0.47 3.25±0.47 3.15±0.38 t值 31.09 24.74 30.76 10.36 14.30 11.93 15.7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综上所述,在实验诊断学实习课教学中应用CBL联合PBL教学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