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淑
(临沂市中医医院影像科,山东临沂 276000)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中后期的常见并发症,是由于血管、周围神经病变及感染等多因素导致,具有高致残率风险。在糖尿病发病率不断攀升的同时,糖尿病足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长,但由于患者自护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高等因素,治疗配合及预后情况不容乐观[1]。临床统计显示,约有30%以上糖尿病足患者存在有预后不良的现象,患者依从性不高,未遵医嘱进行自我护理等,常出现足部感染、足部溃疡等,预后差。延续性护理是在患者从医院回归家庭后的持续性随访护理,可为患者提供院外护理指导,更好地了解患者康复情况提出护理意见等。该文将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患者展开研究,对比分析有无开展延续性护理下的临床效果差异,阐述延续性护理的实施方案及应用价值。
选择该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足患者,年龄53~90岁,平均年龄(71.05±5.12)岁,病程 0.5~6 年,平均病程(2.77±0.91)年,有男性 55 例,女性 35 例。90 例患者以护理模式不同为依据分组,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延续性护理为观察组,各有45例患者,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仅开展院内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告知患者院外在注意事项,要求患者按时来院复查等。
观察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包括了护理知识指导、家庭护理技能培训、随访跟踪等。(1)护理知识指导,在患者出院前1周及开展护理知识讲解,指导对象为患者及家属,以授课的方式对糖尿病足的病理变化、特点、关节活动方案、关节保护方法内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说明[2]。使患者和家属能够识别糖尿病足的症状,一旦出现有足部皮肤水肿、红肿、溃疡等应当立即就医治疗。同时,院外自我护理是个漫长的过程,护理人员开展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和家属,树立信心[3]。(2)家庭护理技能培训,技能培训时间也为出院前一周,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康复运动方式的讲解和训练,使患者掌握关节运动中的正确姿势及注意事项,制定初期的运动方案,要求患者严格执行[4]。告知患者泡脚的正确方式及时间等,使用中性肥皂和温水,水温控制在37℃左右为宜,时间应当控制在20 min内。要求患者要注意观察足部皮肤的温度、颜色变化等,观察有无肿胀、麻木感、疼痛等。在出现有足部皮肤溃疡时,要及时剔除腐肉,暴露新肉芽,并用抽羊水清洗和消毒,后进行包扎,不可用力揉搓受损的皮肤。在生活中尽量穿着舒适的布鞋,勤剪指甲等,不赤脚行走,减少对足部皮肤的外界刺激。同时,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院外血糖自测办法,要求患者每日进行血糖监测,合理控制饮食,若出现血糖明显波动时要及时就医寻求帮助[5]。(3)随访跟踪,患者在出院后前一个月每周进行随访,后期随访频率降低至每月一次,可采用上门、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过程中勾对并记录《糖尿病足患者随访表》,询问患者体征感觉、用药情况、饮食情况、工作情况等,叮嘱患者坚持服用降糖药物,饮食上严格控制含有脂肪、糖食物的摄入量,鼓励患者多食用新鲜蔬菜,戒烟戒酒,多饮水,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在随访中护理人员了解患者在康复中有无护理问题并给予解决意见等。在随访过程中主动与患者交谈,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管理,帮助患者进行情绪疏导,给予精神支持等,叮嘱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若随访中了解患者出现病情变化,要求患者来院复诊做好检查及门诊时间安排等[6]。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 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方式护理下并发症情况的差异,结果显示,观察组糖尿病足并发症发生率4.44%(2/45)显著低于对照组 17.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护理后并发症情况的比较
在90例患者出院后分别进行生活质量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生活质量优良率86.67%(39/45)显著高于对照组 62.22%(2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2。
表2 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价的差异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为糖尿病足患者提供出院后的持续性护理指导,叮嘱患者院外开展自我保健护理、增强防范意识、控制饮食,帮助患者提高自我护理技能,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减少足部感染、溃疡等,提高患者院外生活质量。延续性护理中,护理人员定期对患者康复情况进行评估,持续性的开展康复情况监测,针对性提出护理意见,有助于缓解疼痛,提高护理质量和依从性,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